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職業教育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要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本文將從中職語文教學的實踐出發,探討語言表達能力的具體要求,分析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語言表達能力的具體要求
語言表達能力包括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不管是書面表達,還是口頭表達,都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這里所說的知識既包括社會人文知識,又包括科學知識等等。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學生才能有東西可表達,有東西要表達。其次,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還需要有縝密的邏輯思維。只有具備了縝密的邏輯思維,學生在表達的時候才更會有條理性,才更符合一般人的思維規律,才能夠突出重點,達到表達的目的。最后,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有成熟的思想意識。語言表達要建立在客觀認識事物的基礎上,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指導,把握事物的發展方向,才能夠使表達更具說服力。
二、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措施
1、強化語言的積累過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一個人再會表達,如果找不出確切的表達詞語,也不能達到表達的目的。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對語文素材的積累,讓學生多閱讀、多背誦、多記憶優美的語段和篇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成語和詞語。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多從一些書籍和雜志中收集精美的語言,把它摘抄在筆記本上,每天背誦一些,這樣就可以增加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使閱讀的教學重在讓學生吸收優美的詞句和謀篇布局技巧,寫作重在將積累的語言知識和個人的情感、知識經驗結合進行有效地傾吐。
2、引導學生靈活運用知識
再多優美的語言,如果只是存在于記憶中而不知道使用,也只是徒勞的。所以在中職的語文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如何將記憶的優美語段和句子變成自己的語言。其中,仿寫就是一種很好的辦法。仿寫吸收了原有優美語言的結構框架,然后再添加上自己的一些真實感受,使得他人的東西為我所用。比如:“我夢想,馳騁于塞外遼闊的大漠,在夕陽的金黃中,感受‘長河落日圓’的雄渾;我夢想,置身于江南秀麗的小鎮,在綿綿的細雨中,體味‘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情調。”學生可以仿寫成:“我夢想,坐在了家鄉的明月下,在滿月的銀輝中,體會‘月是故鄉明’的感慨。”通過這樣的仿寫實踐,學生可以美化自己的語言,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只要堅持這樣的仿寫實踐,學生的仿寫能力就會得到提高,語言的駕馭能力才會更強。
3、教會學生創造自己的語言
如果總是使用他人的語言,會導致自己的語言缺乏個性,因此,語文老師還必須教會學生創造自己的獨特語言形式。在語言的創造中,要學會運用一定的語言表達技巧,注意語言的節奏,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注意多使用典雅的詞語。在語言的節奏中,要做到長句和短句結合使用、散句和整句結合使用,做到語言有舒有緩,時而激情澎湃,時而安如處子,形成良好的語言節奏感。其次,還要注重語言的形象生動,這就要求學生平時有一定的語言積累。總之,學生要在一定語言積累的基礎之上,運用一定的語言技巧,學會創造自己的語言,突出個性,使語言生動形象起來。
4、精心策劃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
為了充分表現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中職語文老師需要為學生開辟“第二課堂”。比如,語文老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加校園主持人大賽、主題辯論大賽、演講比賽、播音員大賽、朗誦比賽、話劇表演等等,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膽量。在比賽中,要吸引廣大的學生積極參與,并且充分重視這些活動,把學生參與此類活動的情況作為期末成績評核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這些活動鍛煉學生的溝通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
5、多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
根據中職學生的教學特點和以后的畢業方向,語文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定的社會實踐,通過社會實踐的平臺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學校鍛煉的能力不一定到了社會也同樣管用,所以,在平常的語文教學中,要注重社會鍛煉與學校培養相結合的原則。語文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公司實習,讓他們鍛煉在求職過程中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鍛煉應用文的寫作技巧,通過社會這個平臺,鍛煉他們與上司、與同事打交道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通過為人處世,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的思想在社會的熏陶下不斷地走向成熟,增加他們對社會和世界的認識,使他們的語言表達更具深刻性和說服力。
語言表達能力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能力,它影響人們的語言交際和溝通,對人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要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課內和課外兩個不同的平臺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根據中職教育的特點,語文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在社會的鍛煉下,結合語文課堂的學習,綜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語言表達能力真正地幫到學生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