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得知目前北京公立幼兒園多為建設單位按照規劃要求,滿足社區配套而建設,建設完成后移交給教育主管部門.此時,教育主管部門接收的僅是完成了簡單空間劃分和建筑裝飾的房子,由于建筑設計過程沒有真實使用需求者的參與,結果造成有的幼兒園在功能空間劃分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處.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接收建筑后適時組建幼教團隊,籌建幼兒園.幼兒園的建筑室內空間設計要求通常是幼教團隊遵循2001年9月教育部頒布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結合自身的幼教管理經驗提出的.由于建筑形態和幼教管理團隊經驗的差異,最終必然會導致部分幼兒園室內空間設計上存在缺陷,在使用過程中逐漸體現出來.室外環境基本上是在不斷地二次改建過程中逐步完善的.這樣的情況勢必影響幼兒園日常活動的進行及兒童在建筑空間內的使用.如建筑室內用于相同年級及不同年級兒童之間,進行互動交往的空間不足;在幼兒園各班級活動空間內存在室內空間布置沒有層次,設計上缺少趣味性等現象.
2設計探討
幼兒園室內空間設計時要結合3~6歲兒童特點進行,這一階段的兒童有著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
2.1兒童特點
我國兒童入園的年齡一般為3~6歲,根據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杰的研究表明,3~6歲兒童處于前運算階段,這一年齡階段兒童有如下特點:在心理和認知方面,幼兒認識世界以自我為中心,只有參照自身才能理解事物,通過教育和培養能逐步感受到他人的存在,并由此開始對環境、人物、物體產生初步認識.在行為方面,游戲是這一階段兒童的主要活動,他們在游戲中接觸和認識周圍的事物.這個階段的兒童整個生活就是由不同類型的游戲構成的,兒童是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在環境的適應性方面,兒童的視覺能力和感知心理與成人有較大的差別.幼兒具有與成人不同的空間感受,他們更喜歡曲折、洞穴、環狀的小尺度空間,他們有著營建私密性空間的安全感需求.在社會交往方面,幼兒通過游戲觀察和接觸同類幼兒,進而產生加入集體的要求,在游戲中建立目標和遵守一些準則,逐步培養起與人相處的習慣和態度,初步從生物人過渡到社會人.
2.2設計對策
在幼兒園建筑室內空間設計時,應依據幼兒園建筑空間的主要使用者———兒童的特點進行,在實現室內空間使用功能的同時,增加相應的互動交往空間、趣味性的游戲活動場所,來滿足兒童富于幻想、尋求多變等的心理要求.
2.2.1幼兒園室內空間設計要滿足空間的使用功能
幼兒園室內空間設計首要考慮滿足各個空間的功能.如班級活動空間是兒童進行學習、游戲、日常活動的主要空間,設計的關鍵在于劃定出必要的滿足這些使用功能的面積,同時注意功能空間的布置順序與位置關系.例如班級入口可以連接衣帽間與盥洗室,活動室應放在陽光充足的一側,臥室則要放在相對安靜的位置,區角活動區在活動空間內靈活安排.另外不同年級的班級活動空間因幼兒年齡、身高以及認知能力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其設計和美化方案應有所區別.交通聯系空間是幼兒園連接各功能室與樓層的通道,交通聯系空間的設計有助于突出幼兒園特點,增加幼兒活動空間;有助于班級間的互動,同時也方便幼兒間的交往.在設計時應該注意合理性、科學性和趣味性.
2.2.2通過幼兒園室內空間設計體現室內環境的主次關系及層次性
班級活動空間的主次關系及層次性是通過科學合理布局實現的,而班級活動空間的布局取決于環境的分隔情況.班級活動空間的活動室面積最大是“主”空間,臥室、盥洗間、衣帽間等是“次”空間.在活動室內的集體活動區域是供全班幼兒開展同一活動的區域,占班級空間的主要地位,在設計上應保證有最大、最合理的空間,以此方便教師組織幼兒開展相關的活動.區角游戲區域是由通過家具圍合而成的半封閉區域組成,每個區域在空間上要求滿足4~6名幼兒開展活動的需要即可.在班級活動空間中活動室內各類區域一般以家具進行分隔,這些區域可以根據活動需求隨時進行調整、變化.經常合理地變化空間,有利于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增加環境的吸引力.班級活動空間中各功能空間的銜接問題、同一空間內各活動區域的銜接問題也是設計師考慮的重點.布局時結合空間的使用功能、空間的動靜關系,合理進行設計.如活動室內的圖書閱讀區可以與開放的午睡臥室布置在一起使用.交通聯系空間中幼兒園的門廳是訪客與兒童最先進入的空間,設計時應該寬敞,增加趣味性,以此分散兒童由于與家長分離而產生的焦慮情緒.如在幼兒園中廳入口處設置哈哈鏡等趣味設施,利用兒童的好奇心增加兒童進入空間時的趣味性.走廊在設計時應避免過于長直,可以盡量寬敞和開敞,同時走廊墻面上飾以彩繪裝飾,利用豐富的色彩與活潑的圖案刺激兒童產生愉悅的心情.
