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狀血管瘤體之瘤似海綿,為充滿血液的不規則腔竇和間隙所構成,其界限不清。較淺表者,局部皮膚微隆起,隱約可見曲張的血管;深者并不侵及皮膚,體表局部可呈輕度或中度膨隆。瘤體大小可隨體位不同而改變,可侵犯機體各種組織。近年來血管瘤的治療方法較多,如:手術治療、冷凍治療、放射與同位素治療、硬化劑注射治療、激光治療、介入治療等[1],相對缺乏公認的金標準方案。對于巨大血管瘤以上方法風險較大。
本文報道1例巨大海綿狀血管瘤,發現右側背部、胸部血管樣包塊20年,呈進行性生長,伴呼吸困難2年。其曾做過激光治療、介入治療、硬化劑治療,效果欠佳。本例巨大海綿狀血管瘤,采用:在B超引導下探及血管竇,并在其引導下順利插入銅針,相同的方法間隔2~3 cm置入銅針。間斷縫合結扎。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病歷摘要
患者,男,20歲,陜西省渭南市學生,因發現右側背部、胸部血管樣包塊20年,呈進行性生長,伴呼吸困難2年主訴入院。入院時外科檢查:右側背部自正中線至右側胸部鎖骨中線可見一處40 cm×50 cm×5 cm的血管樣包塊,質軟,邊界不清楚,無波動感,包塊內無充血、無疼痛。右側肩部較左側稍低,右側胸廓凹陷畸形,右側背部外凸畸形。治療經過:患者在全身麻醉下俯臥位,在B超引導下探及見右側胸部、背部多個血管竇,用美蘭標記其范圍,根據血竇大小注射平陽霉素(取平陽霉素4~8 mg,用生理鹽水稀釋),然后在B超引導下,用16號針頭沿血竇周邊標線范圍進行皮膚刺孔,此時可明顯感到竇內“落空感”和纖維間隔的“阻力感”,見回血拔除針頭,順利插入直徑2 mm大小的銅針,同樣的方法間斷2~3 cm向背部血管瘤置入銅針,共34枚,銅針之間用4號線間斷縫合。無菌紗布加壓包扎,腹帶包裹。銅針留置期間頭孢克晤2.0 g/次,3次/d抗感染及營養支持補液5 d,必要時止痛、鎮靜等對癥治療,體溫超過39℃靜脈滴注地塞米松5 mg。第7天時打開傷口,碘酒消毒后,緩慢拔出所有銅針,拔針后針孔處可流出黃白色膿液樣壞死物,這是瘤體無菌性壞死所致,將其盡量擠出,壞死物流出越多,療效越明顯。擠壓后雙氧水、鹽水沖洗3遍,后用酒精紗布填塞傷口,局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隔日打開,同樣的方法處理傷口,17 d后針孔愈合。另外,術后局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3個月,患者住院3周,3個月后腫瘤的大小較前明顯減小,呼吸較前明顯改善。
2 討論
2.1 B超的應用:B超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操作的盲目性,對于血竇范圍、大小的確定、穿刺的準確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廣[2]。
2.2 銅針留置加瘤體縫扎:銅針治療血管瘤主要適用于體表海綿狀血管瘤,高、低流速脈管畸形,其他方法治療后復發血管瘤及原發大隱靜脈曲張,也可用于深部彌漫性血管瘤術前輔助治療[3]。大量研究表明銅針是治療海綿狀血管瘤簡便、安全、有效的方法。銅針栓塞治療海綿狀血管瘤主要機制是銅針誘發血管內膜炎,并導致血栓形成,最終導致瘤體纖維化而發揮作用。此外,銅針作為異物置入體內引起血管收縮、痙攣、狹窄,產生渦流導致紅細胞聚集和局部血液流變學的改變,進一步加速血小板聚集,釋放并促進凝血因子活化,繼之血管內血栓形成,最后導致組織纖維化[4-5]。先將瘤體分隔成許多互不相連的小區,再行銅針留置可相對阻斷、減弱局部側支循環,使血流緩慢甚至停滯,銅針留置后可在局部達到最大限度的無菌性炎性反應及血栓形成,從而提高療效,同時可相對阻止局部銅離子向全身擴散,特別適用于彌漫型血管瘤,即使治療后瘤體未完全消退,但病變已相對孤立、局限,有利于進一步治療.
