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勵理論的主要流派
20世紀以來管理激勵理論經歷了由單一的金錢刺激到多種刺激、多種需要,由激勵條件同一泛化到激勵因素清晰,由激勵基本內容研究到激勵過程研究的歷史演變過程。按照管理激勵研究側重點的不同又可以將管理激勵理論劃分為內容型激勵理論、過程型激勵理論、行為改造型激勵理論和綜合型激勵理論四大類。
1.1內容型激勵理論
內容型激勵理論又稱多因素激勵理論或需要激勵理論,該理論是以研究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激勵理論,它著重于對激勵的誘導因素和具體的激勵因素內容進行研究。代表性的理論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奧爾德弗的ERG理論、麥克利蘭的成就需要理論、梅奧的社會人理論以及赫茲伯格的“激勵—保健”雙因素理論。(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1943年馬斯洛首次提出需要層次理論,他把人類復雜的需要歸結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愛和歸屬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實現需要五個層次,并在1954年其編寫的《激勵與個性》一書中將其發展為七個需要,由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愛與歸屬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認為只有當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之后,高層次的需要才會出現并且決定行為的方向。即當低層次的需要獲得滿足后追求高層次的需要就會成為行為的驅動力。然而這七種需要究竟何為低層次的需要,何為高層次的需要呢?馬斯洛規定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應屬于低級層次的需要,這些需要可以通過外部條件獲得,如借助工作薪酬滿足生理需要,借助完備的法律制度滿足安全需要等等。而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等屬于高級需要,這種需要是從內部使人得到滿足的,而且一個人對于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永遠也不會得到滿足的。(2)奧爾德弗的ERG理論,ERG理論是生存(Existence)-相互關系(Relation)-成長(Growth)需要理論的簡稱。該理論提出每個層次的需要得到的滿足越少,則該層次越被人們所渴望。較低層次的需要越是得到較多的滿足,則較高層次的需要越是被渴望渴望得到;如果較高層次的需要一再受挫而得不到滿足則人們會重新選擇低層次的需要。(3)麥克利蘭的成就需要理論,成就需要理論是由美國哈弗大學心理學家麥克利蘭于20世紀50年代初期提出的,該理論主要研究了人們在安全和生理需要得到滿足后對于其他需要的追求,特別是對于成就需要、權力需要、合群需要這三大主要需要。該理論提出有成就需要的人對于成功和勝任有著強烈的追求,當然他們也擔心失敗,但是他們更樂于接受刺激和挑戰,這類人往往會為自己設立一個充滿挑戰性和有特定難度系數但又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標,他們勇于冒險同時又能以踏實謹慎的態度對待困難,絕不抱僥幸和迷信的心理,善于對問題進行剖析和評價。他們很樂于承擔工作中的責任,并對工作的進展情況充滿期待,希望及時得到意見反饋。成就需要強烈的人也是事業心強的人,他們喜歡獨立解決問題而很少求助于他人,充分發揮個人的獨立判斷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是他們評價自我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4)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激勵-保健”雙因素理論是美國行為學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
1.2過程型激勵理論
過程型激勵理論主要是研究動機的產生及采取行動的心理過程。該理論主要包括豪斯的“激勵力量理論”、弗魯姆的“期望理論”、亞當斯的“公平理論”和洛克的“目標激勵理論”等。
1.3行為改造型激勵理論
該理論的研究重點是行為產生和目標行為選擇的心理過程。激勵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員工的行為選擇過程予以影響使員工能夠選擇滿足自身需要的行為并組織預期的行為。
1.4綜合型激勵理論
所謂綜合型激勵理論是指將以上幾種激勵理論結合起來、綜合內外因素、形成一個系統的、全面的激勵理論,以期對人們的行為選擇作出更為合理全面的解釋。
2、激勵理論在圖書館管理中的作用及價值
