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農業
硒(Se)是人體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1],大量研究表明Se缺乏或過量都會導致人產生多種病癥[2-4]。從世界范圍來看,土壤Se缺乏很普遍,我國低Se、缺Se面積約占72%[5]。2006年海南生態地球化學調查發現富Se土壤在海南島分布廣泛,約占其陸地面積的27%[6],如何開發海南寶貴的富Se土壤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已成為研究熱點。由于大米在我國多數人們飲食結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海南省富Se土壤資源開發的首選方向應是種植富Se水稻。但是迄今為止,系統研究海南省稻田土壤中的Se含量未見相關報道。另外已有研究發現大巴山高Se土壤中V、Ni和Ca等元素的含量異常高,并存在顯著正相關[7]。紫陽蒿坪地區雙安鄉土壤中Se含量高達16.9mg/kg,但其中Mo、V、F和As的平均值也分別達到99、1134、1041和111mg/kg,均達到毒害水平[8]。因此土壤硒可能伴生其它元素,尤其重金屬,這對食品安全不利。目前對海南香蕉[9]、胡椒[10]和菠蘿[11]主要種植區土壤的重金屬含量進行研究發現部分地區Cd、Cr、Pb和As等有毒重金屬元素中的一種或多種超過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的二級標準值(GB15618—1995),針對海南稻田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只報道了文昌[12]和萬寧[13]兩個地區,但系統研究海南省稻田土壤重金屬含量未見報道,尤其與Se分布的相關關系不清楚,而這對清潔且富硒的稻田區劃非常重要。本文通過采集海南省18個市(縣)代表性的稻田土壤樣品,研究Se和5種有毒重金屬元素(Hg、Cd、Cr、Pb和As)的含量、分布及其相關關系,并對Se和重金屬的安全性進行評價,可為合理區劃清潔且富Se稻田提供理論依據,從而為開發海南寶貴的富Se土壤資源奠定基礎。
1材料與方法
1.1土樣采集
分別在海南省18個市(縣)種植水稻規模較大的主要鄉(鎮),選擇面積較大、代表幾種主要母質類型發育的稻田土壤,采用GPS定位采集。每個樣點在同一母質類型發育的成片水稻田中隨機選擇5—10個點,用木鏟采集0—20cm耕層土樣,混合后按四分法取樣品約1kg。由于海南省中部以山區為主,稻田土壤相對較少,因而布點較少,樣點具體分布如圖1,共采集280個土壤樣品。所有樣品自然風干,通過0.25mm和0.15mm的尼龍篩,供分析所用。
1.2研究方法
1.2.1土壤Se含量的測定
參考周鑫斌等[14]的方法,并且做了一些改進。稱取通過0.15mm篩的土壤樣品約0.25g于100mL的三角瓶,加入10mL混合酸(HNO3∶HClO4=4∶1),蓋上彎頸漏斗,靜置過夜后在電熱板低溫砂浴硝化1h,然后再逐步升溫,微沸條件下硝化至無色并冒白煙,取下,稍冷后加入5mLHCl(HCl∶H2O=1∶1),繼續加熱至無色并冒白煙,取下,冷卻,再加5mLHCl(HCl∶H2O=1∶1),全部轉入25mL容量瓶中。硝化后待測液中的Se含量用北京吉天AFS-830a原子熒光光譜儀測定,每批樣品測定都以土壤標準物質(GSS-4、GSS-6、GSS-7,國家物化探研究所提供)作內標,測定回收率為87%—115%。
1.2.2土壤重金屬含量的測定
土壤樣品經風干并過0.25mm篩,按照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測定5種重金屬含量,其中As和Hg用王水(HCl∶HNO3=1∶3)水浴加熱熔融,然后用原子熒光光譜儀測定;Cr、Cd以及Pb用王水再加HClO4、HF熔融,然后Cd用等離子體質譜儀測定,Cr、Pb用等離子體光譜儀測定,所有樣品由海南省地質測試研究中心測定。
1.2.3土壤重金屬安全性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采用最常用的單項污染指數法和內梅羅綜合污染指數法。為了進一步確定稻田土壤重金屬潛在的生態危害效應,還用Hakanson潛在生態指數法[15],分別以海南省土壤背景值[16]和全國土壤背景值[17]作為參比值對海南稻田土壤重金屬潛在生態風險進行評價,所有計算方法與分級標準見參考文獻[15,18]。
1.3數據分析
測定結果用DPSv7.0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樣點分布圖用ArcMap9.3軟件繪制,重金屬含量分布圖用相同軟件,并用克里格插值方法進行繪制。
2結果與分析
2.1稻田土壤Se含量與分布
2.1.1稻田土壤Se含量
稻田土壤Se含量從痕量到1.532mg/kg之間,平均為0.211mg/kg,變異系數達到91%,說明不同地區稻田土壤Se含量差異較大。按照譚見安[19]的分級方法,采集的280個樣品中101個處于缺乏水平,占36%;高Se土壤(>0.4mg/kg)僅占12%;未發現Se過剩(中毒)(>3mg/kg)樣品(表1)。2.1.2稻田土壤Se分布海南各市(縣)的稻田土壤平均Se含量差異較大,最大值(瓊海0.364mg/kg)是最小值(樂東0.061mg/kg)的6倍。各市(縣)中稻田土壤Se含量的變異系數都超過50%,最高的為111%,說明即使在同一市(縣)的不同鄉(鎮),稻田土壤的Se含量差異也較大,合理區劃富Se稻田非常必要。本研究采集的各市(縣)稻田土壤中Se含量達到高水平(>0.4mg/kg,即富Se水平)都不是太多,但是占各自采集樣品百分比最高的是瓊海,即35%,其次是萬寧、澄邁、定安和文昌,略高于或等于20%,有四個市縣為零,即昌江、陵水、五指山和樂東。如果從中等及其以上水平(>0.175mg/kg)來看,超過50%的有8個市(縣),其中最高是瓊海和定安,分別達到85%和73%,即兩個地區采集的稻田土壤樣品多數處于中等Se含量水平以上,其次是澄邁、保亭、萬寧、文昌、昌江、??冢@些市(縣)多數集中在海南的東北部,最低的也是五指山(22%)和樂東(6%)(表2)。2.2稻田土壤重金屬含量與分布2.2.1稻田土壤重金屬含量由表3可知稻田土壤中Hg、Cd、Cr、Pb和As含量不高,平均值均低于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的一級標準值,也低于全國土壤背景值,表明海南稻田土壤相對比較清潔。但Hg、Cd和Cr3種重金屬元素含量的最大值均超過二級標準,Hg的最大值是二級標準的5倍多,Cd和Cr都是2倍多,只是超出二級標準的樣品個數不多,Hg、Cd和Cr的超標率分別為0.7%、1.4%和3.9%,而且Hg、Cd平均含量分別比海南省土壤背景值增加1.6和2.3倍。土壤中5種重金屬含量的變異系數都很大,尤其是Hg和Cr的分別達到179%和171%,表明不同地區重金屬含量差異較大,在土壤重金屬含量較高的地方種植水稻時要特別注意監測稻米中重金屬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