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圖書館建設論文發表了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是未來高校圖書館的發展趨勢,未來發展還有著艱巨的任務,數字化圖書館將實現管理和資源存取的自動化,所以論文針對新時期我國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和分析。
摘要:本文從分析現階段高校數字化圖書館的特點入手,進一步分析了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數據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圖書館建設論文,高校,圖書館,數字化
當今時代,需要存儲和傳播的信息量越來越大,作為文獻信息資源重要提供者的圖書館正在由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向現代化體系和服務模式過渡,進人了全新的數字化時代。因此,對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成為高校圖書館發展的新方向。
數字化圖書館是應用計算機、網絡通信、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處理于圖書館,以方便、高效、準確地為廣大用戶提供信息資源,將知識資源轉化為先進的現實生產力,是能夠存儲大量信息,用戶可以通過網絡方便地訪問它,以獲得包括多媒體在內的各種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儲和用戶訪問不受地域限制。建設高校數字化圖書館,既是傳統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推進高校圖書館信息化進程的必然選擇。數字圖書館目前仍然是一種新概念和新技術,技術上存在著許多尚未解決的難題,特別是高校圖書館,建設數字圖書館還需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需要圖書館界的不斷努力。
作為21 世紀圖書館發展方向的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相比,將具有以下特點:
(1) 館藏數字化
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演化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館藏文獻的數字化轉換。數字化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都要將文字、圖像等轉化為數字,存貯于一定的載體上。
(2) 操作及管理自動化
在數字圖書館時期,各類文獻信息資源的采集、加工、存儲、檢索、管理、傳遞等都以計算機硬、軟件為基礎,因此,計算機是數字圖書館最基本的手段和工具以實現自動化的操作和管理。
(3) 信息資源存取自由化
數字化圖書館是以網絡為平臺,信息資源都是通過網絡進行傳遞,讀者可以在任何地點和任何時間,查閱網絡上任何一個館藏單位的文獻信息,使讀者所需的文獻信息可以直接通過網絡進行傳遞,打破了傳統圖書館中的借閱模式,從而實現了信息資源存取自由化。
( 4) 信息資源共享化。
依托互聯網絡的數字圖書館既能借助網絡交換各自的館藏,又能方便用戶檢索分散在不同貯藏處的文獻信息,體現出數字圖書館高度的信息資源共享性。
然而,在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新時期我國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資源數字化建設基礎薄弱
數字圖書館實際上就是一個數字信息資源庫,信息資源建設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核心。其作為一個數字資料庫,應把包括歷史資料、網上資料、媒體資料、聲像、錄像在內的所有資料數字化后放進去,即原有資料的錄入和整理入庫。數字圖書館是高技術的產物,信息技術的集成在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許多高校并沒有建立起系統化的數據庫,對于本校圖書館資源的挖掘和使用以及高校文獻資源數字化發展緩慢,進而導致數字化資源缺乏而不能滿足讀者需求。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與協調,數字圖書館建設標準不一,為了追求數字化資源的儲量,盲目引進數據庫,但目前各館之間的溝通和融合還存在很多問題,這給今后的資源整合造成了隱患。
目前我國數字圖書館的信息在著錄、檢索、文獻傳遞方式及方法、軟件硬件設備等方面也未能很好地實現標準化,大多缺乏必要的聯合目錄和健全的檢索工具,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缺乏統一的建庫標準,用戶檢索界面、檢索語言和管理系統等存在較大差異,造成信息和系統不能很好地相互兼容、相互識別和相互傳遞,使得圖書館自動化有名無實,數據難以共享,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資源浪費在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上。
2.人員素質不高,高素質人員缺乏
