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語文論文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造進行思維鍛煉的機會,使學生自主進行問題的提出與解決,為學生提供探索規律的保障。另外,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階段是其進行各項知識學習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進行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有利于修正小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2.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之時,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新的教育體制之下的教育方式與學習方式。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更敢于認識到自己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更好地與教師進行交流,肯定自己的價值,進行自主學習,擺脫應試教育體制的束縛。小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其不再受課本的束縛,不斷擴寬自己的眼界,向更為廣闊的天地進發。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方法分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對于社會與學生個人來說都是十分有利的。下面,我們就來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方法:
1.創造開放性的小學語文學習環境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于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學習興趣的激發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之時,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具有開放性的教學空間,使學生更好地發散自己的思維,進行大膽創新。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展的重要時期,生性活潑,對于周圍的一切事物充滿,很容易受到與學習不相關事物的吸引,因此,教師要對自己教學內容進行改良,使學生的精力永遠集中在學習的大環境之下。現代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游戲與視頻欣賞、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融入到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去,使學生在更為生動形象的課堂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另外,教師要合理安排課堂時間,給學生留出充足的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的時期。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成果才會具有差異性,學生的發展個性化要求才能得到滿足,開放性的小學語文教學環境就是要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使學生敢于進行自我創新,也只有開放性的小學語文教學環境才能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重視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
在新的教學時代,教師一定要明確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好學習活動中的引導工作。教師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翁,配合學生進行教學活動,服務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教師要在學生遇到思維困難與思考阻礙之時,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幫助與指導,做學生的良師。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因為創新是由思考而來的。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之上,教師要將問題啟發式教學方式與任務驅動型教學方式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法,豐富小學語文問題的類型與內容,不斷開發有限的教學資源,使學生的語文能力與創新能力得到無限的開發。
3.加大課外活動的比例
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結合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之時,教師要擺脫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加大課外活動的比例,使學生接觸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正所謂,所有的理論都是實踐的縮影,都來源于實踐當中,沒有了實踐,教師不能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鉆研,學生也不能對語文學習內容產生更為深層次的理解。固定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學習內容使學生將自己的思維進行封鎖,不再進行有效的思考與創新,因此,現代小學語文教師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結合,利用合適的主題,進行課外活動的設置與組織,豐富學生的眼界。比如說在講解《雪地里的小畫家》之時,教師可以在下雪天組織學生到課外進行寫生,將自己眼中的雪景進行描繪,對于沒有畫畫能力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動手進行雪人或者其它事物的創造,在滿足教學要求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得到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的競爭因素,對于學生的個人素質的提高與現代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與方法進行了分析,希望我國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將創新能力作為關鍵的教育元素融入教學活動當中,從學生個人發展的角度出發,豐富教學方法,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培養其創新能力,使其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成為具有競爭實力的人才。
作者:李世偉 單位:吉林省雙遼市柳條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