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下的小學語文論文
一、緊緊把握好教材,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小學語文所涉及的教材,里面也包含著很多吸引學生的、又有德育啟發作用的圖畫,還會恰如其分地配合著一些教學方面的材料。所以教師可以將小學語文中的教材內容,一方面進行知識的傳授,另一方面進行能力的培養,同時還可以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學,并且進行深入研究,努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做到緊緊把握教材,掌握教育的目的,將二者完美地結合,并且經過滲透融合的方法,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德育。教材中有許多故事內容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英雄氣魄。有一些是關于憂國憂民的歷史人物的,有一些是關于革命先烈的,他們為了我們的祖國拋頭顱、灑熱血,譜就了許許多多驚動天、感動地的英勇故事,他們也激勵著我們后人。例如《狼牙山五壯士》《我的戰友邱少云》等等。在講授這些課文時,教師可以緊緊抓住對這些英雄人物的描寫語句,并且可以重點分析他們的語言方面、動作方面、心理活動方面,認真鑒賞品析,引導學生體會,用純真善良的心靈去感悟這些英雄的愛國熱情和崇高品質。學習這些課文時,語文教師還可以查閱并且展示有關資料,讓學生熟悉當時故事發生在什么時代背景,可以采取合作探究、自主交流方式,加上教師適時地點撥,讓學生在理解所學課文的內容上,體悟英雄人物高尚的情操,從而從中汲取力量,并受到感染。除了學習課文里面重要的字、詞、句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學習關于課文內容本身的思想意義,讓學生從基礎知識的學習,上升至思想方面得到提升。
二、通過評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我們知道,小學生特別愛聽教師的話,特別愛學教師的言語動作。教師的語言行動引導著他們的行動,指導著他們的思想。所以教師的言行舉止必須做到準確得當,否則會起反作用。課堂教學應該是充滿生命力的課堂,它應該是師生之間進行活動的園地。在師生互動活動中,教師作為教育者,言行活動中應具有人格的魅力,體現出高尚的師德。教師的很多方面都會影響著學生,甚至會影響著他們每個人的一生。例如,我在擔任三年級語文教師時,經常在語文課上用表演的方式吸引學生聽課。我對學生的表演進行鼓勵贊賞,如熱情的鼓掌、伸大拇指的獎勵、獎小紅花的肯定激勵,學生在我的感染下,逐漸放松,主動投入學習,并體會到了付出努力才能收獲成功的道理。
三、充分利用各種各樣的語文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各種各樣的語文活動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之一,這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行為。例如,我在上作文課時,以“我最崇拜的人”為主題,讓學生先分組討論,然后開展讀書交流會,并分六個小組開展評比。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的團結合作的精神,還讓學生從中受到了好的熏陶。教育活動是沒有界限的,它也不只局限在課堂上的四五十分鐘,它啟迪學生的思想也不應伴隨課堂教學時間的結束而停止,而應當延伸拓展到課外。教師布置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聯的課外閱讀,或者讓學生寫一寫讀后感,除了學習知識也可以進行思想教育。例如講完名人課文后,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搜集有關的資料,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名人的其他事跡,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學習。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教材,爭取把教材中有關德育方面的理論跟現實生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四、總結
語文教師應該做到將德育教育貫穿在上課前、上課時以及課外,將其滲透到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讓德育不是口頭上的空洞說教,而成為既讓學生增長語文知識,又讓學生接受德育的啟迪。在我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在確保教育質量的同時,去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達到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的目標!
作者:鄭先魚 單位:河北省沙河市下關小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5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