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兩篇新聞傳播學論文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大數據方法與新聞傳播創新路徑,論文分析了大數據時代給新聞傳播帶來的影響,促使新聞傳播能力得到增強。第二篇論文介紹了科技新聞傳播中記者素質培養策略,論文探討了科技新聞作者需要具備的職業素養,論文就科技新聞傳播當中記者素質的培養策略進行了分析。
《大數據方法與新聞傳播創新路徑》
摘要:網絡平臺的發展,使傳統的新聞傳播手段和方式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大數據方法在信息傳播方面具備天然優勢,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戰。由于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傳播更加迅速快捷,新聞傳播在面對巨大挑戰的同時,也有了巨大的機遇。本文針對大數據時代的技術特征,分析其對新聞傳播產生的影響,解析出更加有效的新聞傳播創新路徑,有助于促進新聞傳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新聞傳播;創新路徑;數據方法
一、前言
針對現階段國內的大數據發展狀況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條件,研究傳統的新聞傳播正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從而適時轉變新聞傳播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現階段技術發展的特點,對新聞工作者而言,是必然的選擇。而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創新新聞傳播的路徑,強化新聞傳播的效果,對傳播學的理論發展和新聞發展的實際而言,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數據方法和時代特征
(一)海量的數據
大數據一項非常顯著的特征在于數據的數量極大。網絡上數據的膨脹速度也是以指數上升,而不同用戶之間的交流和轉載又進一步促進了數據數量的提升。文字、圖片、聲音和視頻的數量不斷增加,其海量的數據內容對新聞傳播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如何從數據時代爆炸式增長的數據中找到合適的內容,需要新聞工作者對此進行創新的研究。
(二)關聯性和實時性
互聯網的使用者不僅可以發布信息,更能夠搜集、檢索和傳播信息。數據間的關聯性正在變得越來越強,而許多受眾隨手拍攝生活中的事件、隨手傳播到網上的行為,又進一步提高了數據的實時性。在這一前提下,如何利用大數據,從看似不相關的數據中整理出其中的相關性,并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傳播,正在成為考驗新聞工作者信息搜集能力的工作。
(三)大數據方法和新聞傳播創新
大數據的運行方法與傳統方式有著極大的不同,大數據可以采用專門的程序和算法進行處理,利用其成果進行對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也變得更加簡單。它將社會的整體局勢和動態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因此在這一背景下,進行新聞傳播的創新需要強調兩個方面:其一是新聞形式需要創新,降低文字比例,增加圖片和表格等能令人迅速理解的內容;其二是新聞內容需要創新,對新聞內容進行整合分析,減少新聞的不確定因素。
三、大數據方法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
(一)數據的有效性
新聞傳播最需要強調的仍然是新聞的真實性,這一點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就變成了新聞數據的有效性。即使大數據時代的新聞被娛樂化了,但從根本上,新聞強調的仍然是其真實性,也就是說,強調數據的有效性,是新聞傳播中大數據方法和技術的最根本的應用方式。通過數據分析技術,解析網絡中各種信息的有效性,從而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這是保證新聞傳播可靠性的根本方式之一。
(二)平臺的可靠性
另外,在發布新聞之前,需要選擇可靠的發布平臺。這一平臺的選擇標準是擁有合適的流量、平臺本身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其中后者的重要性比前者要大很多,只有發布平臺本身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才能令受眾對新聞內容有著高信任度。[2]在新聞內容本身具有高度真實性的前提下,將其發布在可靠的信息平臺,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關注度,強化新聞傳播的效果。
四、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創新路徑
(一)轉變思維方式
大數據時代新聞強調的已經不是“前因后果”的完善的因果關系鏈,而是不同信息之間的聯系度。只要具有高聯系度,即使不能理解其中的因果關系,也能夠放在一起作為“新聞”的一個部分。在這一情況下,新聞工作者在進行新聞傳播時,需要轉變傳統的探究理由的思維方式,轉而尋找不同信息中的關聯,找到看似毫不相關的信息中具備的聯系,將之進行梳理整合,以提高新聞內容的傳播價值。
(二)變革分析模式
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分析模式與傳統的分析方式有巨大的差異,其有專業的分析軟件來進行數據分析。新聞工作者可以利用有效的數據分析方法,將龐大的數據分析交給計算機運行,通過這種方式,改變數據和信息的分析模式,以降低自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新聞內容的高度準確性。
