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高等教育的多樣化發展
一、高等教育實現多樣化辦學的價值分析
(一)學生個人發展多樣化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還必須適應高校畢業生培養方式、個人發展日益多樣化的需求。發展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能夠適應現代化建設各種需要的人才,在實現人才適應社會需要的同時,又要求人才能夠通過參與社會建設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高校畢業生在參與社會建設過程中,必然按照自己的愛好、興趣、特長以及自身潛力等各種因素,綜合自己的優缺點選擇有利于實現個人發展目標的道路,所以,學生個人發展多樣化,必然要求高校教育的多樣化發展,只有如此,才能夠滿足學生學習、求職的需要。對此,高校應該想學生之所想,實現教育教學工作的多樣化發展,為學生提供細致、周到和全面的個性化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育服務。
(二)建設學習化社會的必然要求
目前,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已經從精英化教育發展成為大眾化教育。高校擴招之后,高考錄取比例大大提高,許多學生能夠升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高校學生數量猛增,辦學規模快速擴張。相應地,國家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加大對高校的人力資本投入、基礎設施投入,高校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穩步提升。高等教育大眾化使更多的民眾投入到學習型社會的建設中,更多的人樹立了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觀念,從學校畢業之后繼續學習。在建設學習社會成為全球共性意識的背景下,我們必須對其他國家的先進做法和經驗進行有益的借鑒,從而實現我國高等教育在辦學形式、辦學類型、辦學層次以及人才培養目標上的多元化、規格多樣化、形式豐富化,有效促進科技進步、社會發展,適應建設學習化社會的需要。
二、大眾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的體現
(一)高校辦學類型的多樣化
自從我國高校擴招之后,高校辦學規模不斷得到擴大,同時,辦學類型也不斷呈現出以往所沒有出現過的多樣化的發展趨勢。部屬高校和省屬高校得到了快速發展,地市級的高校嶄露頭角,高職院校更加受到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目前高校辦學類型已經呈現出顯著的多樣化特征,提升了高校辦學適應社會的能力,為社會培養了許多能夠滿足當前經濟建設、社會進步、科技發展需求的多層次、多類型、多規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甚至可以說,沒有高校教育辦學模式的多樣化,也就不可能有現在的高等教育大眾化。(
二)高校辦學層次的多樣化
在高等教育不斷得到迅猛發展的過程中,其大眾化的過程有效促進了高校辦學模式的多樣化,促進了辦學模式的層次化。學歷教育囊括了博士、碩士、本科、專科、中專等多種培養層次;在本科層次上,包括了研究性大學、教學型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應用型大學等多種層次的區別。高等職業教育的異軍突起,更突出了高校人才培養上的多層次性,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三)高校辦學特色的多樣化
辦學特色的多樣化同樣是辦學多樣化的重要表現之一。在最近幾年教育部開展的本科教學活動評估中,許多高校對自己的優勢進行了總結并且發揚光大,形成了自身鮮明的特色,從而使其在教學和辦學過程中和其他院校的辦學特點區分開來,許多學校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辦學風格,有效促進了高校辦學質量的提升。此外,高校辦學多樣化還體現為高校人才培養規格的多樣化,要求高校培養的人才實現目標定位的多樣化、課程結構的多樣化、辦學方式途徑的多樣化等。
三、適應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的具體措施
目前,我國高校辦學已經呈現多樣化發展的趨勢,需要我們從如下幾個方面適應和促進。
(一)堅持對高等教育事業的科學管理
首先要加強對高等教育事業的科學管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對各類高校辦學形式的科學指導,從而使各高校按照自身的職責、分工和特點,立足于自身的優勢,緊密結合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各種類型高等教育的協調發展,避免不同學校之間的惡性競爭,避免由于各學校之間的沖突而導致辦學發展空間的壓縮。但是,這并不是說高校之間不需要競爭,我們認為高校之間應該避免惡性競爭,提倡良性競爭,通過良性競爭促進高校的進步。
(二)堅持對高等教育評估的分類指導
我國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開展的高校教育評估工作,其功能作用得到了發揮,通過教育評估有效促進了高校教育事業的健康和諧發展,得到了社會、公眾的積極評價。但是,也出現了質疑和批評,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評估工作的分類沒有落實到細處、實處,對于門類、層次的劃分過于粗略,沒有充分考慮各高校自身的特點,包括沒有充分考慮高校的辦學層次、辦學歷史、辦學類別、辦學性質等更為細致的特征,所以評估工作采用基本相同或者相似的評估標準體系,很顯然是缺乏科學性的,使評估工作的功能作用受到了限制。今后必須堅持對不同類型高校的分類評估和指導,使評估的目的更明確,指導工作更為精細,效果更為明顯,而不是以一個標尺衡量所有高校。
(三)引導高校以自身特點和優勢構建科學的質量觀
就我國目前的現實來看,只有依據高校分層分類管理的指導思想,堅持多樣化的辦學質量觀,才能夠順利推動高校教育的健康發展、和諧發展、科學發展。堅持高校辦學的科學質量觀,首先是要堅持高校教育質量評價標準的多樣化,從而能夠滿足社會對人才規格、層次、類型的多樣化需求,以及學生個體學習需求的多樣化;其次,要高度重視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要將多樣化的需求和提升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問題有機結合起來,要堅決破除那種認為高校教育發展多樣化就是低標準化,高校擴招就得降低對學生的要求的錯誤觀點,牢固確立高校教育質量第一的意識,全面思考和把握高校辦學的多樣化特征,實現各類型高校教育質量的穩步提升。再次,教育行政部門要對目前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滑坡的問題高度重視,規范行為,加強督導,實現高校辦學效益的提升。
作者:楊志群 單位:華南農業大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3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