2.3 彈力繃帶:術后彈力繃帶加壓包扎3個月,可有效防止術后復發及針眼瘢痕突出,可使瘤體纖維化更加牢固緊密,明顯減少術后復[6]。
2.4 平陽霉素:平陽霉素作為一種抗生素類抗腫瘤藥物,注射后使血管瘤內皮細胞、結締組織細胞立即出現腫脹,胞質線粒體嵴變短,核固縮[7]。隨時間延長,可見內皮細胞皺縮,基底膜破壞,血管腔閉塞,最終血管內皮細胞破碎,發生退行性改變及無菌性壞死,纖維組織增生,替代原有的血管組織。由此認為,故臨床作用持久、穩定,術后疼痛反應輕,不良作用少。為提高療效及縮短療程,可在一定間隔期內連續多次給藥。李鴻欣等人的研究表明平陽霉素致使血管內皮細胞的增生受到抑制和損傷使其發生無菌性壞死血管閉塞,結締組織增生,促使血管瘤消退[8]。同時,平陽霉素對骨髓和免疫功能抑制作用不明顯,對肝、腎功能影響亦不大,
巨大海綿狀血管瘤由于范圍廣泛、侵犯組織多是治療的難點:手術治療創傷大、出血多、難以徹底切除而且易復發;硬化劑栓塞、介入血管栓堵皆因范圍過大而難以奏效。應用銅針治療血管瘤與以往的許多治療方法相比有許多優勢。①出血少:以往手術治療血管瘤最大的問題就是出血,對于巨大血管瘤而言,出血是手術切除最大的危險因素[9]。銅針治療可以大大降低風險,為后期的手術治療奠定可一定的基礎;②損傷小、安全性高,疤痕小:硬化劑注射療法有硬化劑流入人體循環的風險,激素療法有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同位素放療可影響局部組織發育,而銅針療法全身反應輕,局部損傷小,不影響組織發育,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病變周圍的正常組織;③操作簡便、技術難度低、易于推廣;④應用范圍廣、有效率高:對各種海綿狀血管瘤和脈管畸形都有效,即使不能徹底治愈,也能改善病癥,控制病情發展。因此銅針治療血管瘤是一種安全、有效、先進的好方法。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B超的應用,避免重要大血管、神經損傷,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提高了安全性,此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向齊,傅琴香.體表血管瘤治療進展[J].福州總醫院學報,2004,11(1):60.
[2] 李 比,牛星燾,王大玫,等.彩超輔助下的皮下深部軟組織內海綿狀血管瘤的診治[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2,16:193.
[3] 殷國前,彭福仁,陳石海,等.銅針留置加瘤體結扎治療彌漫型血管瘤臨床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03,12(2):144.
[4] 殷國前,蘇承武,李佳莖,等.銅針留量兔耳中央靜脈前后-5血清銅測定及病理觀察[J].中華臨床新醫學,2003,3(6):481.
[5] 付時章,殷國前,陳石海,等.銅針留置干預后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內皮細胞凋亡和組織病理學特點[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37):91.
[6] 張路燈,凌宏量,銅針治療血管瘤及血管畸形[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19):349.
[7] 叢國輝,王 兵,劉衛兵,等.銅線留置加平陽霉素局部注射治療海綿狀血管瘤[J].實用醫藥雜志,2003,20(3):180.
[8] 李鴻欣,馬永全,王慶康,等.平陽霉素治療血管瘤928例臨床分析[J].Henan Journal Of Oncology,2003,16(10):219.
[9] 馮 超,尹樂平,劉 彤,等.體表血管瘤外科治療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08,16(5):18.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