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
一、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通常情況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為了節省時間,常常會忽視學生的自主性,自己成了作品的詮釋者。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的確存在著很大的弊端。例如教師總是唯恐學生讀不懂,了解的太少,自己成為閱讀教學的主角,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只是文章內容的被動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師對作品的理解、認識和感悟,缺乏自主閱讀。這樣就會制約學生的閱讀思維,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久而久之,教師就會成為學生閱讀的依賴者,學生對作品的分析和感悟就缺乏了靈性。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如果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教師就要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面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疑問和不解,教師就應該點撥、啟發學生多讀,多思考,把更多的閱讀時間真正地還給學生,讓他們認真閱讀,仔細品味和體會文章內容。《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一理念就彰顯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和主體作用。
二、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提高閱讀效果來說非常重要。學生如果沒有專心、思考的好習慣,閱讀的效果就會大大折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諸如讀書時首先要專心,努力做到心無旁騖;其次閱讀時,要養成勤于動筆的好習慣,可以摘抄文中的優美語句或段落,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把不懂的地方標示出來,在學生反復閱讀或教師點撥下,理解文意;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要進入作品的意境之中,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寫作意圖,這樣才能讀懂、讀透。學生一旦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會使閱讀教學更上一層樓,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三、在閱讀教學中放飛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更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受作品的影響和感染,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這時教師就要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并且及時給予學生鼓勵,積極放飛學生的想象力。小學生思維活躍,富于幻想,正處于發展想象和培養想象力的最佳時期。但學生的想象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想象力的形成,大部分取決于閱讀實踐和教師的誘導。小學語文課本里的所選用的課文,或是最優秀的作品,或是經典的美文。而這些作品本身就滲透著作者真摯的情感和豐富的想象力。學生通過閱讀,會受作品的影響和熏陶,慢慢地,在閱讀過程中,就形成了豐富的想象力。例如課文《觀潮》里是這樣描寫浪潮的:“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天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讀到這里,我便讓學生反復地去讀,體會作者對錢塘潮形象的描寫。在我的啟發下,學生不難分析出——作者把“浪潮”比作“千軍萬馬”,形象地寫出了錢塘潮的氣勢宏大;“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一句更是作者想象力的表現,極言錢塘潮的聲音之大……模仿作者的寫法,學生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寫出了一連串的比喻句:“看著媽媽粗糙的雙手,我的心像刀絞一般,淚水模模糊了我的眼睛。”“今天天氣真熱,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仿佛要把一切烤化了似的……”“彎彎的月亮像極了爺爺的眼睛,直沖我笑呢!”……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引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學生的想象力才能得以極大的發展。
四、總結
閱讀教學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富有條理,有一定的感染力。或善于形象生動地描述事物,或采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除了教師的教學語言,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要理解語言所表達的具體內容,還要體會蘊含在語句中的作者的感情。這樣學生才會對文章產生深層次的感受,也才能真正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作者:任新峰 單位:河北省正定縣南牛鄉南牛小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5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