閱讀教學對話中教師主體性發揮運用
1.閱讀教學對話中教師主體性發揮的必要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體驗,教師相對于學生有更多的人生體驗。在面對文本時有可能比學生更加深入,透徹。不論教學參考書對文本分析得多么精細、透徹,教師都必須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才能進入教學過程。教師對文本的體驗到進入教學過程,這是一個不可忽略也不可替代的過程。對話教學是一種民主、平等的教學,是互動的、合作的教學,是生成的、創造性的教學,是以人的發展為最終目的的,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在對話教學中要體現主體性。
2.目前的閱讀教學主體性問題
2.1閱讀教學中對學生主體性的“重視”
現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問題是教師的主體性未被真正強化,而學生的主體性被絕對的強化,學生和教師往往陷入“學生主觀性”的泥沼中。學生提出的與語文課本有關的問題教師都要尊重,甚至是順從學生的觀點,讓學生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不必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學生在課上積極思考,踴躍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表面看起來學生很有主見,很活躍,但是實際上不加教師有效引導的學生的“主體性”在走向窮途末路的學生“主觀性”。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學生思想的頑固、封閉,學生陷入一種封閉的,固執的理解文本的階段不能自拔。使學生容易形成主觀性,拒絕教師的引導,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固有的知識理解文本。
2.2閱讀教學中對教師主體性的忽略
在教師教課的過程中存在教師主體性被忽略的問題。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發展為核心是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一些教師對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自己的角色產生迷惘,不知道自己如何定位角色。于是,在課堂上不敢多說一句話,讓學生完全隨心所欲,暢所欲言,結果在教師“主動”放棄自己主體性的同時,許多在課堂中出現的創造性思想很快夭折。其次,閱讀教學對話的形成需要創造一個和諧的、寬松的,具有親和力的教學環境,讓學生產生說話的欲望。于是,有關于文本的獨特的體驗會在課堂對話中體現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不能死板地根據自己既定的教學方案教學,而是順應良好對話的進程保護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不同意見成為進一步學習和討論的材料。但是在現實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學仿似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實際上,教師對于學生作出的問題的回答起一種機械的鼓勵,對于學生任何的回答,包括正確的、不正確的思想傾向都持一種肯定的態度,任何一名同學回答的問題都正確,大家回答得都好,似乎很民主,很融洽,其實這是教師不負責任的表現。這種行為既影響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同時也使教師主體性逐步喪失。
3.在閱讀教學對話中教師主體性如何發揮
3.1培養學生的對話能力
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培養學生樹立“對話”意識。學生根據自己的獨特的體驗理解文本,每個同學在閱讀后都會產生不同于他人的感悟,教師教學中適時給學生添加一些思維的“興奮劑”,向學生提出一些思考性的問題,善于發現和接納學生的個性化感悟,幫助他們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引導他們去發現與文本的融合,使“對話”真正點亮智慧。在平時的生活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掌握他們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價值取向等,在組織教學“對話”時做到多方的自由交流,讓學生在視覺交叉中領略更廣闊的天地。
3.2教師自身施教水平的提高
“對話型”教學并不是淡化教師的作用,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必須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提升為對話,教會學生學會“對話”。這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施教水平。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地鉆研,根據自身理解,創造出合理的、規范的教學設計。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積極進行教學設計,優化教學策略,根據自己所教授的對象的不同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局限,主動、自由地組織教學,在不斷的研究中完善教學,實現教師主體性的發揮。
4.總結
錢理群教授曾經說過:“人打開說就是與遙遠時空的人進行精神交流。我們通過讀書進行的交流是平等的?!睂τ诮處煻裕喿x教學的關鍵在于將學生引入閱讀的立場,使學生進入對話狀態,領略“對話”的復雜和魅力?!皩υ挕睂τ诮處熀蛯W生而言是一種人類精神的理智的探險。教師要發揮出閱讀教學中施教主體性地位,促進教學中高質量對話的產生。
作者:邢曉凱 單位: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茖W校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5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