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計算機
0、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應用領域不斷拓寬,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在各高校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它擔負著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知識與應用的普及工作。結合多年的教學探索與實踐,本文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各教學環節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
1、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訂的“大學計算機教學基本要求”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提出了非常具體的教學要求[1]。作為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公共計算機教育課程,其教學目標應以此為依據,制訂出了相應的教學任務。授課教師和學生對此教學目標和任務應該明確掌握,不能因教材或其它原因而篡改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造成這門課程的學習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在明確了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4]的基礎上,制訂出詳細的教學大綱和實驗大綱。教學大綱和實驗大綱作為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指導性材料,在整個教學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大綱中應明確規定教學的基本要求及各教學模塊的知識點,可能的情況下,應結合專業特點,按專業分別制訂出詳細的標準要求。《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2],因此實驗大綱要詳細列出對各模塊要求達到的操作技能標準。授課教師在授課前必須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和實驗大綱,明確各教學模塊的任務。
2、合理的教學時間安排
當前,各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不管采用什么樣的形式和方法,基本上都要求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而要學生熟練地使用計算機為將來的工作和學習提高效率,是學習本課程的唯一宗旨。一般情況下,各高校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比例都是1:1或1:2。剛開始學習這門課程時學生一般都比較喜歡,而有些學校在安排教學時間時忽略了本課程操作性強的特點,將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的時間間隔太長,這樣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演示和實驗要求容易淡忘,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逐漸變淡。有些高校直接把本門程的教學全部安排在機房內完成,這種做法存在很多弊端,每位同學坐在一臺計算機前,即使使用電子教室,教師也很難掌控整個教學過程,講理論時學生不愿聽,做實驗演示時,輔導又跟不上。因此,在安排本課程的教學時,最好還是采用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的形式,但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應立即進行實驗教學,以鞏固剛剛學習的相關操作。
3、用例素材的選擇
由于本課程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因此在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中,都會用到大量的操作素材。有些老師可能會忽略用例素材的選擇,隨便選擇一些文章、數據等作為用例素材,結果使學生感覺很乏味,只能機械地去記你的操作步驟,其實一個好的用例素材能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加深其印象,甚至通過你的一個用例,他可能還會學習一些新的知識。例如,要進行編輯排版,如果你所選擇的用例素材是一篇課文,那么學生最多只會關注怎樣編輯排版,記你的操作步驟;如果你選擇的是一篇科普文章,介紹天文學家如何通過望遠鏡進行宇宙探密的,其中涉及宇宙大爆炸、宇宙膨脹、暗物質、暗能量、宇宙的邊緣等理論的,由于其內容新穎、可讀性很強,那么自然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通過對這篇文章的編輯排版,不但會記操作步驟,還可以增長天文學方面的知識。
4、教材的選擇
教材是課程內容的載體,教師是依據它來組織教學過程,實現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因此選擇一本適用的好教材對提高教學質量是至關重要的。現在,《計算機基礎》類的教材非常多,簡直讓人眼花繚亂,內容的組織上是花樣百出,編寫的質量也是良莠不齊。一本好教材它應該包含全部授課內容及相關細節;充分考慮到授課對象多為初學者,其中的操作步驟要詳細,不能出現遺漏而讓學生無法繼續操作現象。
5、加強教學過程的管理
對課堂教學加強管理,主要目的是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1)發現年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幫助其找出原因及相應的解決辦法,以不斷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2)有些老教師可能認為計算機基礎課程很簡單,自己已經非常熟悉,因此對備課等教學環節不充分準備,最終影響了教學效果,通過聽課活動可以督促這些老師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以提高教學質量。對實驗教學加強管理,首先要保證學生每節實驗課有實驗內容。其次,教師要加強實驗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另外,對學生的要求也不能放松,特別是實驗報告[3]。授課老師應根據實驗大綱的要求,讓學生認真填寫實驗報告,并進行批閱。填寫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實驗報告也許很繁瑣,但通過書寫實驗報告,可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對操作過程也有個深刻印象,我覺得這對初學者特別重要。
6、結束語
計算機基礎教學面對的是初學者,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根據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教學策略,組織教學過程。而教學過程的組織,首先要確保學習者的興趣,不能變得乏而無趣,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