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思考
在中職學校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管理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中職學校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人才的培養著眼于兩方面,一方面表現在,通過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培養目標“高技能”,另外一方面就是需要通過不斷探索中職學校學生教育工作中的內在規律與策略,實現人才培養的“高素質”。從中職學校辦學規模與辦學特點來看,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是中職學校任何時期辦學條件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職學校唯有準確的對學生實行教育管理,才能夠促使中職學校更具有針對性與實效性,進而提高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一、新時期中職學校學生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現如今,在中職學校辦學規模與辦學條件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中職學校在學生教育管理方面已經取得相應的成果。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中職學校學生教育管理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經過系統分析,筆者認為新時期中職學校學生教育管理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班主任素質不夠高。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班主任是學生各項工作的開展中德組織者與指導者,在學生日常管理與思想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少中職學校在針對班主任工作著一方面中,具有職責不明,獎懲不健全的現象,造成中職學校的班主任隊伍建設不穩定,大部分班主任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并沒有將學生的教育管理作為工作的中心,并且在開展各項工作的過程中,責任心不強,素質偏低對學生教育管理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另外一方面,學校綜合管理體制落后。中職學校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將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作為重點來抓,而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缺乏準確的認識。中職學校在對學生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沒有根據本校特點事實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工作,而是任由學生自我發展,致使中職學校的學風不強,隨處可見打架、斗毆以及上網等。除此之外,中職學校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課程設置、教材選用以及教學計劃等并沒有根據時發表展的需要進行更新。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學生對所講知識的運用,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與熱情,導致在畢業的時候無法適應社會需求。
二、新時期加強中職學生教員管理的策略
中職學校通常以技術性作為教學的重點。當然,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教育管理與知識的技術性學習并駕齊驅,才能夠有助于中職學校教學的長遠發展。針對新時期的不斷發展,中職學校應當加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
1.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學生作為教育管理工作的對象,但同時也是中職學校教育活動培養的對象。在對該類人群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中職學校作為管理的實施者,就應當在教育管理中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在認清這層關系的基礎上,才有利于教育管理的實行。中職學校不僅僅是學生教育工作的踐行者,同時也是學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管理者,中職學校在學生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針對此種狀況,中職學校應當將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實行的更加專業化,而班主任是此項專業活動的實行者。在新時期發展的形勢下,中職學校班主任不僅僅是學生教育的施教人員,也是學生教育的管理人員,中職學校班主任應當具備道德、知識、技能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才能夠在教育管理中發揮出主觀能動性、自主性與創造性。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施教人員如果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體現出這么幾項特點,就能夠對學生進行人性化的管理,才能夠保證教育在中職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視學生人性化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夠促進學生良好發展。
2.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中職學在此階段還沒有真正成長為一個成年人,無論是在思想方面,還是在生理層面上,發展的都不成熟。因此,在實行學生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學生教育的接受人員,同樣也是教育效果的檢驗者,在一定程度上還體現出教育者的身份。在學生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應當,促使學生自覺進行自我反省、自我修養、自我教育。事實上,學生教育成果的取得,僅僅靠教育者的單向性施教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等主體性能力的發揮。在學生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學生自行管理更能體現教育在學生身上所發揮出的作用,同時也可以表現出學生教育管理的效果,促使學生在教學與管理的過程中能夠發揮出主動性與積極性,促使學生更能夠貼近社會發展的趨勢。中職學校在對學生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如果將其作為管理的核心,也就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總而言之,中職學校作為我國教育教學活動實施者,在其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管理,在發揮學生主體性地位的過程中,促進高學院教學活動的開展。
作者:鄭偉文 單位:溫州市財稅會計學校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6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