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探究教學模式的長遠構建
一、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之中滲透探究式教學形式的方案
(一)設置問題情境,促進學生學習數(shù)學內驅力的提升。
探究學習的發(fā)現(xiàn),其重要的部分就是問題情境的設置,可以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內驅力,使其思維得到拓展。一般來說設置問題情境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著手把握:第一點把握好設置問題情境的動機性,其意思就是說我們所設計的問題,對學生探究欲望的激發(fā)有一定的效果;第二點把握好設置問題情境的目的性,其意思就是說我們設計的問題要有針對性,要圍繞教學目標而設計;第三點設置的問題情境要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符。綜合實際教學來看,設置的問題情境符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這樣才會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進而使得學生的數(shù)學興趣得到提升。設置問題情的形式比較多:例如從課題的奇特現(xiàn)象談起,吸引學生的眼球;選出一個不同的意見引發(fā)學生發(fā)起辯論;設置一些懸念,讓學生去嘗試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之后,一點一點的引導學生去探究。傳統(tǒng)的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不相符,因此在設置問題情境的時候還要圍繞生活展開,營造探究情境。這也就要求老師要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設置一些學生比較熟知的問題,同時又符合新課程的要求,讓學生覺得數(shù)學離我們生活很近,對數(shù)學知識抽象性的認知觀點也有所轉變,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和信心。例如:在對三角形性質認知的教學之中,在上課之前,老師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置這樣一個問題情境,生活之中我們會看見哪些結構是使用到了三角形,這樣學生會開發(fā)大腦,會想到自行車的支架,屋頂?shù)姆苛旱鹊龋笞寣W生討論一下為什么要使用三角形呢,換成圓形可以不,這樣使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被激發(fā),使學生探索目標與方向明確了,學生在對問題實施探究的過程之中,結合生活實際一點一點的了解到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點。
(二)要確保師生之間維持好的溝通交流關系。
如何打造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探究的心理得到安全呢?這就需要老師要適當?shù)霓D變角色。改變以往那種單一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努力成為學生學習上的引導者;使其成為課堂上的主體,向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過渡。老師要成為學生生活、學習上的朋友,要本著尊重、平等的原則和學生對話;激發(fā)學生自主的去學習數(shù)學知識,鼓勵學生去探究,開拓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有質疑的權利,給學生說錯話、做錯事的機會,創(chuàng)造自由、民主、安全的教學環(huán)境。比方說在對梯形面積的計算實施教學的時候,以往的那種老師生硬的講,學生被動的聽的課堂教學模式;老師可通過在課堂上開展一些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去學習,如選擇一些梯形模板,讓學生去嘗試著拼一些平行四邊形,長方形等圖形,留給學生足夠的動手操作時間,使他們可以通過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探索推導公式,并在這個過程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探究活動的開展形式要多樣化。
老師要引導學生積極的融入到教學之中,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之中都切實有所體會。在探究活動的設計與使用之中老師是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可以主動的探索知識,在此過程之中雖然感知了探索的艱辛,但是也會收獲成功的喜悅,有助于學生自發(fā)探索習慣的養(yǎng)成,促進其探究知識能力的提升。
二、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形式的使用符合當代教學需求,要突出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主動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對于老師的專業(yè)水平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要把握好探究式教學模式的設計與使用,結合實際情況,綜合多種教學模式一起使用,進而使得課堂的教學質量實現(xiàn)最優(yōu)。
作者:朱瑞紅 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南關小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5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