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基礎信息: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于1982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湖北省教委主管,湖北民族學院主辦的自然學科類學術期刊。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主要刊載數學、物理、化學化工、生物技術、農學、林學、計算機等自然科學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的科研論文,重點突出特色資源的開發利用、技術應用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報道。以發表具有系統性、專業性及創新性的學術論文為宗旨。曾用名:《鄂西大學學報》《恩施師專學報》。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生物科學及技術應用研究、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化學與化工研究、數學科學研究、物理學及其應用研究、計算機及其應用研究、園藝、工農業技術研究、體育及其它等。其中“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化學與化工研究、數學科學研究”為重點欄目,“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為名欄。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辦刊宗旨:
本刊以發表具有系統性、專業性及創新性的學術論文為宗旨。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榮譽:
首屆中國學術期刊《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
中國人文與社會科學論文數據庫核心期刊;
全國報刊索引核心期刊;
中國人文社科優秀學報;
湖北省優秀期刊;
2000年加入清華大學光盤期刊網;
2004年加入華藝中文電子期刊網;
2006年獲得首屆“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
2007年獲首屆全國民族地區“十佳學報”的稱號。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收錄情況:
國際藥學文摘、CA化學文摘(美)(2011)
Pж(AJ)文摘雜志(俄)(2011)、德國《數學文摘》
《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
《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中國農業文摘》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ASPT來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國工業期刊學會理論編輯部薦稿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
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訂閱方式:
ISSN:1008-8432,CN:42-1569/N,地址:湖北省教育廳,郵編:445000。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社相關期刊-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湖州師專學報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岳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湖北三峽學院學報湖北氣象雜志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衡陽師專學報菏澤師專學報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社投稿信息1.稿件內容包括(按順序):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英文題目、英文作者名及單位、英文摘要和英文關鍵詞、引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
2.題目:準確、精煉、直截了當地說明主題。由主題詞加定語構成,沒有必要加謂語構成句子,例如“……的研究”。忌含混、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表述,例如“……技術”、“某某武器的……”。忌用非公制外文和縮略字母。忌文字過多,不得超過20字。
3.作者姓名、單位:第1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英文作者姓名(漢語拼音)應按國標《漢浯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拼寫。作者姓氏在前(全大寫),名字在后(首字母大寫),名字連寫,其間加半字線;若多位作者且作者單位不同時,將姓名之間用逗號隔開,并在作者姓名右上角和作者單位名稱前加注序號;作者單位和所在省市名稱及郵政編碼要規范、統一。
4.中英文摘要:摘要是對論文的精煉縮寫。要求有實質內容,包括目的(研究對象、解決的問題)、方法(所用理論、條件、材料、手段等)、結果、結論等要點。摘要允許從引言、正文或結論中摘出(即允許重復)。摘要不應寫成論文結構介紹。標準規定不超過300字,但多數論文摘要的問題是過短,不反映要點。應開門見山,不得使用“本文……”字樣。
