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06-2008年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構成及順位變化。結果前l0位疾病占住院疾病的90%左右,分別為:損傷和中毒、呼吸系統疾病、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影響健康狀態和與保健機構接觸的因素、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肌肉骨骼系統和結締組織疾病、眼和附器疾病,其中呼吸系統疾病位次逐年上升。結論根據某院疾病構成情況,加強重點科室建設,提高醫院醫療診斷、治療、服務水平,提高醫院竟爭力。
了解某院的住院病人疾病構成狀況及變化,有針對性的合理安排科室床位、人員、設備,加強科室引進新技術、新項目,吸引患者來院就診,增強醫院競爭力,為醫院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現對某院2006-2008年住院病人疾病構成進行統計分析。
1資料與方法
資料來源于某院2006-2008年住院病人分類報表,分類按國際疾病分類法(ICD-10 ) ,3年數據都是通過電子病案自動收集、匯總,資料完整,準確可靠。
2結果與分析
3年來,該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構成與順位見表to
2.1疾病構成比
從表1可見,2006-2008年該院出院人數逐年增加,依次為14 230人次,16 653人次和17 672人次。3年共計48 455人次,其中前10位疾病43 604例,占出院病人數的90%。關注這些疾病的診斷、治療、護理,應成為民院峽療衛生工作的重點。
2.2住院疾病順位
從3年共計順位看:損傷和中毒排在第1位、呼吸系統疾病第2位、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疾病第3位,3年中順位有變化,但3病種不變,其中,呼吸系統疾病順位的變化應引起高度重視。
3討論
3.1損傷和中毒處于疾病首位。其中又以骨折、顱腦損傷占大多數。其主要原因:一是私家車增多、駕駛員素質低、交通管理水平滯后等引起交通事故頻發。二是意外跌傷。三是由于生存壓力大,心理不平衡造成的自殺、自傷、他殺、他傷。四是社會暴力增多。醫院管理者應加大對骨科、神經外科的投人,合理安排醫療、護理人員及床位,防止人員過度疲勞,床位超負荷運轉。相關部門應加強各種車輛的管理和培訓考核駕駛員,對駕駛員進行急救知識、技術的培訓,宜傳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規知識教育,提高他們的自我防范保護意識。
3.2呼吸系統疾病順位由2006年的第3位升至2008年第1位,這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究其原因:一方面2006年萬戶居民搬人經濟適用房,家庭豪華裝修造成家庭空氣污染。另一方面我市經濟發展,外來人口增多,污染企業增多,私家車增多,致使我市空氣質量下降。為此應采取措施減少空氣污染。一是裝修材料要使用合格的名牌產品,晾曬一段時間后,有環境專業機構檢測家庭空氣質量,達標后才人住。二是加強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關停污染企業,減少私家車駕駛天數,增強居民環保意識。三是注重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
3. 3妊娠、分娩和產褥期并發癥排第3位。該院坐落在黃河三角洲新生土地上,年輕人較多,生育率高。同時,醫院寬敞明亮的新病房,溫馨熱情的醫療服務,先進的醫療技術,吸引了患者來院就診。管理者也應在軟件、硬件上支持婦產科。
3.4循環系統疾病呈增長趨勢。其中以腦血管病、缺血性心臟病為多。近幾年,醫院領導敢視人才建設,引進心血管博士并成為學科帶頭人,開展了心臟體外搭橋等新技術、新項目,診斷、治療水平大大提高,方便患者治療疾病,使醫院工作量年年增加。
3. 5消化系統疾病順位由第5位降至第6位??梢?,隨著我市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強了,重視科學的飲食方式,不良的生活習慣有所改變。
3. 6影響健康狀態和與保健機構接觸的因素疾病2008年排第5位,主要原因是:隨著腫瘤病人年年增加,多次人院放療、化療的病人增多;骨折病人再次人院取除鋼板等內固定裝置的增加。建議醫院有關科室重視這些病人的后期治療,可以進行心理關懷,醫生應針對疾病進行健康醫學教育。
總之,合理配置衛生資源,抓常見病、多發病;向重點科室傾斜;對技術水平不高的科室,引進人才,培養人才;創一流醫療診斷水平、一流醫療技術、一流醫療服務,才能使患者放心、安心就醫,醫院才能生存并發展。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