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論文
一、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時機
在進行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教師都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就要求每一個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真觀察,把握好教學節奏,在適當的時機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在整個教學實踐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是有很多合適的時機的。
1.教師通過自己的儀表和語言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是最容易被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響著學生的行為習慣,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時刻注意自身形象,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形象來感受到對于學習和生活的熱情與信心。教師健康而富有朝氣的形象會感染學生,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同時教師要注意提煉自己的教學語言,力求語言風趣幽默,又要簡明扼要,通過很強的邏輯性來影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用語習慣。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來培養學生優良品質。
要想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教師首先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而尊重學生,真正地關愛學生就是一種良好品德的體現,這也是一種教學手段。尤其是對于那些平常表現不夠積極,對于自己缺乏自控能力,組織紀律性不強的學生,體育教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幫助他們,不能用一些諷刺的話來刺激學生,更不能侮辱甚至是體罰學生,而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表現的機會,讓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和教師的關心。比如在學體操動作的時候,可以找一些動作到位的學生示范,也可以尋找一些動作不太到位,但是每次都有所進步的學生來練習,并肯定他們的每一點進步,同時要求其他學生給予他們幫助和鼓勵,讓他們既增強了自信心又體會到了班集體的溫暖和力量。對于那些體育課上表現優異的同學要嚴格要求,督促他們改正自己的缺點,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3.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
為了保證體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需要制定一些課堂規范要求學生嚴格執行,這些規范包括課堂紀律、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通過對學生進行制度的約束,讓他們可以不斷修正和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訓練學生遵守課堂紀律、聽從組織指揮的良好習慣。認真備課是上好一堂課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如果在課前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課上每個教學環節必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不會太高,教學效果更不必說。所以,課前體育教師應該把上課要用到的體育器材和活動場地都安排妥當,為上課做好一切準備,這樣的準備工作也有利于培養學生井井有條地安排事物的良好習慣。在教師進行準備工作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幫助布置運動場地,搬運所需體育器械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對于公共財物的保護意識,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采取分組教學,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還可以培養部分學生的組織能力。
4.結合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滲透。
體育課程當中有很多不同的訓練項目,不同的項目可以培養學生不同的思想品質。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還可以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頑強意志。比如通過觀看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的杰出表現,讓學生體會我國的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激發學生內心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意識,同時,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建立終身進行體育運動的意識。練習長跑也是培養學生頑強意志的一種有效的體育運動項目。現在的小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家庭的經濟條件都比較好,很多孩子在家庭中根本沒有鍛煉的機會,他們怕吃苦,責任意識不強。教師根據這樣的現狀,通過體育運動來對這些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嚴格要求他們,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讓他們在運動實踐中得到更多的鍛煉。
二、在體育教育中滲透德育的思考
小學生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好時候,也是正確的道德品質形成的時期,學生在這個時期的可塑性是最大的,所以,在體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把課堂內外的有效資源都結合起來,抓住每一個可以培養學生優秀品質的時機,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及時正確的表揚與批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身體和心理全面、健康的成長。總之,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需要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通過一些實踐活動來進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的精神,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頑強拼搏的意志和豁達開朗的性格,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作者:陳永亮 單位: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第一中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5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