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數學教育論文
一、“會學習”是數學創新教育的關鍵
在當今這個創新型社會,應該有所靈活性地改變。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之中,在老師進行啟發的前提下,學生也要想辦法丟掉以往死記硬背的學習套路,數學公式比較多,但是小學數學沒有那么多的公式,只有掌握了學習數學的思考能力,接下來的學習套路就很簡單了。當然,學習方法也很重要,需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研究性學習,靈活地學習,排斥死讀書,當學生自主學習有了成果之后,便會更加努力,積攢下來的便是豐富的學習經驗,收獲的便是優異的成績,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過程。
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不斷地進行突破,李嘉誠先生在著名的雞蛋論中這樣說“: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學習也是這樣,要想一個事物朝著優質的方向發展,方法固然重要,就是要突破。如果學校的學習設備夠好,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來輔助記憶,可以利用搶答的模式,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另外,還可以用做游戲的方法,讓學生參與其中,每一個學生都有體驗的機會,引領每一位學生快樂學習。老師引領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盡量做到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以一種使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簡單而容易,幽默而不乏味,學會拒絕傳統的老師站在課堂的講桌前,只傳授知識,沒有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其中,在這個學習數學打基礎的階段,就得培養學生積極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想要學習的樂趣。
三、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角
在小學數學課堂互動過程中,師生不單單只是師生關系,就像朋友之間交談那樣。老師要甘愿成為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要角色,老師與學生角色互換,老師拋磚引玉,讓學生探究性地學習,讓學生提出問題,有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學生之間可以分組討論,把討論不出的問題再讓老師給予講解,讓學生學會自問自答,形成喜歡思考、喜歡有疑惑的習慣,對學習的科目要問為什么。這樣才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高效率地學習數學。學生在挖掘知識的過程中,完全融入其中,學習氛圍不僅濃厚,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還可以當老師,為其他同學講解不懂的問題。而學習成績稍差的學生也會在這種學習氛圍之中更加努力,小學數學認真學習起來并不困難,都是最基本的題目,最容易但是卻很難得到分數,因為小學生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集中能力不強,這樣就會出現小問題,也會犯錯,粗心大意,但是在學校中,學生和老師共同努力,團結就是力量,在這個學習的大家庭之中,互相幫助,這樣才能共同提高數學成績。
四、鼓勵學生探求新思路、新方法
老師在積極引導的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鼓勵,提高挖掘的精神,比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之中,學生解答出來的步驟不盡相同,當然,正確答案在數學中是唯一的,但是過程并不是只有一個,解答步驟有難有易。有句話說:有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僅讀書是這樣,而且學習知識也是這樣,求知的過程便是思考的過程,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對不同步驟進行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做,還有沒有其他方法,這樣的過程看似麻煩,但這種方法卻是積累的過程,是思考的過程,更是收獲知識的過程,在數學學習中,每一個問題或許都有多種解答方法,這樣便可以多加思考,進行反思,學生在做到積極的自我學習過程中,積累到做題經驗才難能可貴。總之,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探索的過程,教學也是這樣,在不斷的探索之中,不斷創新,改變成新的教學模式,探求新方法,以致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之中,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
作者:吳振金 單位:福建省南靖縣金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