(三)轉變結論方向
大數據時代數據樣本的增加,雖然機械的信息處理技術一定會帶來某些問題,但它能夠處理海量的數據資料,從中得出的結果會因此而更加偏向于對宏觀問題的推測。因此,新聞工作者需要轉變得出結論的方向,從分析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小問題”的前因后果,轉而對社會整體變化方向進行宏觀的分析和預測。
(四)傳統紙媒的應用
即使在大數據時代下,紙媒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但不能徹底放棄傳統紙媒。紙媒在現階段的新聞發展中,其缺陷主要體現于時效性,其真實性、深入性和對思想的指導作用并沒有受到影響。在紙媒中發布具有高度真實性的、能夠對事件進行深入討論的相關內容,以此來引導人們的思想,仍然需要新聞工作者加以重視。[3]
(五)強調微傳播平臺的力量
微傳播平臺,指的就是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網絡社交平臺。這一類的平臺在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廣度方面存在著極大的優勢,通過數據分析出某一個公眾號或微博大V的關注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推出具有針對性的新聞內容,同時利用推送功能加強突發新聞的報道效果。
五、結語
由于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新聞傳播在面臨嚴峻的考驗的同時,也迎來了發展的良機。但如何將大數據時代的方法和技術應用到新聞傳播中,對新聞傳播的路徑進行創新,則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本文針對大數據時代海量的數據、極高的關聯性和實時性,分析大數據方法和新聞傳播創新間的聯系,指出利用大數據方法進行新聞傳播路徑創新必須遵循的兩個基本原則在于數據的有效性和平臺的可靠性。針對大數據方法的特點,新聞傳播創新路徑需要轉變思維方式、變革分析模式、轉變結論方向,在不放棄傳統紙媒的同時,強調微傳播平臺的力量,促使新聞傳播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馬建平,馬瑞.大數據時代新聞可視化傳播的創新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7,8(03):152-153.
[2]華曉雯.大數據時代新聞可視化傳播的創新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7,8(02):163.
[3]閆世軍.大數據方法與新聞傳播創新從理論定義到操作路線[J].新聞傳播,2017,06(02):59+61.
作者:李希 單位:成都廣播電視大學
《科技新聞傳播中記者素質培養策略》
摘要科技新聞記者與其他方面的新聞記者不同,這一工作的要求更加特殊。科技新聞記者需要具備更加專業的知識和素養,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的職能,但是現在的科技新聞記者比較稀缺,需要培養更多的科技新聞記者。
關鍵詞科技新聞傳播;記者素質;培養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重視,科技新聞也是人們了解科技的重要方式。科技新聞的傳播中最重要的就是科技新聞記者,其對科技新聞的報道方式、內容等各方面都有影響。本文就科技新聞傳播當中記者素質的培養策略分析。
1科技新聞概述
科技新聞是對近期科學技術領域發生的一些新的科技成果進行報道,報道一定要真實,保證科技信息的準確性。對科技成果的報道,有助于科技成果的應用和推廣,也是對我國的科研能力的展示。同時可以對大眾進行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利于我國的社會主義文明社會的建設。
2科技新聞傳播當中記者素質的培養策略
2.1科學精神的培養
科技新聞記者主要就是對報道的內容進行專業的、科學的報道。科技新聞記者除了要具有記者的專業技能、道德素質,還需要具有科學素質,主要為:一是對所報道的科學知識要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對科學技術的研究過程和方法的了解;三是對科學技術和科技成果的社會影響和個人影響的分析。
2.2以人為本
一是科學記者對新聞的選取的根本就是以人為本。首先,新聞記者要對新聞內容的選取進行判斷,自己選擇的內容與群眾的利益是否一致,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否有利,對我國的社會環境的建設和人們思想道德的意識的培養是否一定的積極的作用,與全球的發展方向是否一致。科技傳播一定要對人民、社會、國家有一定的益處,在新聞內容的選取上也要盡量的避免消極內容的選取。人民群眾的福祉應該是科技新聞記者的第一考慮要素[1]。二是新聞內容是否滿足科技發展的特點和客觀規律。科技的發展往往是利弊結合的,其有優點就一定存在缺點,這就要看使用者對科技的應用。在對科技成果的評價中要盡量的對科技進行詳細、全面、客觀的評價,不能因為追求新聞的獨家性,就對科技成果進行不切實際的報道,這樣損害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人民對新聞電臺的信任感也會降低,不利于新聞電臺長久的發展。三是對科技人物的報道。現在的科技新聞的報道中總是“見物不見人”,對科技人物不重視。優秀的科技人物可以推動科技發展,體現國家的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所以對科技人物的報道一定要重視[2]。
2.3培養記者策劃新聞的素質