2.1目前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包括管理隊伍不合理。圖書館缺乏理論嫻熟、技術過硬、業務熟練、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是搞好圖書館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高素質人員分布不均。從地理上看,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專業優秀管理人才集中分布于東部地區而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區此類人才嚴重缺乏。從部門上看,上層的圖書管理人才趨于飽和和基層則處于“饑渴”狀態。人員素質普遍偏低。整體來講管理隊伍的素質較低,大部分工作人員是老弱病殘的安置人員,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造成了很大的沖擊。高層次人才短缺。在圖書管理領域既掌握現代高科技信息技術又精通現代管理思想、懂得營銷的專業復合型圖書管理專業人才少之又少。微軟資深副總經理杰夫•瑞克斯曾說過“:你不可能雇傭一個差勁的程序員而創造出偉大的軟件。”如是離開高端人才,圖書管理工作將成為一句空話。復旦大學教授張文賢認為人力資源的本質是人的能力;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元寶認為人力資源是指企業員工所具備的知識、技能、體力以及價值觀等的綜合素質。據此,高校圖書館建設離不開擁有以上人力資源的專業人才的參與。針對以上高校圖書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管理層務必要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及時解決弊端,保障圖書館資源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而上述與對激勵理論的分析就是對應這些積弊的有效解決途徑。激勵理論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如下闡釋。
2.2思想政治教育激勵作用
思想激勵是任何社會系統、任何組織機構采取的以鞏固本系統、本組織成員思想的激勵手段。為了實現該機構的總體價值目標,對子系統、分支機構進行定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因為它能夠無形中統一思想、統一意識,使成員間建立起一致的信仰,從而更好地實現總體規劃。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必須經常對工作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為共同管理好圖書館期刊和藏書、自覺地把搞好圖書館建設作為己任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礎。
2.3職業道德責任激勵作用
職業道德激勵是指對于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所應具備的基本道德準則的激勵。任何人從事一份工作都必須遵守其工作的要求與操守,否則就不能稱之為合格的員工。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尤其要具備職業道德,因為圖書館是高校辦學的主要支柱之一,任何信息的查詢,資料的采編與整理都是由圖書管理人員完成的,如果管理人員不具備應有的職業道德就會使圖書館失去其應有的提供學習資料、傳播時政信息的功能,如管理人員由于一時疏忽隨意存放藏書則會給學生的查詢借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圖書管理員只有堅持自己的責任與義務,以學生為本,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才能被學生所認可和接受。
2.4情感激勵作用
對于圖書管理人員來講,圖書管理工作是一份集智慧、技能、心理于一體的要求綜合素質的工作。管理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時時保持謹慎、堅忍的態度以求將工作做到最好,最大程度的滿足學校、教師、學生的需要,他們不同于學校教職工,因此更應得到高校領導的支持和肯定。而對于他們來講,情感激勵永遠是最高的獎勵和最不敢奢望的鼓勵。當圖書管理人員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會將100?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工作。
2.5榮譽激勵作用
榮譽感是成就需要的顯著特征。成就需要理論提出擁有強烈事業心的人必定擁有強烈的榮譽感。因此,圖書管理工作者可以借鑒這一理論獲得一些心得。比如及時的給予圖書管理人員以一定的贊美或頒發榮譽證書,肯定他們在學校圖書資源保管及利用方面所做出的貢獻。這種激勵措施的作用遠遠高于物質獎勵,因為這是由人的上層需要—成就需要決定的,而成就需要永遠也不可能得到滿足。所以,榮譽激勵在圖書管理工作中至關重要。
3、結語
激勵理論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廣泛采用,由于其深入的理論分析和可操作性使得各個領域的管理者或領導層都樂于接受并采用該理論,當然,該理論適用于圖書管理工作,而且證明了其可行性。激勵理論在圖書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及價值已被該領域的管理者所肯定,而且產生了重要影響,所以,仍然在圖書管理工作方面有困難的工作人員不妨采用一下該理論。總之,無論激勵理論的有多少流派,又有多少學者在對前人的理論基礎上研究得出自己的新觀點,其結果都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產物,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的思想觀念,經濟制度及政治、社會發展趨勢,圖書管理工作作為一項特殊的工作必須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大膽引用新思路、新方法、新的理論成果來為自己的發展目標服務。
作者:徐文華 單位: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