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解讀
一、運用插圖輔助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歷史的理解
歷史學習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鑒古察今,高中歷史教學肩負著弘揚民族文化的光榮使命,還肩負著推進素質教育的重擔。高效的讀圖能力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比如,在使用歷史地圖冊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歷史事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或者社會現實緊密聯系起來。如引導學生讀中國氏族公社遺址分布圖時,其中涉及到了“興于水環境的優越、衰于水環境的惡化”的知識點,學生在讀圖的時候就能夠加強對這一點的認識,還能夠明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而且他們能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去理性地分析現實中的一些問題,知道從大處著眼,從宏觀上來看待歷史的更替與變遷。結合歷史知識,學生還能夠深入了解當前社會中存在的各種現象與歷史遺留問題間的聯系。這樣既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還能夠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地圖的合理使用能夠對抽象的內容進行必要的輔助和解釋
歷史課本中的很多內容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相脫離,需要學生努力地建構知識體系,或者對內容進行形象化分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教師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幫助他們建立新舊知識間的鏈接,讓他們學習起來更加輕松。比如,在教學《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以樣板戲的圖片作為新知識的切入點,結合圖片講述一些與樣板戲有關的故事,讓學生受到啟發,這樣能加深學生對文革時期發生的一些事情的理解,對“雙百方針”在“文革”期間遭遇的挫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而且對“雙百方針”提出的必要性有一些自己的領悟和理解。再如,在學習《兩級世界的形成》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展示柏林墻;通過丘吉爾特幕演說的圖片來幫助學生理解杜魯門主義的真實意圖,進而對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的關系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這樣的教學既生動又形象,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說,歷史圖片是歷史學科的眼睛,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圖片進行必要的補充和說明,讓歷史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有趣。此外,教師充分利用圖片進行教學,會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還能夠促進學生對歷史文化的吸收與認同,真正將歷史文化傳承下去。
三、利用插圖教學能夠突破教學重難點
歷史教材中需要識記的知識點比較多,尤其是一些重難點知識,學生記憶起也比較的困難,而運用插圖再配合文字呈現歷史事實,可以將重難點知識簡單化,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比如,簡化要點,便于高效復習。一幅圖片能反映出一個歷史事件,利用多幅圖片能夠將幾個相似的歷史知識點結合起來,讓這些知識點簡單化、條理化,能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記憶,進而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四、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課本中一些有用的插圖,要把這些插圖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講解相關知識點的時候靈活運用插圖,改變過去重文輕圖的教學理念,強化學生利用地圖的意識,讓他們在觀察地圖的過程中學習、研究相關的歷史知識,在讀圖中掌握歷史知識。
作者:李杰 單位:河北省邢臺市第二中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57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