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人論文發表網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寫作服務。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男女平等已成為歷史的必然。但是,現實世界中卻仍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平等問題。針對女性的無形性別壁壘還在多個領域中廣泛存在。作者從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路徑依賴的廣泛存在和復雜的現實決定性幾個方面對無形性別壁壘的成因進行了深入分析,試圖尋求幫助女性突破無形壁壘的有效方法,尋求構建兩性和諧社會的最佳途徑。
關鍵詞:性別壁壘;性別期待;倫理反思;平等
伴隨著不同時期的社會變革和思想的發展,女性的自我意識不斷覺醒,對社會現狀也有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隨著女性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女性爭取到了選舉權,教育和就業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并以制度和法律的形式得以確立。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廢除了一切歧視、束縛婦女的反動法律。在憲法和有關選舉、勞動、教育、婚姻家庭和繼承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規中,都鮮明地體現了徹底的男女平等的精神。但是,法律上的平等并不等同于實質平等,現實世界的多個領域中仍然存在著阻礙女性獲得更高職位或更高薪水的無形壁壘。“玻璃天花板”現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女性通往高層的無形壁壘——“玻璃天花板”
“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是一種比喻,指的是設置一種無形的、人為的困難,以阻礙某些有資格的人(特別是女性)在組織中上升到一定的職位。也就是說一些女性沒辦法晉升到企業或組織高層并非是因為她們的能力或經驗不夠,或是不想要其職位,而是針對女性的升遷,組織似乎設下一層障礙,這層障礙甚至有時看不到其存在。現在,“玻璃天花板”一詞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表達方式,被用來指稱處于機構頂層的女性的稀少[1]。這一針對女性的無形壁壘在各個領域都有所體現,主要表現在政治、科學、經濟等領域。
在政治領域,女性參政水平極低。在悠久的中國歷史上,只有一位女性皇帝——武則天。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婦女的參政水平實現了跨越式進步,但由于歷史和現實的種種因素,政壇上依然存在著男強女弱的現象。根據統計,全國128位省部級四大班子領導中,有7位女性,其中五位省(市)政協主席,一位澳門立法會主席,一位省長?,F任的25位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只有一位女性[2]。656個城市中,正職女市長僅有31位。在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中,權力資源的配置同樣出現了兩性失衡的局面。在農村村委會中擔任村委會主任的女性僅占1%[3]。由此可見,中國女性領導在政府部門中的比例明顯偏低,而且層級越高,比例越低。
在科學領域,科學發展的歷史是一部充滿了男性氣質的歷史,女性科學家好像一直在作為配角行走在科學領域的邊緣。雖然居里夫人、梅耶夫人這樣的女性科學家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獲得了整個國際社會的認可,但這樣的女性是鳳毛麟角。諾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一直是世人所公認的最高榮譽獎項。 在它的六個獎項中,物理學、化學和醫學(或生理學)獎尤為引人注 目。據統計,在諾貝爾獎設立的100余年(1901年—2008年)里,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男性科學家有446人次,而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女性科學家僅僅13人次。其中,物理學領域的女性獲獎者為2人次,化學領域為3人次,生理醫學領域8人次[4]?,F實的這樣一種尷尬反映了女性科學家在科學領域遭遇了與男性科學家不同等的待遇,她們有著和男性科學家不平等的地位。
在經濟領域,女性在就業、升遷等方面機遇小于男性,下崗、失業風險卻大于男性,女性就業難、升遷空間小等問題突出。甚至在一些公認的女性更為擅長的領域中,真正有所成就的還是男性居多,比如:廚師,平常做飯的大多是女性,但獲得各種榮譽的名廚往往是男性;美容美發,從事這一行業的大多是女性,但取得國際國內大獎的往往是男性。這確實值得我們反思。
二、無形性別壁壘成因探析
(一)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
