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游戲動漫
從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間,在國家利好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推動下,中國動畫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拓寬了動畫市場的空間,進而引發動漫人才的巨大需求,中國的動漫教育在這種背景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發展。
據2007年中國動畫產業年報數據統計顯示,從2000年至2006年短短的7年間,全國開設動畫專業的大學由2所激增到447所,另有1230所大學開辦了涉及動畫專業的院系,在校動畫專業的學生高達46.6萬人。截止到2011年,這個數字仍在繼續增長,在校動漫專業的學生已超過50萬人,每年動漫專業的大學畢業生超過10萬人。中國動漫教育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熱度有增無減。
然而,在中國高校動漫教育“大躍進”式的迅猛發展的背后,出現了動漫人才培養的結構性失衡、動漫教育模式的單一化、優秀動漫師資力量的匱乏、動漫畢業生的就業困難等諸多問題。問題的背后不得不引發我們對現行的中國大學動漫教育現狀進行反思,指問中國的動漫教育如何健康有序地成長?動漫教育如何在保持自主性和前瞻性的基礎上,更好地為動漫產業服務?中國動漫人才如何同企業進行無縫契合?本文從動漫教育與產業需求、動漫教育模式、動漫教學三個方面,進行逐一剖析,深入闡述。
一、動漫教育與產業需求
為什么要把動漫教育與產業需求之間的關系問題作為首要問題來談?因為部分專家認為,現階段中國高校的動漫畢業生無法滿足動漫企業的用人要求,動漫教育與市場需求發生脫節或錯位;專家提出了“根據動漫產業的結構方式進行動漫教育模式的重組”、“動漫教育必須適應產業需求”等相關論斷。這種論斷對中國高校動漫教育的發展方向易產生錯誤的輿論引導,對中國動漫教育健康有序的成長不利。首先,動漫教育與產業需求相互適應本沒有錯,動漫教育與產業需求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
可以說,產業需求拓寬了動漫教育的空間,而動漫教育拓展了動漫產業的深度和高度。但強調一方必須適應另一方時,性質就發生變化了。動漫產業的市場需求不能完全決定動漫教育的人才培養方向,教育是一個相對長期的、穩定的、系統的工程,具有內在的前瞻性和獨立性,不能以短期的市場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否則違反動漫教育的自身規律。
其次,出現“動漫教育必須適應產業需求”的論斷的依據,是近年來近四成的動漫專業的畢業生因無法勝任動漫企業的職位要求,出現了“畢業即失業”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的發生,探究其背后的成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動漫教育的盲目性擴招,二是產業需求的結構性失衡。
動漫教育的盲目性擴招造成了因規模龐大而魚龍混雜,因缺乏秩序和長期規劃反而影響了動漫教育體系的形成。許多高校并不具備動漫教育的先決條件,無師資、無教材、無設備、無經驗,但倉促上馬,本打算邊辦學、邊招生、邊完善。東北某動漫學院在校學生高達數千人,數目相當驚人,在目前中國缺乏充足的優秀的動漫師資力量的情況下,批量化的教學必然導致學生質量的下降,因此,畢業即失業的現象難以避免。產業需求的結構性失衡主要是由于中國動漫不合理的產業布局造成的,中國的動漫企業絕大部分是加工企業,原創動漫很少。因此,產業需求的人才以低端的制作人員為主,而高校的動漫教育和職業技能學校不同,其培養的是綜合性的創意型人才,而非低端的制作型人才,自然供求不對口,產生動漫教育與產業需求脫節的現象在所難免。
動漫專業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象是暫時的,是中國動漫產業和高校動漫教育發展的初級階段的歷史必然。隨著中國動漫產業的逐漸完善,本土原創動漫的成長自然會從根本上改變不合理的產業布局,動漫的前期策劃人員、中期制作人員以及后期營銷管理人員的市場需求將呈現平衡發展之勢,這只是一個時間過程。同時,高校的動漫教育歷經10余年的跳躍式發展,已逐步進入理性的沉淀過程,高校動漫教育的趨勢必然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追求。動漫專業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象必然會在市場需求和動漫教育雙重完善的合力之下逐步避免。
總之,在處理動漫教育與產業需求之間的關系問題時,中國高校的動漫教育應做到長期性和短期性的兼顧。
長期性是指動漫教育以長期“育人”為目的,堅持在動畫美學的探索、動畫技術的開發、動畫文化價值的思考、動漫行業的市場化運作等方面,培養出合格的創意型動漫人才。短期性是指動漫教育在堅持長期育人的前提下,兼顧動漫產業的市場需求,使其培養出的動漫專業學生更好地為動漫產業的長遠發展服務。千萬避免殺雞取卵式的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動漫教育模式的出現,這種作為是短視的,是急功近利的。
二、動漫教育模式
究竟什么樣的動漫教育模式適合現階段中國高校動漫的人才培養?有的專家認為現行的高校教育模式過于單一,為“加工型”的動漫公司培養了過剩的動漫應用型或制作型的人才;有的專家認為現行的高校動漫教育模式“大而全”,培養的綜合型動漫人才缺乏針對性;有的專家認為應該根據動漫產業的結構方式和發展趨勢進行教育模式的改革,采取“學、研、產”一體化的動漫教育模式;有的專家認為采取“分層培養”的教育模式已勢在必行。從根本上講,并沒有哪一種動漫教育模式是絕對完善的;但根據當下中國動漫教育規模大、師資少、起步晚的現狀,采取多樣化、層次化的教育模式還是較為合理的。
多層次的動漫教育模式自上而下大致分為三個層次:
一、綜合創意型動漫人才。具備完善師資力量、技術、設備和辦學經驗的高層次的高等院校以培養高端的綜合創意型動漫人才為主,例如動畫導演、動畫策劃、動畫編劇、動畫營銷、原畫師、動畫美術師等,其目標是培養有獨立策劃能力、編導能力、創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原創人才。課程涉及繪畫、影視、音樂、電腦技術、文學基礎,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對應的院校以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為代表。二、產業應用型動漫人才。依據動漫產業的結構進行動漫教育結構建設的動畫學院,以培養產業應用型動漫人才為主,例如動畫造型師、動畫場景設計師、動畫制作師、動畫合成師、動畫剪輯師、動畫建模師等,其目標是培養適合動漫產業需求的應用人員。課程設置嚴格按照產業流程中不同分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三、技能制作型動漫人才。高職高專等相關動漫教育機構,以培養技能制作型動漫人才為主,課程設置涉及美術造型、色彩基礎、運動規律等方面,其目標是培養技術熟練的技工和動畫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