2.2.3家具、設施設計與選取要實用和美觀
家具、設施是實現兒童正常學習、游戲、生活和休息的必需品,同時對家具、設施進行合理地擺放也可以起到分隔和圍合室內空間的作用.在家具、設施的設計和選取上要依據兒童人體工學的要求,充分考慮兒童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和方便.具體而言,家具要堅固、輕巧、易于搬移,以滿足各種活動形式的需要.如圖1兒童午睡床具設計上可以進行組合擺放,節省空間便于收納.家具、設施的設計和選取應根據不同年級兒童的特點有所差別,如小、中班的桌子是6人長方形的桌子,大班就可以變成了2人的桌子為了向小學的家具過渡.在家具標識方面也應該結合兒童特點進行裝飾,如小班以動物圖形標記跟幼兒有關的柜子、鞋柜、桌子、床等家具.中、大班則以數字標記公共家具,以幼兒的名字標記柜子、鞋柜、桌子等家具.家具的造型可以是各種幾何體,也可利用動物、植物、花卉、人物等來造型.家具色彩上要明快、豐富,符合兒童的審美情趣,同時也要注意與室內空間整體色彩相協調.
2.2.4建立符合兒童心理的趣味游戲空間
游戲是兒童日常的主要活動,符合兒童心理的趣味游戲空間,對于兒童的智力發展、創造力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結合目前國內大多數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提出兩點可操作的建議:1)在交通聯系空間中設計交互游戲空間利用交通聯系空間設計交互游戲空間,增加班級的互動性.如走廊設計時局部拓寬尺寸,提供一些角落和凹處作為兒童休息、玩耍的場所,增加了各個班級之間相互交流的區域,如圖2某幼兒園的自然角、游戲區設在走廊里,增進兒童之間的交往.門廳、走廊、樓梯的側墻設計成展示和傳播知識的窗口,可以展示兒童的作品,設置相關知識宣傳欄,以此增加兒童間的交流互動.2)設計符合兒童心理空間尺度的游戲空間依據幼兒具有與成人不同的空間感受,設計兒童喜歡的小尺度的游戲空間及獨處空間,讓兒童從適合其尺度的小空間中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如圖3某幼兒園走廊內的獨處空間“心情驛站”設計成只能容納一個人的小房子,兒童心情不好時可以躲在空間內獨處.心情驛站的房門掛著提示:你想自己呆一會?你想跟老師談談么?你想讓好朋友來安慰你么?兒童在教師的引導下選擇一項來解決自己的心情問題.
2.2.5建立符合兒童使用的安全空間
3~6歲這一年齡段的兒童身體正在發育,心智并不成熟,他們行動比較笨拙,防護能力差,但好奇心強,好動,所以安全問題是幼兒園室內空間設計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幼兒園空間設計不僅要滿足國家規范的要求,更要在細節上關注兒童的使用安全.如地面的防滑與平整,避免凹凸不平而引發安全事故;墻體的直角處應設計防撞角;室內的插座都應在1.5m以上避免兒童觸碰等。此外,還需重點強調盥洗室的設計.盥洗室中除了地面防滑,各種設施的選取及安裝外,還應考慮兒童在使用盥洗室時,教師觀察空間的視線無死角問題.在筆者調研過程中發現,很多幼兒園在后期裝修時把班級衛生間與活動室之間的隔墻改造為半隔墻或者在隔墻上安裝玻璃,以便教師觀察兒童在衛生間的情況,防止發生意外.交通聯系空間設計時涉及的安全問題也比較多.如樓梯進行圓角處理;根據兒童尺寸設計雙層樓梯扶手,臺階設計防滑條;樓梯間的窗戶避免過度裝飾,以免分散兒童的注意力造成上下樓梯時發生意外.
3結語
通過調研,現階段幼兒園室內空間設計仍屬較為全新的領域,存在理論系統不完整,已有實踐以對物質層面的關注為主,對于兒童心理層面的關注則較少涉及,因而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本文通過調研,結合兒童特點,總結出切實可行的設計原則,以期彌補現有的缺陷和不足.
作者:闞玉德 單位: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