在漫長的階級社會中,男人成為生產資料的占有者,而女性則淪為男子的附屬物。為了固化這樣的模式,產生出與之相應的道德標準,長期的思想奴役使得女性從一出生起就要接受她是劣于男子的“第二性”的潛移默化。在十九世紀的歐洲如此,在封建時代的中國更是如此。
在歐洲,對歐洲文明發展起了至關重要作用的基督教的道德觀念充滿著神秘主義色彩和反對女權的精神?!妒ソ洝方枭系壑趯ε苏f:“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痛苦,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你戀慕你的丈夫,而你的丈夫要管轄著你。”[5]中世紀的僧侶哲學加深了傳統的男性對女性的歧視。他們不厭其煩的告誡人們肉體誘惑的危險性。直到文藝復興時代和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女性的屈辱地位才有所緩和。但是傳統的夫權仍然保留下來。連資產階級革命最偉大的預言家盧梭也認為女性是價值不大的個人。
在中國,封建禮教束縛了女性的發展:從女性政治地位來說,封建女性沒有政治參與權。紅顏禍水之說,使女子無論是直接的參與社會政治生活,還是間接的參與社會政治生活,都會遭到強烈反對;從女性經濟地位來說,在封建家庭中,一切財產的支配權和家務的管理權都統一掌握在男性家長手里;從女性教育地位來說,儒家教育旨在維護男權統治,于是“理所當然”的將女子拒之門外,使女子的受教育權限遭到限制,也喪失了進入學校學習的機會,只能在家中接受有別于男子的有限的教育;從傳統的才德觀來說,宣揚“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從一出生就被教導不需要學習新知,只需要懂得如何取悅男人,對男子應當尊敬、崇拜和服從,依靠男子取得生存的資源等等,編織眾多的理由把女人們禁錮在狹小的私人空間里,人身自由被剝奪,思想也隨之慘遭禁錮,這些都成為無形壁壘產生的歷史根源。
(二)路徑依賴的廣泛存在
路徑依賴(Path-Dependence)是指人類社會中的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均有類似于物理學中的慣性,即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還是“壞”)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在“女性上升的無形壁壘”這一問題中路徑依賴存在于多個方面:
1、路徑依賴決定了對男女性別群體的不同性別期待。由于女性長期在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角色的缺失,使人們形成一種觀點:認為女性是沒有進取心和社會責任感,只能充當被看的花瓶。這種觀念就形成了特定的性別期待。這種特定的性別期望把職業刻畫為適合男性的,而男性也是適合于職業的,對女性的可能成就期望極低,因此在就業時對女性設置諸多門檻,或者安排女性到邊緣崗位,這樣就限制了女性的發展機會。
2、路徑依賴的存在造成了男女性別群體之間資本占有的不平等。由于民間“傳男不傳女”繼承制度的繼續存在,造成了男女家庭資本占有、教育資源占有、社會資本占有等方面的不平等。“男主外、女主內”“女人不宜拋頭露面”的文化傳統可能使女性自身與她們的家人很少期望她們能在社會關系上有所作為[6]。因此,女性往往對社會關系資本的占有和利用也是不夠的。資源占有的劣勢阻礙了女性的進一步發展,使女性的上升空間受到局限。
(三)復雜的現實決定性
1、當前的生產力水平決定了無形壁壘的繼續存在
當前的生產力水平整體不夠高,并且發展不平衡。在這種情況下,男性生理優勢——體格強壯的優勢影響繼續存在,這就決定了實質不平等繼續存在的可能。同時,男性生理強壯又是造成其心理弱勢的一個誘因,他們對無論何種形式的女性的強壯都是難以接受、心生恐懼的,正像勞倫斯·迪格斯所說“男人之脆弱在于其外表之力量;女人之力量在于其外表之脆弱”。
2、家庭勞動分工的不合理也是阻礙女性上升的重要原因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男主外,女主內,女性往往承擔著繁重的、沒有報酬的家務勞動,如洗衣做飯,教育孩子等。現當代女性也參與了社會工作,但是并沒有從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恰恰相反,受到了來自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剝削,而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當家務勞動分離了大部分女性精力的同時,在工作中的能力將受到制約和限制,這也阻礙了女性的發展。
小編推薦優秀的政治期刊 《西安政治學院學報》
《西安政治學院學報》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解放思想、大膽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學院擁有博士點的兩個重點學科軍事法學和軍隊法工學為核心欄目,側重研究這兩個學科理論和實踐中的前沿問題,不斷提升學術品格,推動理論創新,推出精品成果,力求把本刊辦成國內軍事法學研究的最權威論壇。2002年“軍隊政工學研究”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2006年被評為全國社科學報優秀欄目。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