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的單車主要是圍繞進城打工的農村少年小貴和學生肖劍兩人之間關于單車而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此影片在51屆的柏林國際電影節首映獲得了銀熊獎和新人才演員獎。
【摘要】在電影《十七歲的單車》中,王小帥以一輛山地車為線索,再現了小人物的精神世界與生存狀態。本文從權力壓榨中的成長以及身份認同的焦慮這兩方面入手,探討在話語權力無處不在之大背景下的弱勢群體,解讀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彷徨無奈以及面對“無處安放的青春”時的焦慮感。
【關鍵詞】十七歲的單車;權力;身份認同
引言
《十七歲的單車》是王小帥繼《扁擔姑娘》及《夢幻田園》后的又一力作,秉承一貫的“電影知識分子化”風格,“王小帥回到比較傳統的敘事方式上,以幾乎直線型的敘事完成整個故事的講述”,①再現了小人物的精神世界與生存狀態。在電影《十七歲的單車》中,他這次將鏡頭對準了兩位十七歲少年——外來務工人員小貴和城市居民小堅,講述了他們因一輛山地車而引來的諸多青春瑣事以及他們為解決這些事情而做出的種種舉動。
電影中的人物對話雖然并不多,但王小帥卻以凝重的構圖、低沉的音樂,極為自然地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此外,他也用獨到的目光成功演繹了關于青春與成長這個創作母題。本文將從權力壓榨中的成長以及身份認同的焦慮這兩方面入手,探討在話語權力無處不在之大背景下的弱勢群體,解讀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彷徨無奈以及面對“無處安放的青春”時的焦慮感。
一、權力壓榨中的成長
在影片的開頭,王小帥就突出了一種城鄉差距。鏡頭給與了求職者以臉部特寫,他們雖然有著不同的面孔,但無一例外都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皮膚黝黑、衣冠發型不整、普通話不標準、表情緊張局促,這種本色演出再現了不少城里人對農村人的刻板印象。然而,招聘這些農村小伙子的女面試官卻始終沒有出現在影像中,但影像上的缺席并不妨礙畫外音所傳達出的優越感,我們甚至可以通過對話想象出女面試官的高傲姿態。王小帥試圖在影片一開始就毫不客氣地揭露一種無形的權力,這種權力的落差源于外來務工人員與皇城腳下的“城里人”的身份差距。小貴等進城務工人員在上崗前,經理說道:“剛才已經給大家洗完澡、理完發,為的就是改變你們的形象”。然而外在形象的改變是否意味著小貴等人就能見容于這個他們涉足不深的大城市呢?
小貴進入洗浴中心拿快遞這個情節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依經理吩咐,小貴進入洗浴中心找一位張先生拿快件,還來不及問個究竟,便被迷迷糊糊拉進去洗了個澡。小貴心無雜念,目的單純,腦中所想只是來找一位張先生,然而最后卻被打上“洗了澡不給錢”的罪名。此時,他是一位失語者,他的辯白——“又不是我要洗澡的,是你們拉著我洗的”全然不被理會。套用話語分析的理論來說,言說的權力與意義的走向被“城里人”所控制,他的話語被剝奪了。王小帥用這種黑色幽默反映了農民工與城市的格格不入,體現出小貴的殘酷青春。
如果說從農村來的小貴在進入繁華大都市的那一刻, 便意味著被丟入一張成人世界編織的權力之網,那么城市居民小堅早已不自覺地融入其中。受欺之后,小堅以“拍磚”給予反擊,而反擊之后卻遭到了對方更為殘酷的施暴。雖然在《十七歲的單車》中,我們看到了少年們的友情,比如小堅和他的幾個“死黨”。但是構建他們友情的,往往是以一種通過損害他人(如小貴)權益而彰顯出的哥們兒義氣。對權力的渴望已在這些少年們的心靈土壤中悄然生長。影片中還有一個值得分析的人物——瀟瀟,瀟瀟的依戀依據權力的轉移而轉移,在與小堅鬧過矛盾之后,她毅然選擇了車技高超的大歡。
在權力之網的籠罩之下,面對無處安放的殘酷青春,逐漸踏入成人社會的他們感到彷徨無奈,一種身份認同的焦慮感也油然而生。
