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91-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看-国产亚洲精品xxx-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應用技術類大學工程教育發展探究

2021-05-25 7079 工程教育論文

一、福建省應用技術類大學工程教育發展現狀

近年來,福建省的高等教育實力顯著提高,結構和布局逐步優化,尤其在工程教育上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省共有高校88所。截至2013年底,33所本科高校中開設工學專業的有31所,培養工學學術和學位研究生的本科高校各有7所。本科專業布點數1293個,其中工學專業布點數436個,占33.72%。工學在校生27.70萬,占全省高校總在校生數76.90萬的36%,其中,工學在校研究生占在校研究生總數的21%;工學本科在校生占本科在校生總數的32.80%;工學高職(專科)在校生占工學高職(專科)在校生總數的43.60%。(數據來源于《福建省教育事業統計簡明資料(2013)》)但是,福建省應用技術類大學工程教育也存在一些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工學專業結構及培養規模與區域產業結構的匹配度不高

根據《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福建急需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等三大主導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海洋高新產業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工學人才。按照《福建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5年全省信息、機械、石化、海洋、高新技術、生態環境保護、城鄉建設規劃等7個相關領域人才總需求為329850人。而根據測算,到2015年底,福建省相關高校對上述7類人才的培養總量僅約十八萬人左右,其中,研究生五千余人,本科生十萬余人,高職生七萬余人。同時,2013年福建省第一、二、三產業產值占地區GDP比重約為8.90%、52.00%、39.10%,而三大產業對應的學科專業在校學生情況比例粗略估算分別是2.38%、44.63%、52.99%(數據來源于《2013年福建統計年鑒》、《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和《福建省教育事業統計簡明資料》及高校調研)。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工程教育的培養規模與福建產業發展及社會發展需求有一定差距,且與區域產業市場需求對接度不高。

(二)高等院校定位趨同,工科特色不明顯

福建省部分高等院校的辦學定位模糊,辦學思想錯位等問題比較突出,有些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貪大求全”;有些高校重“藝文管”、輕“理工”,辦學同質化傾向明顯;有些高校身為理工院校,正在丟失在工程領域中的傳統優勢,在應用型、職業型人才培養上質量不高,力度不夠。總體而言,福建省具有行業特點、職業特色的高校不多,各層次高等工程教育的特色建設不明顯。

(三)校企聯合培養工程技術人才的熱情度不高

與行業、企業合作是做好工程教育的基礎。目前福建省部分應用技術類大學缺乏對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狀況的綜合平衡和分析,培養出來的工程技術人才專業素養和業務素質與區域產業發展急需的人才要求相去甚遠。部分院校對于工程專業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理念更新的理解不充分,造成相關用人單位和主體的需求沒有納入到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上來,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緊密聯系的程度較低。

(四)工程實踐教學環節難以保證

由于福建省應用技術類大學大都是地方本科高校,本身建校歷史不長,辦學實力不高,加之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一次性投入大,教學成本高,學校辦學積極性不高,實踐教學被不同程度地削弱。學校實踐實訓科目占總課時比重不足,實訓效果缺乏有效的測評體系,更多是紙上談兵。同時,作為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倡導產教整合、校企合作,但很多企業人才培養的主體性意識不強,一些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目前很多校企合作也只限于接收學生實習。而企業出于學生安全、技術機密、頂崗時間短等因素的考慮,只讓學生參與一些低層次的實習,效果不佳。

(五)師資隊伍工程技術能力不強

目前,福建省應用技術類大學的教師多數是一畢業就到學校工作,缺乏“工程”背景,自身實踐經驗不足。工科專任教師“雙師型”比例偏低,從企業聘請的專(兼)職教師比例偏少。而且,由于政策限制,高校從企業招聘的工程技術人才難以入編擔任教師。同時,部分高校對工程型教師的考核機制不夠健全,未在工程型教師職稱晉升方面形成明確的指向性和支持性政策,制約了工程型教師的晉升。

(六)國際化辦學程度較低

由于地方產業國際化所限,以及地方本科高校的國際知名度、整體辦學水平、教學科研設施等與國際、國內一流大學存在較大差距,使得福建的地方本科高校與國(境)外高校、企業合作的機會較少,引進國際化辦學資源較難。這就造成高校與跨國企業的合作機會及合作次數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與具有國際背景的企業導師接觸的機會較少。高校具有國(境)外學習工作背景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較小,國際科研合作能力較弱;教師缺乏國際企業工作經驗,不熟悉國際企業的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與國際企業的接洽過程中較難捕捉到合作契機,較難融合國際產業和高校資源。此外,地方本科高校與在國(境)外高校、企業的合作多停留在設置獎助金、共建實驗室、外企參觀考察等,開發優質的國際工程實踐教育資源相對較少,學生國際工程實踐教學或實訓不足。

二、福建省應用技術類大學工程教育發展策略

(一)調整優化工程教育學科專業結構

從省級層面上看,要通過改革撥款體制、擴大招生計劃等手段,引導高校建立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辦好一批服務產業發展的特色學科和緊缺專業,辦好一批體現學校辦學定位的優勢特色專業。如,可引導有碩博招生資格的地方高校在一級學科目錄下自主調整設置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的二級學科工科碩博點;鼓勵增設人才需求量大、專業布點不足的工科專業;要求以產業、企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開辦行業、企業發展急需的復合型交叉專業。此外,高校招生計劃還應重點向工科教育傾斜,適度增加工科類研究生招生計劃。

