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境科學雜志
海洋環境科學雜志基礎信息:
《海洋環境科學》雜志系我國海洋環境科學與研究領域里惟一的學術期刊,由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暨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和中國海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創刊于1982年,每期80頁,國內外公開發行。《海洋環境科學》同時出版光盤版(《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理工B輯》)、電子版、并入網“萬方數據系統科技期刊群”。主要內容有:海洋環境調查與研究、監測與監視、環境法學與環境管理、測試技術、綜述和研究簡報及學術動態等。
海洋環境科學雜志期刊榮譽:
《海洋環境科學》雜志系我國環境科學類核心期刊和海洋學類核心期刊,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國家海洋局首屆科技期刊三等獎。本刊是國內外著名檢索機構的來源期刊之一,其中包括美國《化學文摘》(CA)、《動物學記錄》(ZR)和《劍橋科學文摘》(CSC),俄羅斯《文摘雜志》(AJ)以及聯合國《水科學和漁業文摘》(ASFA)。國內主要有《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海洋文摘》、《中國水產文摘》、《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評價數據庫》、《中國人文社科數據庫》和《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
海洋環境科學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調查與研究、技術與方法、海洋環境管理、綜述。
海洋環境科學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7-6336,CN:21-1168/X,地址:大連市303信箱(凌水橋凌河街42號),郵政編碼:116023。
海洋環境科學雜志社相關期刊- 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環境化學雜志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雜志火災科學雜志安全.健康和環境雜志現代絲綢科學與技術雜志皮革科學與工程雜志食品科學雜志裝備環境工程雜志有色金屬科學與工程雜志海洋環境科學雜志社投稿信息一、來稿要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準確簡練。學術論文和綜述性文章一般不超過600O字(包括圖、表)。來稿請附中文摘要及其英譯(100~200個單詞)和文章標題的英譯及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中、英文摘要后要附關鍵詞(3—5個),文后附首名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從事研究方向。承擔的主要課題及獲獎情況。發表論(著)文情況,共15O字左右。基金項目的文章務請注明并寫清基金項目號。動態、簡訊務求簡短明了。
二、來稿最好用計算機打印(5號字,每頁40行,每行41字)或16開稿紙書寫。文中只明最必要之圖表。插圖在文內段落處標明圖位、圖序、圖題,圖題、表題要英譯。插圖請用描圖紙黑墨描繪,圖內文字用鉛筆標寫清楚。表格用三線表,并置于文中段落處。
三、標題層次的劃分
一級標題一1;二級標題一1.1;三級標題一1.1.1;四級標題一1.1.1.1。
編號應左起頂格書寫,有標題時,在編號后空一個字的位置再寫標題,另起一行寫具體內容。沒有標題時,在編號后空一個字的位置,再寫具體內容。
四、參考文獻擇其最主要者引人,未公開發表的文獻請勿引人。文獻按文中出現先后次序編排。請按下列格式書寫:
(1)專著:作者名(外文姓列名前不用縮寫點).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作者名.文章篇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3)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名[A].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作者名.文章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報告:作者名.報告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報紙文章:作者名.文章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7)國際、國家標準: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五、外文符號一律仿印刷體書寫。請用鉛筆注上“希文”、“俄文”、“日文”等字樣,并注意寫清字母、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必要時須用鉛筆注出。文中計量單位必須按1984年國務院規定的“法定計量單位”書寫。
海洋環境科學雜志社編輯部征稿赤潮對環境營養的掠奪性證據洋山港工程海域油類濃度變化和分布特征浙江南麂海域雙殼貝類的腹瀉性貝毒分析滸苔對米氏凱倫藻生長的克生作用大亞灣海域貝類PSP的季節性變化不同N、P比例對微小亞歷山大藻產毒特性的影響大亞灣混凝土魚礁和鐵制魚礁附著生物生態特征原油降解微生物的16SrDNA序列研究短期風化對溢油組成的影響麻痹性貝毒在櫛孔扇貝體內短期的累積與排出過程海藻生物吸附廢水中鉛、銅和鎘的研究大亞灣麻痹性貝類毒素HPLC分析我國赤潮新記錄種--PeridiniumquinquecorneAbe的研究多環芳烴的微生物降解與生物修復<海洋環境科學>簡介黃海西部大氣濕沉降(降水)的pH與主要酸堿離子的關系遼東灣海冰生消的熱力要素分析小窯灣海水交換與環境預測的初步研究水面油膜下油滴輸移擴散方程的解析解廈門港表層水體中有機氯農藥和多氯聯苯的研究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1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