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著名的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從田中一光手中接任無印良品的第二代藝術總監,運用其從日本傳統文化中汲取的設計養分,將無印良品的理念進一步蛻變升華推向世界。本文討論日本禪宗文化內涵、時代變化對原研哉在無印廣告創作方面的影響。
關鍵詞:無印良品;禪宗文化;設計理念;傳統色彩
《藝術與設計.理論》雜志和藝術與設計出版聯盟旗下的雜志群繼續以飽滿的熱情和獨到的視角密切關注著整個社會,以及藝術、創新領域的新動向與新發展。理論??瘷谀繛槟峁┢矫嬖O計、廣告學、環境藝術、建筑、產品設計、數字藝術、傳統工藝美術、純美術與美學理論等方面的優秀論文。
一、無印良品前期的發展及背景
20世紀80年代,正處于經濟泡沫的富裕中。1983年無印良品從西友超市獨立出來,推出“因為合理,所以便宜”的品牌理念,鼓勵大家用最少的錢買最適合自己的東西,成為市場上的一股清流。1989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經濟一度停滯,第四消費時代如期而至,人們更傾向于購買性價比高并且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東西。民眾的心被無印良品以其樸素簡約的生活哲理所俘獲。“無印良品之父”田中一光曾經說過,奢華未免感到自信,樸素也未免感到自卑,而樸素的世界里,包含著感性和知性,也因此變得如此自豪,這樣的價值觀若我們能深度挖掘與理解,應用在大家的生活中,不僅資源利用率降低,而且審美意識和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經濟落后時代的精神勝利法,讓無印良品在日本低迷的社會環境中迅速打開新局面。田中一光身為日本第一代藝術總監組織團隊并設計統稱了品牌名稱“無印良品”(即MUJI,日文意思nobrand),確立了強調產品本質,注重材質和實用性,簡化包裝,降低成本的品牌概念。并在當時天花亂墜的市場提出了“單色”概念,棕紅色表達商品名稱,黑色表達商品形象,均采用無襯線字體,清晰明了,削減了裝飾性,在視覺傳達上體現出品牌理念。(圖1圖2)
二、時代與禪宗文化對原研哉的影響
日本人擅長學習外來文化,兼容并蓄,揚長避短。日本禪宗文化源于中國佛教的禪宗,并與日本本土文化相結合。隨著禪文化的歷史沉淀,日本民族逐漸形成了纖細敏感、調和內斂的性格。日本茶道、飲食、繪畫等各方面逐漸滲出禪宗文化氣息,本土人的民族審美意識也體現出唯一性。禪宗文化注重自然,加上日本資源匱乏、災難頻發、相對孤立等地理特點,日本人民體會到生命的孤寂,永恒與無常,美麗與幻滅,追尋清凈空無,超脫自然的想法。“空”即排斥“物”,定位于空超于空,在精神層面受“絕對空”與“絕對寂”的感化。其也原自天人合一、主客泯滅、物我兩忘的高級審美境界。在日本,經常把“余白”的表現形式運用于水墨畫面,超然物外的力量,簡潔有力的筆觸將水墨畫“余白”展示出來,通過極簡點線和樸素墨色結合方式在“無”的畫面中流露出“心”的意境美,升華自己,“無”中隱藏的“有”也逐漸浮現。在最早的西方國家對極簡主義有明確的定義,構成主義成為設計手法的基本出發點。然而,東方與西方的對極簡主義設計風格的理解有所不同,也給對方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西方極簡主義更注重功能性,日本則在實用性的基礎上混合了感性色彩。禪宗文化對日本極簡主義產生了深刻影響,并且設計過程中結合東方宗教與哲學對人與自然進一步理解。原研哉認為,日本文明的發展本身就建立在大量借鑒外國文明的基礎上,因此日本人不會完全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推斷外國的文化。同時更注重自身的了解,只要做好分內的事情,能夠根植于日本,在世界上的設計地位就不會低。原研哉在設計中既體現本土化又具有原創性,提倡“再設計”,保持自我又不失大統。在無印良品的廣告設計中,運用他驚人的洞察力,將日本美學文化概念以創新的姿態,轉化為大家都能理解的視覺語言,把無印良品從日本推廣到全世界。
三、創新與本土的兼容
(一)無之理念