新聞策劃是新聞記者重要的一項能力,現在對新聞記者的培養中這也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培養環節。新聞策劃就是在新聞傳播中對新聞資源進行資源配置,配置資源的方式也要更加的合理。對新聞資源要能夠及時、有效的發現資源,并對資源進行挖掘和利用,這需要對新聞記者進行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這項能力對新聞記者自身的素質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據自身的優勢結合一定的培訓,才能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現在的新聞策劃型人才比較緊缺,所以對新聞記者進行策劃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以下就是新聞記者的策劃能力的培養中具體的措施。
2.3.1獲取科技工作者處理相關信息的能力新聞策劃這項工作既需要新聞工作者進行決策,又需要對新聞進行設計,這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新聞策劃工作是是比較中的一項工作,這項工作是對獲取的新聞信息進行決策。媒介的受眾人群、功能性等都需要考慮,對報道的選題和報道的方式進行確定,都是以來新聞信息的獲取。在新聞的獲取中,新聞的獲取主要就是社會信息、行業信息和受眾信息,還有媒介信息等,這些信息都是在新聞策劃中需要進行收集的,在收集信息后要對信息進行分析,即設計與決策[3]。
2.3.2事物發展的預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一是作為新聞記者的敏銳性。這是作為新聞記者的基本要求,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善于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對事物的細微的變化和事物的發展都能更加清晰的感應。二是對事物的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新聞并不是只具有一項特征,可能隱含很多的意義和價值,新聞對人和事物的影響可能是多方面的,所以在新聞策劃方面,可以采取多層次、多角度對新聞進行處理。三是對新聞策劃方式的創新。
新聞記者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處理方式等對新聞進行創新。人們現在處理新聞的方式都已經固化,新聞記者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新聞處理的最好方式,新聞工作者的工作比較繁忙,很多人缺乏對新聞策劃的創新,而且這種方式對新聞策劃并沒有太大的意義。采取新的新聞策劃方式、思考角度和處理新聞的方式可以促進人們對科技新聞的處理,對新聞行業的發展也有意義。四是思維結構的綜合性。從全局角度,對新聞進行更深價值的獲取,可以采用一些思維工具,調動思維方式進行創新[4]。
2.3.3專業眼光和研究科學新聞的能力對科學新聞,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挖掘其更深層次的意義,追求其潛在的價值,對現在行業的改變和今后的行業影響,這才是的獨家科學新聞的效應。現在科技新聞的來源越來越廣泛,人們對信息收集的來源和渠道也更多了,獨家新聞越來越少,越來越難得,新聞報道想要搶先進行,或是根據新聞的時效第一的特性造就獨家新聞的可能性也不斷的降低。現在想要在科技新聞中占據一定的位置,只有通過專業的眼光和研究能力找到更加獨特的視角、獨特的觀點和獨家的報道方式,這樣才能保證對新聞的解讀和對新聞價值的發現,將新聞的潛在價值發揮出來。科技新聞的獨家都是要靠科技記者的專業知識和智能來實現,現在的新聞策劃的主體要具有新聞第一的意識,對報道領域中的各方面的問題進行專業的考察,判斷新聞具有的價值。
傳統的眼光只能看到新聞比較常見的,很多人都知道的一面,并不能使自身的新聞報道在眾多的報道中脫穎而出,但是若是新聞記者以不同的眼光、角度、多層次對新聞報道進行分析,才能更加全面的、客觀的進行新聞報道,新聞也更有價值。只有新聞記者將新聞的潛在價值客觀的看出來,才能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保證自身在新聞界立于不敗之地[5]。
3結論
綜上所述,科學新聞具有傳播科技信息的作用。本文通過研究可以知道,現在的科技新聞記者稀缺,所以對科技新聞記者的培養對科技信息的傳播和新聞行業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對科技新聞記者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科學精神的培養;以人為本;培養記者的策劃新聞的素質。這樣可以促進我國的科技知識的傳播,也可以促進我國的科技新聞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瀟.新媒體時代提升記者競爭力的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7,7(8):220.
[2]王影.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聞傳播,2016,6(4):114,116.
[3]李倩.解析地市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的創新能力[J].西部廣播電視,2015,4(22):155.
[4]段飛雁.新聞記者社會角色的塑造與完善對策[J].科技傳播,2014,3(4):28-29.
[5]2013年環保科普創意大賽新聞發布會舉行[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2,1(9):14.
作者:孫晰 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嶧城廣播影視臺
推薦閱讀:《新聞與傳播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94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寧波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發表新聞學與傳播學理論研究成果。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