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技術雜志
巖土工程技術雜志基礎信息:
《巖土工程技術》雜志促進學科理論發展和學術交流、傳播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加速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刊登巖土工程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的學術論文、綜述性論文、報道、實物(裝置、系統、產品、材料等)、技術方法、工程實錄以及其他有實用價值的文章等。曾用刊名:巖土工程師;軍工勘察。
巖土工程技術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有:技術開發與創新、綜述性論文、深基坑工程技術、復合地基技術、地下水、樁基技術、地基處理技術、技術探索與研究、試驗研究、測試技術、隧道工程技術、學術討論、工程實例、信息報道等。
巖土工程技術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7-2993,CN:11-3813/TU,地址:北京宣武區西便門內大街79號院內(北京573信箱),郵政編碼:100053。
巖土工程技術雜志社相關期刊- 勘察科學技術雜志建材技術與應用雜志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雜志凈水技術雜志建筑技術雜志低溫建筑技術雜志工程建設與設計雜志消防科學與技術雜志工程建設雜志水利技術監督雜志巖土工程技術雜志社投稿信息(1)投稿:電子文件投稿,同時發1份打印稿(A4開本,版芯為25.3×16.3cm,雙欄排版,每欄22行,每行22個字)。
(2)署名作者的人數(不超過3人)和順序由作者自定,但以原稿為準。稿件文責由第一作者自負。文稿首頁地腳處打印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學歷,學位,職稱,研究方向以及單位詳細地址、電話、電子信箱、郵編。作者除在文稿上署名外,請同時附以全部作者親自署名的信函(詳見本刊封2:論文版權轉讓合同范本——《巖土工程技術》雜志社論文著作權轉讓書)。
(3)切忌用教科書式的方法撰寫論文,應采用標注參考文獻的方法。論文中不要用國標中廢棄的名稱(如:比重,重量),不要用廢棄的量符號(如:PPm),不要用廢棄的量單位(如:‰),不要引用廢止的技術標準。
(4)基金項目:請在文稿首頁地腳處注明基金項目的正式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5)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所謂順序編碼制,是指作者親自閱讀,本文明確引用、公開發表的文獻,按它們在論文中出現的順序,連續編碼,將序號置于方括號內標注在引文段段尾右上角。在論文最后列出連續排列、與正文一一對應的文獻。文稿(含圖和表)中應適當引用他人作品,并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否則責任由來稿人自負。論文引文量一般為10條/篇,最多限50條參考文獻。
(6)文中引用未正式出版的資料請勿列入參考文獻,可在文中加注或用腳注的形式給出出處。
(7)圖表設計恰當,具自明性;先見引文,后見圖表。表格用三線表,圖表中文字數字用6號字,圖中符號必須與正文一致。
(8)本刊已加入“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和“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等,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不再另行發放。作者如不同意將文章入編,投稿時敬請說明。來稿刊用與否恕不退稿,請自留底稿。凡被國內外正式出版物或已被錄用的稿件本刊不再受理。
(9)稿件可能涉及機密資料時應由作者單位出具非泄密證明。
(10)摘要要規范,應寫成報導性內容,直接闡明研究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以3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3~8個。
(11)中圖分類號:據《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對論文進行分類標引。
巖土工程技術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樁端土加固處理設計及檢測方法的探討瑞利波法檢測地基壓實度的探討航天返回艙著陸沖擊模擬試驗床建造過程控制研究城市建設對地面沉降影響的原因分析擋土墻截面設計直接計算方法底板有齒坎時水閘地基反力分布規律的研究砂土液化判別方法研究北京市區雜填土地基處理技術綜述許家洞古滑坡復活的特性分析與治理方案優化滑坡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的實踐——以浙江省余姚市大俞村滑坡為例深圳賽格廣場大廈地下室“全逆作法”設計與施工凍結法在深基坑工程中的應用武漢地區深基坑土釘支護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用標貫擊數估算單樁極限承載力運用驗樁和打樁數據對不同承臺樁基的單樁承載力進行分組概率評價動、靜測試在單樁承載力評價中的應用碎石樁復合地基承載特性研究石灰樁處理軟土地基的若干問題雙灰樁法糾偏加固既有建筑物的探討土坡穩定可靠度分析中若干規律的探討巖質邊坡穩定性綜合評價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1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