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的教學方式
教學工作的順利有效進行是一個學校發展的核心內容所在,也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使其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傳統的、機械性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以教師為關注主體,以知識講授為課堂核心,學生以聽講和記筆記為課堂主要學習方式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互動性、也缺少趣味性,并且這種理論無法聯系實際的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各種弊端,它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教師的發揮,更是制約了學生思維性、創造性和自主性的多方面發展。
二、國際貿易教學中的教學方法
1、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傳播知識和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基本工作,教師在與學生的共同學習生活中,用自己的品德、智慧、知識和才能,對學生進行教育、影響和深化。因此,教師的師德和專業素質水平的高低對學校的教育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推進新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所在。作為一名教師,需要努力增強自身教育素養的形成,從教育教學水平和教學技能兩方面提高本專業知識,因為這一切都是關系到學生的教育質量和國家未來發展潛力的關鍵因素的所在。一個教師的教學質量與他自身教學理論知識的豐富程度成正比,為使業務水平達到較高的程度,教師必須加強自身學習,豐富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只有教師業務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造就出高質量的教育成果。深知作為一名教師,先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業務技能,只有如此才可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進而傳授學生更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在平日的國際貿易教學過程中,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教材的知識點、重難點認真備課,并且利用專業書和網絡查找更多的相關內容,以備隨時在課堂上講解給學生加以學習了解,既有助于學生對教材的分析理解,也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印象。教學之余,我也會讀一些和國際貿易專業相關的讀物,了解國家乃至世界的時事,時時關注國際貿易的發展動向,并且針對職業學校學生就業的特點,多給他們準備一些案例,以及對他們日后就業有利的專業知識。課下時間,我也會時常通過學生作業,課堂小測情況以及與學生交流等多種方式,了解到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應程度和知識的吸收情況,以便根據所了解的結果,進行自我教學反思,就能夠針對不同的班級學生情況,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吸收率,增強對課程的興趣,進而加強學習效果。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由哈佛大學首創,它是一種開放式、互動式、理論聯系實際的新型教學方法。不同于傳統的課堂講授,它是通過模擬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場景,讓學生把自己納入案例場景當中去,通過討論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一個典型、啟發性突出、趣味性強的案例的選擇,不僅能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效果,而且能夠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興趣,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發散性思維習慣。國際貿易專業的基礎課程中,知識理論性比較強,多為一些記憶性內容;實務課程里,除了基本理論,實踐性操作性工作更是不容忽視。因此,在國際貿易專業授課過程中,如果僅是教師為學生講授枯燥無味的概念、定義,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疲憊無趣,進而阻礙了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也大大降低了授課的質量。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能夠加入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又符合教學大綱內容的案例,再針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結合班內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以分組等多種形式加以討論,相信一方面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動腦能力和發散思維,從“要我學”轉變成為“我要學”,另一方面,貼合生活實際的案例,也會讓學生對于專業課的學習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3、互動教學法
國際貿易學科是一門研究進出口貨物買賣的基礎知識和實際業務的課程,有著極強的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性,也是一門具有很強的社會性、時代性特點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僅僅以教師為核心,強調理論知識的講授,教師一人對案例分析,學生也只是聽講、記筆記,則很容易忽略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造成課堂氣氛單調、乏味、沉悶并且程式化。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及時、充裕的交流,也就無法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授課質量。由此可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能夠完全滿足現代國際貿易對人才的需求,因而恰到好處的引入互動教學法是現代國際貿易教學方式的必然選擇。在國際貿易的教學過程中,應十分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授課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內容,積極詢問學生是否能聽明白,是否需要在重復講述一遍;學生在課堂做練習的時候,隨時關注學生做題的情況,有難以理解的地方讓他們隨時提問,以便能夠及時給予回答;在平日的課堂教學中,多采取分組討論、案例分析、甚至學生之間對問題有不同看法的時候,讓他們開個小型的辯論會。當學生們討論問題的時候,也參與其中,與他們一起討論,傾聽他們對問題不同的看法見解,最后在統一加以總結。這樣子不僅僅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而且也了解到學生們思考問題的一些思路或者考慮問題的誤區,能及時提供幫助。在國際貿易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這種與學生之間的充分交流,及時溝通的互動的方式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們對國際貿易課的興趣,鍛煉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開闊了他們的思路和眼界,而且也了解了學生思考問題的大體思路和他們所感興趣的內容,以便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夠調整備課內容、授課方式方法,讓學生們更為接受,也更能喜歡。
4、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性的導入或制造具有情緒色彩的、生動形象的氛圍,讓學生去體驗,進而幫助學生理解所授內容,使學生能得到更大發展的教學方法。國際貿易是一門理論性知識和實踐性操作相結合的經濟學課程,由于其部分理論知識較難理解,在學生生活學習中,實踐操作部分又難以實施,而且科目內容之間的系統性、聯系性和專業性又極強,所以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掉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覺得課堂不再枯燥乏味,能夠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對課程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本門課程的實踐性,結合職業學校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的特點,會根據本節的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情境,采用直觀鮮明的圖片,生動趣味性的語言,凸顯教學內容,掌握學生心理,描繪出學生喜歡的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5、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教學目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的情況,采用多媒體技術,以文字、圖形、視頻、聲音等多種形式,給學生創造一個圖文聲像并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進而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索性。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能夠通過更加直觀、形象的途徑進行學習,能夠使得課堂學習更加生動多彩,對于所學到知識的印象較為深刻。例如在講《國際貿易實務》中商品的包裝時,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按照課本內容,結合書上各種包裝種類,從網絡上找到了各種類型的包裝圖片;針對包裝的三種標志,也在網絡上找到多個案例加以解釋說明,制作了一節內容充實,重點突出的PPT課件。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以通過圖片這種方式學習了本節課,精美的圖案和文字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效果較好。
三、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幾種教學方法的相互結合、彼此交替的使用,不僅增強了專業技術和教學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對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提高。在今后的國際貿易教學里,應繼續加強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注意與學生間的交流和溝通,更加注重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使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作者:田園 單位:中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