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我國規模較大的地域之一,同時聚集了很多少數民族,因此也形成了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及民族音樂文化。下面文章對新疆地區高職音樂教育展開研究,探索新疆現代的高校音樂教育方式,闡述新疆少數民族音樂與高校音樂教育相互融合發展思路,希望可以幫助地方民族文化得以持久流傳與延續。
【關鍵詞】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新疆文化傳承,音樂文化
新疆是一個少數民族眾多的地域,同時該地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無論是在文化傳統還是民族基礎上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這種多元化的文化遺留地域中,要想把這種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與教育聯系到一起,其實是非常有難度的,這就需要新疆大量的藝術與教育工作者付出大量的艱辛才能把新疆少數民族音樂融入到現代的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中,并且通過這種少數民族音樂的教育形式來激發地方人民對于自身傳統文化的傳承感,同時也是保護與傳承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形式之一。
一、新疆少數民族音樂融入高職音樂教育的意義所在
從民族文化的視角來看新疆音樂教育。新疆是少數民族居住地較多的區域,這里面包括了眾多的民族,同時也產生出大量的民族音樂,這些民族音樂逐漸成為我國民族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新疆音樂文化在我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中有著很強的獨特性和地域特色。這也就要求新疆的高職院校在傳播音樂文化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到地方文化特點的融入,對于新疆的音樂教育來說,不單單是常規的音樂知識教授,還需要增加少數民族音樂的文化融入,這樣有利于高校在教學中以多元化的文化方式進行傳播與傳承創新地方音樂文化的新發展。
音樂是人們精神追求的產物,如果讓學生去學習自身地方的音樂文化,那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疑是幸福的,也是積極的。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更大的興趣,也會把民族文化作為自身文化來傳播。這樣把少數民族音樂融入到高校的教學中也是高校在發揮自身的作用,是在行使時代賦予了高校的新職能,在加速民族音樂的融合上可以使民族文化具有新的意義。
隨著多元化的民族音樂的融入,對音樂創新與音樂傳承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對于新疆高校來說,把多民族的音樂文化進行整理可以對比并產生出最適合學生學習的音樂方向,還能提高自身民族文化底蘊。也使得更的學生開始對音樂產生熱情,增加少數民族音樂的課程也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前提下更加貼近他們的生活,這樣的學習是取之于生活、同時又是高于生活,學生在學習屬于本民族的音樂風格上更加具有激情的同時也更加有興趣,在表達創意上也更加符合民族音樂的追求。
二、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音樂的教育改革的方式
(一)深挖背景,激發學生對少數民族音樂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學內容是開展民族音樂的主體,對于很多高職院校來說,在改革中不斷的去調整各種方式,應該把教學內容放在首位,在現代的新疆高職院校中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學生也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到了眾多的少數民族歌曲,但是這種接觸的過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的,例如教師不斷的去教授學生歌曲《彈起我的冬不拉》、《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新疆好》等等,很多學生很快便可以學會歌曲的演唱技巧,但是無論怎么唱卻也唱不出神韻來,或者說在表達上總是差強人意。這主要是學生對歌曲背后所表達的背景不理解,并不能很好的去理解這首歌的內涵,這時就需要教師在授課中更為注重音樂背景的講解,讓學生體會音樂中濃郁的民歌內涵,激發學生對少數民族音樂的興趣。
(二)開展實踐,加強學生對少數民族音樂的了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音樂教學中也是一樣的。課程中與其對學生進行大量的講解不如帶領學生去真實的感受一些少數民族的生活場景,例如在學習“庫夏克”的時候,教師可以把達甫、納格拉作為研究主要的器樂,帶領學生去感受維吾爾歌舞的真實場景,鼓勵學生深入研究不同器樂背后民族文化。同理,當講解一個民族器樂的時候,教師除了要展示器樂本身外,更應該鼓勵學生走出去,把音樂教學融入生活,讓學生在少數民族的生活中感受音樂本身的原始魅力。進一步理解新疆少數民族音樂的特點。
(三)創新教學,拓展高校少數民族音樂教學資源
