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農業發展論文
1發展低碳農業的必要性
1.1低碳農業是實現固碳和碳匯的重要方式
固碳包涵物理和生物固碳兩種方式,在當今全球變暖的嚴重態勢下,生物固碳被認為是最安全、有效、經濟的固碳減排方式。低碳農業是發揮生物固碳功能的方式之一。發展低碳農業有利于保護現有碳庫,長期維護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進一步改變和優化選種、育種技術,增強植物的生命力,加強儲碳能力。實現固碳需要低碳農業的發展理念,需要低碳農業的踐行實施。同時,因為人類通過農業與大自然界交流,農業是重要的介質之一,農業在參與碳循環的過程中呈現出尤為重要的碳匯和碳排放能力。植物的碳匯功能要超過碳排放功能,主要起著碳匯作用。利用錯落有致、參差不齊的景觀空間設計“,實現最大的綠色覆蓋率是低碳農業的根本出路。”
1.2強化低碳農業發展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利用現代化的工業技術、科學技術、管理方法等先進科技使農業的生產力轉變為現代化水平,強化低碳農業發展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有利于進一步實現農業的現代化。推廣節能技術,促進低碳農業的發展能夠優化能源結構,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降低面源污染,同時也降低了環境治理成本“;將促進農業節本增效,有利于轉變農業發展方向,提高農業效益”。發展低碳農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聯合國食物權特別報告員德舒特在首次訪華之行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中國需要采用一種更為可持續的種植方式來保持當前的生產水平。
2我國發展低碳農業的方式建議
2.1增強低碳農業科技創新能力
農業是立國之本,低碳農業是一種全新的農業發展理念和模式。首先,要加大對發展低碳農業的資金投入,增加農業發展新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同時,由于農學教育被長期忽視,農業長期處于我國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也正因為農業發展不被重視,農學教育也被忽略,彼此形成惡性循環。增強低碳農業科技創新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關于農學發展的教育水平,提高農業從業人員、農戶等的綜合素質,增強農業發展的綜合競爭力,推動低碳農業發展的現代化步伐。要進一步推廣農業低碳技術。技術是發展低碳農業的核心保障。技術是農業的主導,技術永遠要走在產業的前列。要保障資金到位、知識到位、執行力到,力求將教育和實踐,資本和生產恰到好處地結合起來。
2.2加大宣傳力度,踐行低碳生活方式
經過近年來政府工作的大力開展,我國農村生活發展低碳條件日趨成熟。發展鄉村新能源,實現農村能源結構多元化是實現農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出路。
第一,科學利用沼氣。沼氣作為農村可再生能源,前景十分廣闊。在規模化畜牧養殖,可通過利用畜禽糞便開發、利用、貯存沼氣,獲得生物能源,收集到的甲烷一方面可以用作燃料,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來發電。通過改造廚房、改造家用廁所收集沼氣,同時積極利用生活中產生的垃圾、養殖的牲畜產生的糞便發酵成沼氣,沼渣還可以繼續代替化肥變廢為寶,開源節流,成為發展低碳農業的重要途徑之一。
第二,大力推廣太陽能的實用。在農村普及太陽能集熱器是節能、環保,踐行低碳農業的有效途徑之一。太陽能灶在農村廣泛推廣、實用,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大大減少因燃柴、燃氣、燃煤而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尤其對于新疆、西藏、陜甘寧等我國西部地區,充分利用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資源比較豐富等優勢,大量推廣太陽能灶的廣泛使用。
3總結
農民是發展低碳農業的主體和踐行者。發展低碳農業,需要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推廣低碳生活,引導綠色消費,還可以通過節水、節電,使用有機肥,自覺運用低碳生活方式,使低碳成為一種習慣。
作者:李全啟 單位:河南省西平縣出山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