原研哉曾說,“無印良品沒有品牌策略,我們的初衷就是沒有品牌。”先前田中一光在設計無印良品的品牌理念中體現了日本審美情趣——素。無印良品任原研哉為藝術總監后,原研哉提出在原本“簡單”的概念基礎上糅合禪宗中“空”亦有無的概念,提出“簡單空無,任物自然”。此后,無印良品的產品廣告、產品包裝、系列海報等的概念設計、平面設計文案設計中都體現“空”的設計理念。原研哉將其“空”承載的物質形象不斷地變化,眼看無物卻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原研哉上任之初所提出“虛空”概念的地平線宣傳海報就有充分體現。廣告沒有明確商品信息,只有“無印良品”四字,將品牌名稱與廣告語合為一體,沒有過多的文字信息干擾廣告畫面。從東京到南美洲,尋找了不同地域地四處地平線的場景。目之所及,地平線邊緣外的一切事物除外都不屬存在???,卻蘊含著所有。視野的開闊與人類的渺小形成對比,視覺狀態呈現極致的感受,觸發人與地球的思考,空闊的畫面就像一個空白的容器,給予受眾充分的想象空間。即便在不同的地域所攝出的影像,都能傳達出“空”的理念,世界不同地域的受眾也可以在廣告中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原研哉延續了田中一光時期去多余裝飾的設計手法,在產品包裝的視覺設計上也保持“空”的概念。樸素無華的包裝設計理念,將商品袋的無漂無害的環保紙張材質與視覺審美無縫銜接。由于無漂白紙紙張省略了漂白紙漿的工序,紙呈現出淺褐色,在產品的塑料包裝設計中統一采用半透明白色塑料。將產品剩余設計空間留給消費者,產品像白紙,任由消費者賦予產品色彩和性格。產品包裝設計的“空”概念,實現了“每個人的無印良品,所有人的無印良品”的品牌理想,塑造了無印良品特有的特性和個性。
(二)“色即我心”
琢田敢先生是當代日本的色彩學家,曾在色彩美學中提出在多數普通人中,對色的聯想是具有共通性,和傳統的特征相密切相關,在色的性質含義內,特定的內容不同,象征性質不同,它們的共通性也會隨世界和民族習慣等因素發生變化。通過色彩的表達,使之設計的意義傳達明確。對生命與自然的尊崇感使日本人建立了一套獨特的色彩審美,四原色赤明、青暈、黑暗、白顯最早起源于日本的色系名稱,也常常以主要元素在原研哉的設計作品占據主體作用,客觀充滿著日本傳統文化底蘊,在原研哉先生充滿日本傳統韻味的設計作品中,這四種顏色一直占據著主體地位。原研哉對白尤為喜愛。“白”在日本傳統文化中象征典雅高貴,安定質樸,寓意潔白無瑕。在時間是循環的概念中,“白”被認為是生命的起源,事物的終止,進入下一個準備的階段的狀態。在原研哉的概念中,“白”包含著“無”和“絕對零”的概念,這個顏色即是此思想的代言詞。因此在產品的宣傳平面廣告中,“空”和“白”依舊是最大特點。“空”是無裝飾,“白”是襯托出物品最本真的特性。廣告設計作品主要采用色相明度相近的色系,并非艷麗、飽和度跨度較大。在日本赤色象征著太陽,代表熱情和愛情,是神秘且熱烈的色彩。田中一光在色系的選擇中未有超出四個傳統色彩的范圍,選擇了赤色作為無印良品logo的顏色,低明度與飽和度,紅色的方框和logo是包裝上唯一的裝飾品,傳導著質樸自然的設計理念。原研哉也保留這個設計,而紅色是原研哉在設計過程中獨到運用的色系,與“白”并列搭配,顯現的是醒目淳樸的視覺效果,熱血激情,活力四射的心理感覺。羽絨服系列的廣告語:為MUJI的羽絨服制作了宣傳畫。倒是鳥的冷水這是漂浮在水中時自然生長的溫暖。回到具有該功能的起源,我們設計了一張海報,在自然界中發出溫暖的光線。
四、總結
日本化的極簡主義和日本的傳統禪宗文化思想給予了原研哉豐富的設計來源,“空”“虛無”的設計理念、造型的極簡主義,在他創作的充分的展現了傳承和創新的完美結合。當今被商業市場的濁氣與功利所籠蓋的時代氛圍,原研哉未曾放棄過一生追求“極簡”與“白”堅實質樸的設計理念,并將其境界美融合自身的設計中,廣泛提升大眾審美意識。無印良品的核心設計理念從田中一光提出的“簡”發展到原研哉的“空”,融合極簡主義美學與禪宗“空寂”的思想,崇尚自然,返璞歸真,順應自然,接受自然。無印良品在“worldmuji”的概念下,在兩代設計大師的數十年設計理念的沉淀中,以其簡單、質樸、單純呈現的安靜、強大的設計力量影響著全世界的生活方式概念。
參考文獻:
[1]張冰怡.《從日本禪畫的美學觀念看“無印良品”的設計美學》[J].設計,2016(23).
[2]楊哲.《日式極簡里的情感意蘊--以原研哉與佐藤大為例》[J].設計,2016(18).
[3]鄭薇.《無,即所有——“無印良品”案例分析報告》[J].設計,2014.(01).
[4]李雅琪.《淺談原研哉“本土化”設計思想》[J].大眾文藝,2016(0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