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師德論文
師德與師魂的科學內涵
一個人不能只指望享受某一行業的特殊權益,卻不愿意承擔這一行業的特殊義務,當然這是以自愿為前提,如果某一位大學教師不愿意遵守大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完全可辭職。如果某一位求職者覺得自己不愿意接受大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或者自知做不到,那完全可以選擇其它行業。其次,我們要搞清楚什么是師魂,師魂是指一位大學教師偉大而又高尚的靈魂。教師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敬業精神,高昂的工作激情,嚴謹治學的工作態度,對黨和人民高等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積極進取,勇于拼搏,敬業愛生,樂于奉獻,淡泊名利,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清貧廉潔的高尚品質。仰望師魂,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感受一位大學教師的精神,可以用“師愛”為魂,來概括其內涵,師愛為魂,“師愛”就是大學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
目前在高等教育領域高調提出強化師德教育與師魂精神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近些年來,在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一系列師德缺失、弱化、滑坡甚至淪喪的現象:⑴福建仰恩大學某教授做生意,想要成績拿錢來。學生考試不及格,一科老師索要230元即可過關;⑵浙江大學某副教授8篇學術論文造假、剽竊、抄襲,一稿多投被開除;⑶云南大學后勤的某老師給女生免費充值水電費,但條件是女大學生要陪吃、陪唱、陪睡;⑷哈爾濱理工大學遠東學院英語4、6級考試,向學校交納1.2萬元現金,可免作弊學生被開除;⑸華中科技大學某教授因科研成果造假被曝光,雇兇打傷打假斗士方舟子;⑹中國政法大學某教師因和女大學生關系不清,被女大學生的男朋友殺害;⑺江西九江學院政法學院的院長李長江被副院長張俊殺害;⑻北京大學的某教授在云南麗江給高三的女生見面后發展為情人關系,答應讓其到北大就讀;⑼西安交大、科技部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發布通告,決定正式撤銷西安交通大學原教授李連生等人2005年所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這是我國第一例因學術造假撤銷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⑽上海交通大學2006“漢芯”科技成果造假;⑾個別大學的輔導員以及有關領導收取學生賄賂后答應發展為中共黨員,大學生得了獎學金或困難補助,令其大學生返還輔導員或相關領導一定比例的獲獎金額……綜上所述,在大學教師隊伍當中,雖然這些道德敗壞的教師為數不多,但卻玷污了大學教師隊伍的整體形象,玷污了大學校園這片凈土。
師德教育與師魂精神出現缺失弱化和淪喪現象的根源所在
首先,和上世紀末各大學實施擴招有關。自上個世紀末期開始,在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教育大躍進的局面,不少中專升大專,大專升本科,各高校的辦學規模越來越大,國外一流大學比的是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在我國大學曾一度比的是占地面積和樓房的高度,校園的漂亮程度,以及辦學規模,就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辦學規模也大都在15000人以上,教師的教學水平,科研能力、管理水平未能完全滿足高校發展的需要,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水平能力參差不齊,學生沒有固定的場所上課,有的學生一個月都見不到輔導員一面,班級例會無法正常召開,上級的精神以及學校的要求不能完全準確、及時的傳達貫徹到位,老師和管理者疲于應付,是師德出現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部分高校教師個人意志不堅定。個別高校教師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不堅定,做好高校人民教師的意志薄弱,抵御社會不良風氣的免疫力不強,不是精益求精地給大學生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千方百計在大學生身上做文章。再次,師德缺失、弱化甚至淪喪由社會大環境所致。鄧小平講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但現實告訴我們,物質文明抓住了,精神文明抓了,但沒有抓死。溫家寶總理最近和國務院參事在討論工作時指出;“社會上一些商人喪失了道德底線”。馬克思也講過:“商人當利潤達50%就會大膽,當利潤達到100%就會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200%時就會不顧人間一切”。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周孝正教授在接受《?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說:“目前,我國政政務誠信,商務誠信,個人誠信,都不同程度的出了大問題,隨著近年來社會結構的變化,中國社會誠信狀況不但越來越差,有些方面甚至極其糟糕,已經成為一個顯著的社會問題。在政務誠信,商務誠信和個人誠信方面,政務誠信是關鍵”。大學教師也是人,當政務誠信、商務誠信出現大問題的時候,高校教師的師德和師魂肯定會受到沖擊,進而導致大學教師的師德缺失、弱化和滑坡。
師德師魂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作為高校教師就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首先,明確責任,充分認識自我。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從選擇這一行業的那天起,就意味著這一生必定是奉獻多于索取,要多做實事、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其次,敢于承擔責任,甘于平凡。高校教師的工作同樣平凡而偉大,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果沒有敬業精神,就會心理不平衡,一個高校教師只有在其工作中傾注了無限的熱愛和執著的追求,做到刻苦努力鉆研,精益求精,敢于拼搏才能從中獲得人生價值的升華和別人無法體會到的高度精神享受;再次,要善于學習,做到專業成長。學習同樣是大學教師不斷成長的不竭動力,教師也要靠在工作中不斷反思、提煉才能成為一個具有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的大學教師;第四,學習師德榜樣,鑄造一代師魂。師德榜樣具有無窮的力量,高校教師要將自己的師德水準不斷提高,就要以優秀典型為榜樣,善于學習,勤于學習,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做到千教萬教教人求真。綜上所述,目前在高等教育領域強化師德教育和師魂精神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緊迫的,師德和師魂出現缺失、弱化甚至淪喪雖然由社會大環境所致,但我們要看到社會道德的嚴重缺失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高層的高度關注,并在不斷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規,在不斷加大社會道德的重建力度。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社會道德的嚴重滑坡也是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都普遍經歷的一個必然發展階段。目前,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強化師德教育和師魂精神的同時,務必要進一步完善各高校的制度建設,不斷加大獎懲力度,凈化隊伍,弘揚正氣,讓我們教育界感動中國人物李桂林、陸建芬、李靈、陸永康等先進人物的事跡時刻來激勵我們,鞭策我們,感召我們,相信就能對我們高等教育領域師德教育和師魂精神的強化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本文作者:柳秋華 單位:邢臺學院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