數字化圖書館實現了信息媒體的轉變以及信息獲取方式的多樣化,由于數字化圖書館的多樣性,要求圖書館人員不僅要有較強的組織和檢索文獻的能力,自己要熟悉網絡資源,計算機技術,還要有能力為讀者和用戶服務,指導其獲取信息及利用數字資源。然而,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員隊伍整體現狀是專業知識和技能普遍不能適應數字圖書館發展的要求,能勝任網絡化文獻建設的人才嚴重匱乏,精通計算機技術、自動化設計,圖書情報及掌握外語等綜合性專業知識的人才極為有限,即使一些圖書館員,掌握了計算機知識和圖書館自動化原理,但對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聯機檢索技術了解甚少,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普遍較差。同時,圖書館缺乏完備、系統的館員培訓機制,不能及時組織有針對性、有計劃的在職學習和培訓,館員的業務水平難以得到根本性提高,知識儲備難以適應數字化資源信息服務的要求。因此,高校圖書館在進行現代化、數字化建設和開展以高新技術為依托的信息服務中, 都存在著心有余而人力不足的現象。
針對目前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新時期我國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高校信息資源及數據庫建設
數字化圖書館,如果沒有信息資源建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再多再好的信息資源不但難于上網開發,難于發揮出利用價值,而且還會造成物質資源與知識資源的嚴重浪費。我們在信息資源建設上應圍繞建立系統化的數字圖書館的方針進行。在建設數字化圖書館時要根據各高校學科特點、研究方向和發展規模,建立個性化、系統化的數據庫;建設各種專題數據庫,根據各種專題類型分門別類,制作全文數據庫,讓信息資源盡快轉化為生產力,為實際工作服務;建設一批高質量、大規模、易用的中文數字資源庫;建立若干個超大規模的多媒體資源庫,資源內容要按照數字圖書館的規范要求加工和標引,統一標準;積極研制并引進國外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標準和規范,使我國高校的網絡信息資源走上規范化的軌道;建立健全的檢索工具,實現目錄檢索、主題檢索和全文檢索;對數字化的信息資源進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網上資源,通過對信息的搜索、跟蹤和過濾,將有關資源分門別類地加以組織,供廣大用戶使用。
(二)提高人員整體素質,引進復合型人才
人才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關鍵,建設數字圖書館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全面提高圖書館人員所具有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素質,推行圖書館員的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有針對性的做好人才培養和發展的規劃,對相關管理人員除進行專業系統培訓外,還應激發人員的自主學習熱情,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各種交流渠道和形式進行自我培訓,與相關專家,國內外同行進行交互學習,學術探討以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提高接收新挑戰的應變能力、創新能力,以適應數字化圖書館的需求。努力培養和提高現有圖書館員的自身素質,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和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字化存儲等相關專業知識培訓,使他們能夠使用現代化的設備和熟練掌握電腦操作技術、信息處理技術,有較高外語能力,并且不斷拓寬知識面,以便全方位地為讀者服務。積極引進精通計算機技術、自動化設計,圖書情報及掌握外語等綜合復合性專業知識的人才,提高圖書館整體人員素質。
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是大勢所趨,是21 世紀圖書館發展的方向,圖書館及圖書館工作人員應緊跟時代的步伐,接受挑戰,不斷挖掘自身潛力,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為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而不懈努力。
[1]何琍芳。論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資源建設[J].圖書館,2006,(4)。
[2]盛小平,盧共平。我國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初探[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2,(2)。
[3]南英子。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現狀及對策[J].情報科學,2001,(12)。
[4]黃巍巍。論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J].南華大學學寶(社會科學版),2001,(6)。
[5]蔣紅堅。建立21世紀的數字圖書館[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
[6]毛學群。中小型圖書館數字化對策[J].圖書與情報,2001,(1)。
[7]盧共平。論數字圖書館的館藏發展[J].圖書館建設,2000,(4)。
[8]馮瑞琴。淺談圖書館信息網絡的建設[ 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1998( 2)。
推薦期刊:《中國圖書館學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管、中國圖書館學會和中國國家圖書館主辦的國家級圖書情報學專業期刊。《中國圖書館學報》創刊于1957年。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