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化學教育論文
一、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在實踐中,興趣對人的活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濃厚的興趣將是人們刻苦鉆研、勇于攻關的強大動力??鬃釉唬?ldquo;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因此,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關系到教學的成功與否,只有當學生對其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才會樂意去學,才會積極思維、受教育于輕松愉快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筆者認為其中很重要的有兩點:一是把握好標高,太易、太難的問題設置都不足以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不斷獲得新知識,并能將其成功地運用于實際,及時得到強化。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就會覺得饒有興味,學習興趣就會日益濃厚。在這里有兩種傾向:第一種傾向是求大求全,人為地增加難度,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下冊教材P12頁,對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及其運用、實例分析,筆者認為僅限于MgAlZnFeCuAg,至于KCaNa的特殊性,留待學習酸堿鹽以后適當補充。再如,總復習時,窮舉教材所有出現過或者可能出現的化學方程式讓學生背等。第二種傾向是拘泥于教材,沒有適當的整合;二是增加教學內容設計的趣味性。有趣的、能逐步掌握的、可獲得科學知識的教學設計,肯定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讓學生知道化學學什么、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
學生剛走進化學課堂,感到好奇,也有些茫然,這時,課堂小結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清楚地告訴學生,哪些是重點、考點,這些都需要學生了解并付出具體行動去落實。為使學生心中有數并建立起教師的中心地位,單元檢測應該及時跟進,單元檢測時不要圖簡單,應付了事,教師應根據課堂上對學生的要求有針對性的檢測,這樣有利于在學生中建立起教師的化學權威性,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在教學中努力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將抽象的東西直觀化
,如自制原子結構模型、與溶液有關的計算給學生一個燒杯等。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力求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收獲,對大部分學生堅持不講難題、偏題,重在基礎知識。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盡量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覺,充分讓學生感到學好化學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學好化學。
四、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化學觀念
中學化學教學中應培養或滲透的基本觀念概括“物質觀”、“變化觀”、“實驗觀”、“綠色化學觀”等四個方面。物質觀包括元素觀、微粒觀、結構觀等;化學變化觀包括守恒觀(化學變化過程元素守恒、質量守恒、能量守恒)、平衡觀等;以實驗為基礎的觀念應讓學生明確兩點:一是化學實驗是化學科學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二是綠色化學觀念是指設計對環境沒有或者只有盡可能小的負面作用,并且在技術上和經濟上又可行的化學品的過程,讓學生明確化學的兩重性,一方面,化學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另一方面,化學品的生產、使用與處理的不當,也給環境造成了較大的污染。因此,通過化學學習,引導學生樹立合理使用化學品的觀念。
五、嚴格要求
化學用語讀、寫的規范化糾正化學用語讀、寫中的錯誤習慣比學習新知識更困難,教師的教學及示范必須做到一絲不茍。元素符號、化學式的讀、寫,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它條件,符號的表示必須強調規范化,對作業、考試的評分必須嚴格,要及時發現、糾正錯誤,避免擴大或養成不良習慣。
六、注意學生良好化學思維品質的培養
在學習物質的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幾種重要的物質,還應關注學生學習物質的方法積累。如以氧氣為例,側重于按照“存在、性質、用途、制法”這一種認識物質的思維品質培養。用二氧化碳鞏固這種認識物質的方法;以碳為例,側重于按照“結構、性質、用途”這一種認識物質的方法學習物質。如金剛石、石墨結構圖與物理性質的關系、與碳有關的化學反應,其反應條件與碳原子結構的關系等;以酸堿鹽為代表,了解歸類學習物質的方法;以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為依托,滲透遞變性思想,即具有類似結構特點的物質,其性質往往具有一定的遞變規律。小策略,大作用,以上這些小策略,如果在日常的教學中適當給予關注,有效加以利用,化學教育教學效果會有明顯不同。
作者:李欽模 單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研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