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城市生態論文
1南陽市森林資源概況
南陽市國土面積2.65萬km2,森林資源豐富。據2007年二類資源調查,南陽市林業用地面積為108.71萬hm2,其中有林地93.50萬hm2,疏林地0.67萬hm2,灌木林地4.78萬hm2,未成林造林地2.52萬hm2,苗圃地0.25萬hm2,宜林地6.95萬hm2。
2評估指標的選擇
系統科學地選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指標是進行評估的前提和基礎,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3]:
1)綜合性。森林的生態效益是多種效益的綜合,建立多指標評價體系可以客觀地反映不同因子的影響。
2)科學性。指標概念必須明確,具有一定的科學內涵和外延;又應把握指標間的內在聯系,避免指標的重復設計,防止片面地追求“全面性”。
3)可操作性。所選指標應具有可操作性,便于選擇統計方法和一定的數學模型進行量化分析。
4)獨立性與穩定性。指標應力求簡潔、實用,各指標具有獨立性,盡量選擇有代表性的綜合指標和主要指標,輔以一些次要指標。同時,指標內容應保持其相對穩定性。
5)可接受性。指標能為大多數人所理解和接受。本文借鑒已有研究,分析南陽市森林資源的特點,通過專家咨詢法、會內會外法和頭腦風暴法,最終確定了南陽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指標(表1)。
3數據的獲取
1)設置固定監測點,根據設定的指標進行定期觀測。將南陽市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四旁樹等分為11種主要森林類型(櫟類、楊樹、馬尾松、硬闊、柏木、軟闊、針闊混、油松、經濟林、灌木林和竹林),共設置527個固定監測點。其中,櫟類272個,楊樹83個,馬尾松39個,硬闊25個,柏木15個,軟闊8個,針闊混8個,油松7個,經濟林45個,灌木林24個,竹林1個。
2)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對于一些短期內還不能通過試驗獲取的數據,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并結合南陽的實際情況確定,如森林減少能耗、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各樹種吸收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和滯塵量等。
3)查閱南陽市森林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料。對于一些涉及南陽市的資料數據,通過查閱森林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料獲得,如村鎮林木數量,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旅游門票收入,游覽在整個旅游中所占比例,糧食、棉花和油料的產量等。
4評估結果與分析
本次評估的依據是國家林業局2008年4月28日發布的《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范》(LY/T1721-2008)。2007年南陽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為669.83億元。其中,涵養水源價值為214.28億元,保育土壤價值36.52億元,固氮制氧價值173.91億元,營養物質積累價值6.00億元,凈化大氣環境價值22.26億元,森林防護價值19.61億元,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120.80億元,森林游憩價值41.86億元,節能減排價值34.59億元。
4.1價值構成
從進行評估的9個方面來看,森林涵養水源價值最大,為214.28億元,占總價值的32.0%;其次為固氮制氧價值,占26.0%;營養物質積累價值最小,占0.9%。各項服務功能價值排序為涵養水源>固氮制氧>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游憩>保育土壤>節能減排>凈化環境>森林防護>營養物質積累。
4.2不同森林類型價值
從不同森林類型水源涵養、保育土壤、固氮制氧、營養物質積累、凈化大氣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6個方面的服務功能價值看,櫟類所提供的服務價值最大,為268.99億元;其次是楊樹,為101.57億元;竹林最小,為1.15億元。2007年南陽市不同森林類型6個方面的服務功能價值排序為櫟類>楊樹>馬尾松>硬闊>經濟林>柏木>針闊混>灌木林>軟闊>油松>竹林。
4.3不同森林類型單位面積價值
從不同森林類型水源涵養、保育土壤、固氮制氧、營養物質積累、凈化大氣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6個方面的單位面積服務功能價值看,針闊混最大,為10.65萬元/hm2;其次是馬尾松,為8.21萬元/hm2;灌木林最小,為2.65萬元/hm2。2007年南陽市不同森林類型6個方面的單位面積價值排序為針闊混>馬尾松>硬闊>軟闊>油松>楊樹>柏木>竹林>櫟類>經濟林>灌木林。
5建議
5.1加強森林資源培育,提高林分質量
南陽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5.94%,但單位面積林分生長量和蓄積量僅為0.91m3/hm2和29.46m3/hm2,均遠低于全國水平(2.7m3/hm2和83.60m3/hm2),說明森林質量不高,林地生產力較低。另外,南陽市的森林資源結構也不合理:1)從森林類型構成來看,針闊混交林面積為1.51萬hm2,僅占1.4%;2)從樹種組成看,山區櫟類占主導,平原區楊樹占主導,樹種結構不合理;3)從喬木林林齡結構看,幼齡林占83.5%,中齡林占9.7%,近熟林占3.7%,成過熟林占3.1%,幼齡林比重過大。因此,要加強森林資源培育,進一步提高林分質量,調整林分結構。
5.2加強科學研究,實施科技興林戰略
針對南陽市林業的實際情況,通過與國家及省級林業科研機構的合作,依托高等院校,對南陽市的適生鄉土樹種進行培育改造,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和良種繁育工作,并引進和培育一批適合南陽地區生長的外來樹種。同時,加強造林技術創新,在育苗、整地、苗木處理、栽植、管護各階段引進先進技術,提高南陽市的林業整體科技水平。
5.3堅持依法治林,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認真貫徹執行《森林法》及其他林業法律法規。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嚴格執行南陽市每年65萬m3的木材采伐限額;加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管理,嚴厲打擊亂砍濫伐林木、亂墾濫占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抓好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使全市森林火災和森林病蟲害嚴格控制在目標范圍內;加強林業執法隊伍建設,切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力度,提高依法治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