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學視角終身教育思想論文
一、終身教育思想基本概述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已邁入新聞傳媒時代,在該時代中,新聞傳媒作為最具典范性與代表性的媒介體系成為社會發展中的主要推動力,我國新聞媒介的有效發展,使其逐漸成為了社會進步與繁榮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于終身教育思想而言,早在幾千年便成為了人們的啟蒙思想。其中,孔子作為我國古代教育者之一,他所提出的“有教無類”從本質上反映出了終身教育思想的本質,并且在《論語•為證》中,孔子將自己一生的教育分為六個階段,分別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此外,控制在《論語•述而》中也制定了教學大綱,并對弟子的全面發展進行了總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除此之外,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莊子也明確指出了終身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并且所提出的“吾生有涯,學海無涯”成為了終身教育思想的源頭。在傳媒時代的發展中,新聞傳媒對終身教育思想非常重視,從西方推崇的平等自由到東方堅持的矜持柔和,都能夠將新聞傳媒對終身教育思想的本質見展現。從西方知名哲學家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言論中可以了解到,人只有接受終身教育思想日后才能成就,而這種思想的接受往往需要從兒童抓起。由于受到傳統因素的影響,受眾在古代社會中并沒有太高的地位,而新聞傳媒的出現,促使受眾變成了媒介受眾,各種新聞內容、新聞理念以及新聞媒介的發展,從根本上將這一局面打破。在今天,在以新聞傳媒為主的時代中,每一位受眾均成為了傳媒社會中的主要人物。除此之外,在新聞傳媒的影響下,受眾往往會在幾歲便開始接受教育,并且形成了“活到老,學到老”的基本現狀,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終身教育思想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二、新聞傳播對終身教育的作用
所謂的終身教育思想是在積極適應社會的基礎上實現自身學習的一個過程。從新聞傳播學角度出發,新聞媒介將終身教育思想中的受眾、思想與新聞融為一體,促使三者之間形成了統一、協調的發展關系。除此之外,在受到受眾因素的影響中,新聞傳播的特點成為了終身教育思想發展的主要趨勢,教育的范圍也得到了擴大,從家庭到工作,從社會到朋友。近幾年,在我國新聞傳媒的發展與進步中,新聞媒介自身所具備的基本特點逐漸成為了終身教育思想的特征。從新聞傳播學角度分析,新聞是時發表展的必然趨勢,是展現社會事務的關鍵。在傳播學的發展過程中,新聞作為最為基礎的內容,對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進步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近幾年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下,新聞傳媒得到了有效進步,人們獲取終身教育思想的途徑得到擴大。與此同時,在人們積極適應社會發展所帶來的變化中,各種類型的媒介產品出現在人們身邊,以新聞傳媒為主體的發展趨勢下,人們能夠將新聞傳媒的特點與教育模式進行融合,在將學習習慣與學習方式進行改善之余,也從根本上適應了新聞傳媒的發展趨勢與發展變化,這種情況從傳播學角度分析是非常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媒介傳播模式的。除此之外,新聞傳媒如今已經成為了思想文化的主要載體,對終身思想理論的傳播與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20世紀開始,媒介產品、媒介思想、媒介傳播的渠道便已經成為了終身思想理論發展的關鍵因素,雖然在上個世紀新聞媒介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但是在今天,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促使新聞傳媒、新聞媒介成為了終身教育思想發展中的主要趨勢與依靠。在1970年,朗格朗所創作的《終身教育引論》成為了終身教育理論的主要著作,標志著終身教育理論的誕生,其中朗格朗認為,終身教育理論的基礎是以人文理念為主,在通過新聞媒介的角度中實現受眾在教育方面的實踐與思考,這對全世界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朗格朗還認為在現代社會發展趨勢下,各種宗教信仰與職業交往會受到挑戰,而這一系列挑戰會從本質上改變人們的命運。其中中國目前所面臨的挑戰包括人口快速增長、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生存模式發生改變等,在傳播學理論中,“沉默的螺旋”在進一步將新聞傳播的本質進行分析的同時,也進一步對社會發展的趨勢進行了總結,近幾年,在新聞媒介的發展過程中,人們受到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趨勢,并且在社會發展的各個層次上,新聞媒介自身所具備的特點均會促進終身教育的創新發展,這對終身教育思想的傳播而言起到了媒介保障。
三、利用新聞傳媒推廣終身教育思想
積極利用新聞傳媒加強對終身教育思想的宣傳。從本質上而言,新聞傳播學能夠從受眾的角度出發,利用新聞傳媒對終身教育思想進行宣傳。其中,在傳播學角度的研究中我們可以得知,新聞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利用新聞的傳播也逐漸成為了信息交流與溝通的主要模式。其中,新聞傳媒自身所具備的傳播途徑非常多,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新聞媒介產品,新聞媒介產品的運用,不僅可以提高新聞傳媒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并且能夠加強對終身教育思想的傳播與宣傳。比如,近幾年在廣大受眾中比較流行的微博、微信、QQ,均是終身教育思想傳播的主要渠道,此外,各種類型的新聞節目,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受眾對教育的認識,促使受眾在獲取終身教育思想上更加方便、快捷、及時。因此,利用新聞傳媒加強對終身教育思想的宣傳,能夠將終身思想學習的觀念深入人心,提高宣傳效果。加強新聞傳媒的建設,實現終身教育思想的傳播。新聞傳媒是社會發生發展衍生物,在新聞傳媒中,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導致新聞傳媒自身發布的信息具備一定的虛假性,因此,需要加強對新聞傳媒的認識,利用法律法規促使新聞傳媒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在這種發展模式下,受眾通過新聞傳媒能夠對終身教育理念有所認識,并且能夠積極展開學習。此外,在積極建設新聞傳媒自身特征之余,能夠將新聞傳媒與社會發展融為一體,在兼顧過去教育發展體系的同時,新聞傳媒能夠面向未來,推動終身教育思想照著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前進。只有如此,才能完善終身教育思想體系,才能將終身教育思想推廣到全球各地,實現人們自身價值的完美。從整體角度分析,終身教育思想是一種教育理念,且具備豐富性、事件性與成就性。終身教育思想貫穿與人的一生,并且是全球人類的主要教育。在積極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之中,要從新聞傳播學角度出發,將教育技能進行整合發展,使其具備系統化、穩定化、全面化。此外,為從根本上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要將教育資源進行整合,根據教育實際狀況,掌握人們教育發展現狀,融入新聞傳媒發展特征,從而實現終身教育思想的傳播。
作者:惠梓 單位:天津廣播電視大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5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