(二)實施分類管理、分類指導、分類評價、分類績效考核

目前,福建省正在實施高校高水平發展戰略,先后啟動了省域“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水平應用技術本科高校建設”,全面實施“一校一策”合同管理,率先建立省級高等院校質量監測體系,實現分類評價和績效考核,力促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還應著力推動應用技術類大學發展工程教育,通過設立“負面清單”、工科類專業生均撥款系數,在專項建設經費、重大建設項目安排上,重點支持工科類重點學科專業、科技創新平臺、實驗室和實訓基地等的建設,促進高校進一步明晰辦學定位,優化工科結構,培育工科特色。

(三)引導高校與企業聯合開展工程教育

具體而言,一是要指導高校改革傳統的工程教育模式,強調高校呼應區域產業發展導向和需求,從“理念—政策—過程—條件—效果—評價”上對接產業辦學,著力培養創新創業意識足、實踐能力強且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工程技術人才。二是要制定政策,加強政府職能部門對工科生實習的政策支持。政府、行業、企業、學校應明確在發展工科教育中的職責和權利,把參與人才培養作為企業資質評定、年檢和考核指標之一。政府應推進國有企業和單位、接受國家財政補貼與稅費優惠的非國有企業履行接收學生實習的義務;出臺相應財政補貼和稅費減免政策,激勵企業和單位接收學生實習。

(四)引導高校改革工程教育培養模式

一是要借鑒國際工程教育標準,構建國際化親產業課程體系。廣泛征求產業、行業和企業專家、工程教育領域的研究學者、境內外同類高校、校董校友的意見,構建一個金字塔形的“人才規格+職業認證”相結合模塊化課程體系,其中以通識教育和學科基礎為底層,以素質與職業拓展、國際化工程素養等為中層,以專業技術與技能為頂層。各高校應通過“2+2”“1+1”“3+1”等各種學制的雙校園模式,與國外高校在符合產業升級需求的專業上,開設各個層次的國際學分課程。同時,高校可在工科類專業開展本科課程國際化改革,將國際化通識教育與親產業的特色教育相結合。二是借鑒CDIO國際工程教育培養模式,注重與國內跨國公司、國外高校、企業的合作與交流,開展“3+1”“2+2”“4+0”等多形式的聯合培養、訪學、游學、海外實習等項目;建設工程教育海外實踐教學基地,與國外合作高校共同設立雙向實習基地,與知名跨國公司、教育機構合作開拓海外專業實習項目,增加學生接受全球工程教育的機會;與國(境)外院校和國際企業合作,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聘請國內外企業家與高校專家為導師,聯合開展國際創新創業教育。三是強化學生以“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核心的工程素養和能力培養。各高校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題申報、校企科技攻關、研究小組、學科及創新競賽、國(境)內外企業游學或頂崗等多種方式,鍛煉學生的技術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其就業競爭力居優勢地位。

(五)要求高校打造親產業師資隊伍

一是以“雙師型”師資隊伍為重心,著力引進具有產(企)業工作經歷和工程背景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二是引導應用技術類大學教師樹立并具備與《華盛頓協議》標準和要求相符的教育理念、專業意識、實踐能力,跟蹤和熟悉國際工程技術發展動態,將國際工程技術教育專業認證標準與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標準相對接,切實融入教學過程之中。三是建立教師強制到企業掛職鍛煉的相關機制,使教師及時掌握工程技術前沿,對接企業需求,促進教師知識結構由理論型向能力型、實踐型轉變。如此,高校才能逐步形成由行業和企業技術專家、具有企業經歷和海外經歷的教師構成的教學理念先進、實踐技能高、教學能力強的專業教學團隊。

(六)推動工程教育國際化

一是注重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引入國際優質辦學資源,加強與國外優質的高校、科研機構、跨國企業合作,進一步促進高校與國(境)外優質高校和企業建立聯盟,有效形成與所在地區企業國際化聯合發展的整體合力。二是推動高校創新校企合辦工程教育機制,利用國際化前沿的產業信息、技術和經驗,匯聚境外尤其是臺灣地區的優質資源,推進“校校企”聯合籌辦相對獨立的二級機構,如產業學院、特色學院、國際工程師學院等。三是根據工程職業能力的分類,對接《華盛頓協議》中關于“專業工程師”、《悉尼協議》中關于“工程技術專家”以及《都柏林協議》中關于“工廠技術員”的相關國際標準和要求,引導高校實施各類型各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動高校工程專業參與專業認證,全面提升福建省應用技術類大學工程教育的國際化程度和質量水平。綜上所述,地方本科高校建設應用技術類大學已經成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發展的重要戰略。作為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應用技術類大學,必須對接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滿足工程技術人才培養需求,而走國際化、親產業道路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

作者:黃小芳

期刊匯頻道 樹人論文網期刊匯頻道
樹人論文網是正規的發表支持服務網站.主要從事國內外期刊論文、國內外教著學術支持服務。
  • 27973 文章總數
  • 16855論文總數
  • 11121期刊總數
  • 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 黑人尻逼 |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 99久久免费午夜国产精品 |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网址2022 |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 国产真实自拍 | 蕾丝视频www在线观看 | 午夜视频网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麻豆国产高清在线播放 | 特黄特级高清免费视频毛片 | 日本一级毛片高清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精品日本一级特黄 |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国产黄色精品 | 亚洲特黄大黄一级毛片 | 日本亚洲欧美国产日韩ay高清 | 国产精品超清大白屁股 | 国产香蕉91tv永久在线 | 亚洲欧美视频二区 | 99久久中文字幕伊人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国产素人在线观看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大尺度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欧美黑大粗硬免费看 | 久久午夜精品 | 亚洲性久久 | 91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 亚洲视频一二区 | 日本一级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软件 | 男女生性毛片免费观看 | 国产人成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色图 | 日本一卡2卡三卡4卡 免费网站仙踪 |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看片 | 日本3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