“庫夏克”、“埃提西希”,“賣達”這三種說唱音樂的形式是比較難以理解的,這種以維吾爾族為主的音樂模式其實也是新疆音樂教學中的重點,在教學中如果才能叫學生快速的去理解,并且很快的掌握其中的精髓呢?教師可以采用鄉土音樂教材,把維語、漢語雙語教學也納入到課程體系中,讓學生看到原汁原味的維語音樂,再通過雙語來進行含義的解讀,以此擴展學生的學習思路,時刻鼓勵學生從自我做起,多收集音樂內容,然后把這種音樂形式給大家分享。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同時運用圖片、視頻、真人互動等形式來提高教學的熱情,并在課程中采用人機互動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
三、新疆高職院校在把少數民族音樂融入教學中所做的具體方法
(一)加強研究、搜集、整理工作
新疆的少數民族音樂融入到高職院校教學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對新疆的少數民族歌曲來說是極為繁瑣的,不同的音樂風格、不同的少數民族散落在新疆眾多的部落里,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新疆的音樂愛好者、音樂研究者、音樂教育者,積極投身到少數民族音樂的調查、搜集工作中,把收集到的少數民族音樂的形式與曲調進行整合、歸檔。調集新疆一批老一輩的藝術家與教育家進行研究,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編輯成冊,以此來增加音樂課程的豐富性,并通過教材的形式來增加新疆的少數民族音樂數量這也是當前的最佳的方式了。
(二)教學計劃與課程設置
在少數民族音樂教學中,突出民族化的特點來進行教學計劃與課程設置安排。課程中增加了《新疆少數民族音樂史》課程的學習,這在之前的教學中少數民族的音樂歷史這部分的知識是遺漏的,將其補齊也是從側面反映對知識的一種追求與嚴謹。在現代的新疆高校中很多學校增加了《新疆少數民族民間音樂概論》這門課程,這個課程其實也是為輔助少數民族知識而產生的,書籍中把少數民族的語言、種族、歷史文化、生活風俗等等都增加在課程中,使少數民族音樂教學變的更加豐富多彩,也使得知識在傳播中變得更加具體。
(三)教材建設
根據教學計劃與課程設置,編寫相應的少數民族音樂教材。在音樂基礎理論和表演藝術教學中力求從少數民族音樂特征和固有音樂價值觀出發,編寫出少數民族音樂理論教材和表演藝術教材。教學內容爭取反映少數民族音樂體裁、音樂形式、音樂風格。通過學生熟悉的音樂來進行音樂基礎訓練,使少數民族的音樂內容貫通于各教學環節中。如《視唱練耳教材》要精選具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音樂為教材,要盡可能具有較廣的涵蓋面,選擇典型調式類型、節奏類型、旋律類型的音樂片斷。精選一、二首歌例如:“來派爾”、“賽乃姆”、“買西來甫”等不同節奏類型的音樂體裁進行練習,這樣在課程與教材的建設中便可以更加的具體和真實,同時也是通過教材來展示少數民族課程的具體的有效措施之一。
(四)音樂普及教育
新疆少數民族在民族音樂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們在音樂、詩詞、表演方面都有著自身的文化特點,在把新疆少數民族音樂融入到高職音樂教學中也是符合普及音樂教育的特點的。在教學中可以采用“綜合音樂感教學”“少數民族音樂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高職院校的教學方式中可以選擇一些國際上優秀的教學方式,例如達爾克勞茲體態律動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的理論思想等等,以此來促進高職音樂教育的系統化,在教學中把少數民族音樂作為教學的重點,使學生在學習新疆音樂時也不忘記自己中的多元化的音樂知識,少數民族音樂可以說是新疆文化的基石,也是新疆人民所應該掌握的民族音樂,使少數民族傳統音樂在普及音樂教育中得以傳承。
(五)師資培訓
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教育要想融入到高職音樂教育中就必須在院校中構建出一支合理的師資隊伍,這就需要高校的教師具有很強的民族音樂底蘊,同時在中、漢語言方面也需要有著相應的文化基礎,可以使學生對教師有很強的依賴性,使高校在發展少數民族音樂走入課堂過程中打下良好的基礎。新疆高職院校的教師大多都是來自內地或者是到內地求學的學生,他們在內地受到的音樂教育多是以西方教學為主,所偏愛的音樂類型也多是具有國際化、流行化的風格,這就使得他們在教學上更多的是追求西化,拋棄民族化,導致教學中很多拋棄了少數民族音樂而去追求現代化的音樂風格。
因此在高校的教師培養上要對其進行重新的培養,這種培養更多的是一種追求自我、追求民族、追求音樂的培養,這就要求新疆可以通過新疆藝術學院、新疆師大等等高校組織學生與教師進行一系列的正規的音樂培養,以此來糾正新疆在音樂師資上的畸形發展現狀。
參考文獻
[1]趙塔里木.少數民族音樂在學校藝術教育中的傳承[J].藝術評論,2007.
[2]張天彤.高師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傳承——關于高師民族音樂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對策[J].中國音樂學,2004.
[3]楊葉青.新疆維吾爾族納格拉鼓調查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 2006.
[4]張敏.新疆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11(03).
[5]王小琴,康佳俊.新時期新疆中職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有效途徑與方法研究[J].群文天地,2012(13).
[6]程道光.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及對策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0.
[7]韓育民.整合新疆少數民族音樂資源,開發創新地區高校音樂教材[J].中國音樂,2011.
民族音樂相關內容,您或許還想了解《音樂生活藝術類期刊投稿》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