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師德論文
新時期高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
高校大學生接觸到越來越多的網絡和高科技,對于知識的傳授要求更高,希望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一起構建、創新知識的活動,希望知識的形成是師生視界融合的結果,而不是教師單方面傳授的產物。這就要求今天的高校教師需要從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質能力,更新教育觀念,使自己具有容納異己的胸懷和與學生真誠合作的態度。師德師風不僅體現了教師個人的職業道德,也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靈魂,更是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校園文化建設,通過校風、教風、學風和學校人際關系的建設,最終實現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進步。其中,教風是引導和形成校園文化的基礎。教風是教師在長期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教育教學的特點、作風和風格,更是教師道德品質、文化知識水平、教育理論、技能等素質的綜合表現。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是人才的搖籃,而教師是人才的培養者,是實現教書育人的執行者。因此,師德師風建設應從教風抓起。
師德師風建設實證調查與分析
為了更切合實際的把握當前普通高等學校師德師風的現狀,探討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有效推進人才培養,課題組面向筆者所在的學院在校師生進行了實證調查與分析。調查共發出問卷1700份,分將學生評價和教工自評兩個類型和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其中,面向學生發放問卷1600份,回收1567份,有效問卷共1535份;面向教師及教工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共86份,有效率分別為97.96%和8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教師資格條例》以及《蘇州科技學院教職工職業道德規范》,在廣泛深入調研當前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師德師風存在的普遍問題,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圍繞以下12個方面進行了分項調研和問卷調查:⑴擁護黨的基本路線;⑵熱愛本職工作,工作嚴謹,認真負責;⑶有高尚情操和奉獻精神,以良好的品行影響學生;⑷愛護關心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⑸謙虛謹慎,維護其他同事尊嚴;⑹社會公德意識強,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⑺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優良學風;⑻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⑼衣著整齊得體,語言規范健康;⑽禮貌待人,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重身教;⑾遵守教育規律,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⑿教學水平高,工作能力強。同時,高校教師既是大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又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的素質是師德師風的基礎,也體現著教師的職業道德和教風、學風,對青年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與道德情操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根據總體情況判斷和存在問題研究的需要,在上述分項調查的同時,結合對教師素質和師德師風存在問題的面上調研,有分別進行了“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什么?”和“當前師德師風最不滿意的是什么?”進行了專項、分對象調研。
根據分項調查結果顯示,師生對我院師德師風現狀分項評價基本一致。總體認為,教師有較好的思想品德素質,認真完成教學任務,得到師生的認可。針對教師最重要的素質,師生的觀點有一定的分歧,尤其在教學水平方面,教師更滿足教學水平的提高,忽視了其他能力對自己魅力的提升;學生要求老師不僅有較高的教學能力,還希望在創新、科研等其他方面受到老師的傳教和影響。師生選擇有差異,說明隨著當前社會的進步,高校學生對于教師的要求愈發多元化和嚴格,對教師素質的要求不僅看重其道德品質和教學水平,對教師工作能力、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均提出了更高層面的要求。針對當前師德師風中最不滿意的問題的專項調查,如圖2所示,其中學生評價認為最突出的是“上課敷衍”,其他依次為“散漫隨意”“態度粗暴”“品行不端”;而教工自評則認為“品行不端”很嚴峻,其他方面也存在較大問題,而在“散漫隨意”方面與學生分歧較大。從上面的評價分歧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學”的訴求更加能夠體現對教師在“教”的實現中的全面性。
構建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對策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僅僅重視個人修養和教師自律是不夠的,還必須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制度的建設,[3]完善和構建切實可行的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學校要制定和完善有關制度、政策,建立可行、全面的激勵機制和考核指標體系,調動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與責任感。一方面,建立評選和表彰師德先進師德模范等制度,大力宣傳師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再一方面,在待遇、職稱晉升、科研經費等方面加大政策的傾斜力度,有效地運用激勵機制可以強烈激發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其責任心和榮譽感,形成學先進、爭先進的良好發展氛圍,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師德監督要實行自律與他律相結合,行政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5]應結合我校實際,制定落實保護教師合法權益、教師師德師風獎懲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增強教師法制意識,依法治教,從嚴執教,使學校各項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師德師風表現作為教育工作者職稱、獎金、晉級、考評的重要參考依據,實行一票否決制,思想道德不過關的,無論業務水平如何優秀,都取消其參評資格,實現利益分配的科學化和制度化。
結語
師德師風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范,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高尚的師德是一種無形而巨大的力量,對青年學生的潛移默化地教育是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終生的。因此,加強我校的師德師風建設,必須多管齊下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構建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本文作者:周云 王玨 曹冬冬 單位:蘇州科技學院土木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