二、身份認同的焦慮
在哲學上, “認同”是指同一性,在社會學中,“認同”是指人的思想觀念的一致性。人的認同可以分為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兩部分,標題中所提及的身份認同偏向于自我認同。筆者認為,身份認同是對自己所獲得的身份或角色的自我定位,它與人的價值選擇、精神追求密切聯系。在《十七歲的單車》中,到底是什么賦予了小貴和小堅一種身份認同?其實說到底,就是一輛銀色變速山地車。這似乎有些滑稽,但王小帥正是用這種極端的處理方法,帶給觀眾更深刻的沉思。
相比“城里人”,這輛單車對從農村來的小貴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在一個無依無靠,沒有給予他任何歸屬感的城市,單車便是他的謀生手段,用快遞公司經理的話來說,就是“吃飯的家伙”,每送一次快遞,小貴就在“正” 字上添一劃,他的夢想不過是攢齊了“正”字,得到這輛炫目得有些晃眼的山地車而已。“自行車代表了一種被承認,被接受的希望”,②單車就是小貴生活的全部,是他對未來的一種信念和期盼,當他騎著自行車穿行在大街小巷時,臉上總是綻放著幸福而踏實的微笑,而在丟失自行車后,呈現的更多是茫然和無助,甚至陷入極端悲痛狀態之中。
電影中,還有一個道具化的人物——紅琴。即使電影接近尾聲,紅琴這個角色依然讓觀眾感到困惑,沒有一句臺詞,但衣著光鮮,眼神飄忽。在小貴老鄉眼中,她是高不可攀、一天換三套衣服的城市富人,絕對不是他們所能追求的。但當小貴老鄉知道了紅琴的小保姆身份后,他說“要是知道她是農村來的,我早就……” 對于紅琴這個角色,王小帥設置了懸念,所以當謎底揭穿的時候便產生了一種反高潮的效果。小貴老鄉前后態度的變化透露出社會階層的差距之大,這種差距不僅是物質方面的,更是農村人與城里人的一種心理落差,紅琴偷穿主人的衣服出門也正是因為她不愿承認這種階層上的差距。鮮紅的嘴唇、高檔的連衣裙,時髦的高跟鞋滿足了紅琴的虛榮心,她以一種自我陶醉、向他人炫耀的方式構建著自己對城市的想象,抵抗身份認同下的焦慮。
結語 教師發表論文
王小帥并沒有把《十七歲的單車》簡單地作為青春片進行處理,而是巧妙地借用一輛自行車來展示兩個少年的成長。沉悶的氣息中是暗藏的涌動與激情,影片講述著十七歲的矛盾,彷徨,愛情,生活,理想,對現實的理解,對利益沖突的解決。小貴、小堅、瀟瀟、紅琴……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的影子正在或曾經在他們之中漂浮。當社會規則不可轉變時,渴望被認同的青春在打斗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灼傷,正如影片的最后小貴緩慢的走在大街上的身影,被他扛起的砸爛了的單車隱喻著一種變形的理想,這種理想最終將無聲無息的融入茫茫人海之中。
參考文獻
[1][英]斯圖爾特.霍爾:《表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6月第二版
[2]戴錦華:《電影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小編推薦優秀期刊 《電影文學》
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電部主管、長影集團期刊出版公司主辦的一本面向國內外發行的專業刊物。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半月刊;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0495-5692;國內標準連續出版物號:CN22-1090/I;國內外公開,國內郵發代號:12-8;國外代號:M6047。《電影文學》創刊于1958年,是長春電影制片廠旗下的刊物之一。創刊近50年來,依托長影的人才資源與品牌優勢,發表了大量的影視文學劇本及影視學術作品,在全國廣有影響。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