5.關鍵詞:從題名和摘要中選擇3~8個能反映論文重要信息的詞或詞組。第1個關鍵詞列出該文主要工作或內容所屬學科名稱。學科體系采用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學科分類與代碼(國標GB/T13745-92);第2個關鍵詞列出該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稱或文內若干個成果的總類別名稱;第3個關鍵詞列出該文得到上述成果或結論時采用的科學研究方法的具體名稱,對于綜述和評述性學術論文等,此位置分別寫"綜述"或"評論"等,對科學研究方法的研究論文,此處不寫被研究的方法名稱,而寫所應用的方法名稱。
6.引言:引言可以作為論文的一節,也可以是正文前的一段無標題文字。應鮮明簡潔,不要圖表、公式。內容必須包括三方面:論文的概念、起點和點題,缺一不可。
(1)概念,是為了讓非專業人士也能看懂研究方向。
(2)起點(緣由),就是國外、國內誰研究過,現狀及問題,以便并引出主題,并讓人知道創新點所在。
(3)點題,點出主題,即本文要如何解決問題,允許在此作論文結構簡介。
7.正文:正文要分節,合理分節并擬定小標題可以突出重點,有助于理解。正文發揮余地最大、最靈活,但也應包含三方面內容:鋪墊、主題和證明。
(1)鋪墊,可以包括基礎概念、系統簡介、量化現狀和問題等。以便與非專業人士的知識銜接,使人能看得懂主題和證明。注意引用公式、論點必須用角標標明出處,否則就是剽竊;引用只要結果不要推導;不要喧賓奪主,篇幅要顯著少于后兩部分。
(2)主題,闡明想做或已經完成的是什么,原理和特點,但不應包括如何操作的說教。
(3)證明,通過理論推演、仿真或實驗及其分析、小結,證明主題的正確性。
(4)文中論述應思路清晰、邏輯嚴密、數據可靠、語言簡潔、行文流暢;文中的物理量、計量單位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國標GB3100~3102—93);文中外文符號的文種、字體、大小寫、上下標應清楚、準確,對于易混淆的符號可用鉛筆加以標注。要盡量多用圖表直觀地表達,圖表要有自明性,使用中文表頭、坐標,無需解釋就能看懂。忌同一信息在文中重復引用描述。
8.結論:與引言和正文呼應,肯定自己的論點;指明自己的創新點;介紹應用或應用方向;指出今后努力方向。不十分肯定時可用“討論”代替“結論”,但不得使用“結束語”、“小結”之類標題。結論中不應有圖表、公式。
9.參考文獻:應選引作者在研究范圍內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版物上的文獻。在論文中要依次引用。文末所列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為:
(1)專著:作者.書名[M].版本(第1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3)論文集:作者.題名[A].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號;
(5)專利文獻:專利所有者.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6)技術標準:起草責任者.標準代號,標準順序號,發布年,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注:作者姓名不超過3人者全部寫出,超過者只寫前3名,后加"等"或"etal"。參考文獻反映作者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不限于中文,教科書不可多,不宜過陳舊。
10.稿件請勿一稿多投。網上在線投稿時,我們會即時給以回復,一般不超過5個工作日。若未收到回復時,請及時詢問。
11.本刊實行三審制(編輯初審,專家評審,主編終審),初審通過后,請同行專家評審,編輯根據專家的意見篩選擬錄用的稿件返回作者修改,對不宜錄用的稿件及時通知作者退稿。作者修改后送責任編輯審查是否按審稿意見修改,通過后送主編終審,決定是否錄用。稿件是否錄用一般在4個月內做出答復,逾期未接到任何通知者,稿件可改投它刊,但要告知我編輯部。
12.稿件一經錄用,編輯部可對稿件作適當刪改、加工,若不同意請予以說明。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社編輯部征稿基于分布估計算法的非負矩陣分解具有時滯和標準發生率的SIR流行病模型全局穩定性分析一類SIQR流行病模型的動力學分析Sasaki聯絡的推廣一類由模糊理想誘導出的軟商環正則Z-算子及其性質湖北省蛇類種類資源現狀灰色理論GM(1,1)模型在水文預測中的應用——以清江河城區洪峰流量為例固載蛋白類藥物的殼聚糖基管式膜的制備及體外緩釋性能研究硫酸鐵催化合成氯乙酸異戊酯的研究魔芋韌性餅干的研制富硒大豆低聚肽口服液的制備及其主要成分分析油炸馬鈴薯片降油工藝的研究恩施市大氣環境現狀與治理措施導引頭測控系統關鍵測試技術研究地鐵車站PBA洞樁法施工數值模擬研究基于最短路徑Dijkstra算法多尺度道路網中優化路徑規劃方法的研究廣西壯族自治區公路建設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貴州省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縣級供電系統智能電網平臺支撐技術研究不同烤煙品種對硒的富集能力及動態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上地膜覆蓋和不同肥力水平對馬鈴薯的影響海金沙孢子體快速繁殖體系的建立微波輻射下合成2-苯甲酰氨基芴類衍生物基于JSP的校友檔案系統流程分析與設計基于邊緣定向增強擴散模型的圖像去噪RBAC模型在數字化校園中的應用研究粒子群算法優化BP神經網絡多通道數據同步采集系統的設計巴東縣建設用地集約利用分析裝飾項目管理工廠化可行性分析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2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