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師困于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
既然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不是盡善盡美的,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做呢?筆者認為應把改、評作文的主動權交還學生,讓學生在作文互評中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得以提升。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首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作文積極性。組織學生參與作文互評,學生在心理上肯定會產生興奮感,還有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旁窺心理,使學生對閱讀他人作文有著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行使其主權,發揮自己的才能對同學的作文“說三道四”,指出優點和缺點,供全班同學進行鑒賞。因為大家都是同齡人,寫評語會寫得相當認真,被批改者更會格外地關心別人對自己作文的評語,對它進行反復琢磨和研究。當作文被推薦贊賞時,學生的心理是多么的興奮。當作文被同學中肯修改時,學生又是多么的感激。這樣一來,學生在互評作文中感到很快樂,自然也就產生了寫作的內驅力,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就有希望了。其次,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理念。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也應與時俱進,不斷為自己的教學理念輸入新的“血液”。其實,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就強調讓學生“養成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換句話也就是說讓學生這只“井底之蛙”跳出井口,去了解別人作文的長處,以利于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不是閉門造車。這也就要求語文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在作文互評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正如葉圣陶所說“:教師修改不如學生自己修改。”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寫作情感,也達到了“寓教于樂”的作文教學目的。再次,教給學生互評作文的方法。在學生互評作文中,應針對不同文體的作文擬出不同評分標準,讓學生在幫助同學修改或提出修改意見的基礎上,給作者寫出具體評語,打出分數并署名以示負責。就拿記敘文來說吧,大致可以從選材、中心、詳略、思路、體裁等方面擬出標準,學生酌情扣分。通過標準的擬定,使學生減少了寫作中的盲目性,互評又能加深對作文要求的理解,從而明確了努力的方向。當然,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互評作文也不例外,特別是在基礎薄弱的班級里,弊端可能會更加明顯,若組織引導不好,會弄得一塌糊涂。正因如此,嘗試“學生互評作文”方法的教師應結合實際認真思考,耐心具體地指導學生做好互評,以興利除弊。實踐表明,互評作文,是有利于培養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
二、結語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吸取新的教學理念中的精髓,還應不斷探索與實踐新的教學手段。學生作文互評操作簡單,對提升學生作文水平有效、可行。
作者:楊浦 單位:安徽臨泉縣長官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