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平面設計論文
1平面設計藝術的現狀及特點分析
1.1過分強調個性,喪失了內涵
當今時代是一個解放和宣揚個性及個性化的時代,在這個社會背景下,人們雖然能夠獲得較大的精神滿足感,但是在有些領域,因為過分的強調“個性化”而造成其本身內涵的缺失,平面設計藝術便是其中之一。部分設計者將宣揚個性與求異直接畫上了等號,這些平面設計藝術作品雖然具備前所未有的外觀造型,但是人們卻不能夠通過該作品讀取到有用的或是良性的信息。這部分作品僅能夠被作為一件普通工藝品,淪為人們視覺觀看的對象。這樣的情況與平面設計藝術最初“透過多種方式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的目的是相背離的,不利于該行業的長久發展,同時還有可能傷及觀賞者的審美觀。
1.2拷貝現象嚴重
上世紀90年代,以陳漢民等為代表的一批我國設計師,率先把中國傳統元素運用進標志和包裝等設計中,充分體現了中國式的傳統古文化的精髓,這一舉動雖然為中國傳統文化在平面設計行業中的興起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在其成功的光環下,也順便為后續平面設計藝術的發展埋下了一定的隱患。一方面,平面設計藝術在眾多藝術當中算是后來者,其發展狀況本身就不夠全面,在設計技術和思路方面未能形成較強、較多的分支,新時代的部分設計者往往在對作品無從下手時,就不恰當地引用了上訴方法,直接將一些現成的元素硬性地拉倒作品中。另一方面,平面設計藝術在技藝技巧方面尚不成熟,在時間、效率、效果等各方面因素的趨勢下,設計者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拷貝”的方式完成作品。
2平面設計藝術的發展趨勢
2.1綜合性
在經濟、科技、文化、社會等各方面元素綜合發展的背景下,社會諸多行業均要求自身進行量化改革,期望以綜合性的作為實現綜合性的利益。在平面設計方面,人們最初將其獨立的思想發生了本質轉變,使之在融入社會的同時,又染上了綜合性色彩。1)內容的綜合性。平面設計藝術所要表達的不再局限于廣告等基礎項目,繼而開始轉向于社會任何信息的表達,就連音樂、思想等抽象元素也能夠通過它傳達出來。2)受眾綜合性。平面設計漸漸趨向于大眾化,它的受眾由小部分人轉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并且同時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成為一項基本的社會服務性設計藝術。3)形式綜合性。品面設計藝術作品在表達方式和承載體上也會發生轉變,漸漸脫離了書面二維設計,更多的是傾向了虛擬化設計和三維及多維表達方式。
2.2特殊化
未來的設計師不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而每個民族的標志更多的體現在民族精神層面,民族和傳統也將成為一種圖式或者設計元素,作為設計師有必要認真看待民族傳統和文化。創造出“中國特色”的設計作品。
2.3專業化
此外,不可否認,當前平面設計藝術正以一種勢不可擋的趨勢發展著,它的能量終將擴展到影響社會各種元素的地步,實現與社會的完全融合。在這樣的趨勢下,平面設計藝術的技術和理論都將因為龐大的時間經驗和教訓獲得長足發展,繼而使之更具專業性,能夠獨立承擔更多的社會事務,最后發展成為一門強大、時尚、獨立的藝術門類,受人類推崇和喜愛。
3平面設計藝術變革發展方向的思考
3.1與科學技術充分結合
平面設計僅限于藝術形象的展現,是作品的抽象成形階段,缺乏物化過程,而物化過程要求必須通過技術手段、工藝材料等,將某種元素制成現實成品,使藝術形象達成具體化。因此,平面藝術的設計與現代科技的進步是分不開的,必須在相互的配合、補充和依賴的情況下共同存續下去。科學技術在限制創意的同時也促進創意,制作可參照設計創意同時可以迥異于設計創意。所以說,一件成功的平面設計藝術作品必須從藝術靈感、構思、表現技巧上和制作技術上進行精加工。不但要把握表現規律,還要研究充滿個性的表現手法,依賴科技手段,造就設計對象的色彩美、造型美和結構美。
3.2空間學說的運用
1)在空間中表現平面其意在于擺脫傳統平面,以三維物體為二維設計的載體,遵循一定的規律,利用人的視覺錯覺和多維的空間關系,以表現平面的視覺效果。2)在平面中表現空間此形式是空間思維在平面設計中的拓展最為常見的。其意在于遵循傳統平面設計的設計載體,但在圖形的表現上融入了時空的思考。
4總結
隨著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在提高消費、接觸更多的社會信息的同時,使他們的審美觀不斷地發展變化,審美水平獲得了提高。同時,面臨西方文化的不斷沖擊。當我國平面設計藝術,除了要注重色彩、民族元素、美術元素等方面的整合之外,還應當特別注重保持我中華民族的本性,最終造就“中國特色”平面設計藝術。在此,應當充分認識到當代平面設計藝術發展、創新的困難,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探究,以人的能動力為核心,以堅強的意志力和民族信仰為根本保障,以科學的社會理念為指引,將傳統平面設計解放出來,造就富含個性特征的新事物。
作者:吳民慶 單位:洛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