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絡教學模式分類研究
一、網絡教學模式
(一)講授式教學模式。
傳統的經典教學模式:講授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學習知識主要是靠教師的講授,長期以來以班級組織形式的教學中使用的較普遍。講授式網絡教學模式主要利用現代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技術為通訊工具來進行教師和學生的相互聯絡,它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擴充,網絡環境模式下的講授式教學模式不僅保留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還很好的避開了弊端。根據時間特性,對于網絡教學中的講授模式,可以分為兩類:同步講授式教學模式和異步講授式教學模式。
(二)個別化教學模式。
個別化教學模式是一種以“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課件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設計特定的、以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的、能夠滿足多用戶同時使用的CAI課件來進行網絡教學,學生端通過在線閱讀這些CAI課件上的教學信息來完成個別化教學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控制學習的步伐,同時課件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不斷提高,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實現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
(三)協作學習式教學模式。
協作學習模式的依據是:個別化教學模式和講授模式,它充分結合了這兩種模式的優點而繼續發展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顧名思義這種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中的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協作式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協作學習、開拓創新、探索發現的能力,以及團隊小組之間的相互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協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開展形式,主要有競爭或者比賽、協同、互教互學三種[3]。
(四)發現式教學模式。
發現式教學模式也被稱為探究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通過相互之間的探究,尋找知識點和目標,從做中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基于網絡的CAI課件,自己去發現其中所蘊含的抽象思想和知識原理。這類教學形式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總結歸納的能力。通過它能夠使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拓展,創新能力得到培養,研究探索能力得到提高。
(五)討論式教學模式。
討論式教學模式在互聯網教學模式中占據著廣大的“市場”,這種教學模式由于師生、生生之間不會見面,所以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主動性。現在互聯網上出現的討論方式有很多,如QQ、微信。這種免費的即時通訊軟件可以設定管理者,很好的實現討論學習模式。討論教學模式的設計通常包括同步在線討論和異步討論。
二、我國當前網絡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一)我國當前網絡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網絡教學的交互性、資源的豐富性以及開放性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但是我國當前環境下的網絡教學也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1.網絡教學在我國的普及率很低,很多條件差的偏遠地區根本無法實現網絡教學。對于他們來說,網絡教學只是一種概念,遙不可及。2.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分工不夠明確。有些教師認為網絡教學只是簡單的把書本上的知識移到網絡環境中去,沒有發揮出網絡教學的優點。3.當前我國的網絡教學資源的共享機制不夠成熟,很多院校的網絡教學課程根本不對外開放,導致那些真正有需求的人無法得到幫助。4.網絡教學中師生異地,不受時間的限制等特點,是網絡教學發展的優點,但同時也是他的缺點。師生異地,導致師生之間缺乏真實的感情交流,對教學效果不能做到充分的把握。5.國內很多網絡教學系統的建設只是為了應付,為了評職稱,當自身的利益得到滿足后就無人問津,造成網絡教學形式落后,內容滯后,我國的網絡教學缺少有效的管理與維護。
(二)我國網絡教學模式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國家應加強對網絡教學模式的研究,大力鼓勵各大院校對網絡教學模式的探索、推廣。在各類學校中配備網絡教學的硬件設施,加強現代教師的信息素養,以適應網絡教學對人才的需求。加大力度促進教師對傳統教學觀念的改變,適應新時代的教學模式。聯合傳統的教學形式以及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使得現代教育具有獨特的特色。加大力度完善網絡課程共享機制,讓中國的教育方式加入到世界教育行業中去,積極吸收國外優質的網絡教學資源,結合中國人的性格特點設計出更完善的教學模式。增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感情的投入,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網絡課程的設計也要不斷的完善,系統的科學性是教學目標順利完成的保障。
三、總結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與現實的距離越來越小。網絡正在不斷的沖擊著人們的生活,現代教育教學模式也正在快速的走向網絡化、個性化。網絡教學模式正不斷的更新著傳統教學活動,有利于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優化。
作者:鄧巧妹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55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