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游戲動漫
一、區域游戲設置的背景
“快樂幼兒園”活動是小班孩子進入幼兒園學習的第一個主題。
小班孩子從各個家庭齊聚到幼兒園,開始他們的社會生活,在這個小小的“社會”里,孩子們要學習獨立做事;和陌生人交往;集中注意力聽講;安靜地坐一段時間等等。可是,每個孩子都是一本豐富的書,他們都有自己的個性,或愛哭鼻子;或古靈精怪;或膽怯;這么多孩子要在一個集體中生活,難免會上演許多“小故事”。
那么,如何讓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喜歡上幼兒園呢?我們結合主題活動的進行,開展了多種區域性游戲。
區域活動是一種以個別化學習為主的教育方式,幼兒在開放的時間和空間里,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自主地進行學習和積累。通過讓孩子用眼睛、手、口、耳,尤其是用心去接觸與感受幼兒園的人、事物與氣氛,逐漸學習與人交流,建立同伴關系,順利跨出社會生活的第一步。
二、區域游戲設置的興趣點———依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設置區域
小班孩子年齡小,好模仿,但他們的模仿并不是消極被動的臨摹,在模仿中同樣有創造,有自己個性與情感的表達。他們已經具有初步的主體意識,渴望像成人那樣參加活動,他們會在假想的情景下反映真實生活。
如:在主題開展過程中,我們創設了三個平行的娃娃家。隨著主題不斷豐富環境及游戲材料。剛開始,我們在娃娃家的墻上掛上全家福照片,引導孩子們說說家里有誰;數數家里有幾口人;從而讓孩子關注自己的家。我們請孩子帶一些自己喜歡的布娃娃或小動物放在娃娃家里,讓孩子抱抱娃娃、小動物;喂娃娃、小動物吃飯等。
三、區域游戲設置的成長點———依據小班孩子的發展目標設置區域
1.依據小班幼兒的動作發展目標
皮亞杰提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兒是在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3~4歲幼兒的小肌肉技巧的發展目標是:剪紙;用手指頭粘畫東西;模仿畫圓圈、畫直線;用積木壘高;會扣紐扣、解紐扣;會玩序列游戲等。為此,我們設置了“益智區“”生活區”:有串珠,擰擰樂,找朋友,4片拼圖,插魚鱗,造高樓“;美工區”:撕紙,小魚吐泡泡,涂涂畫畫等。
2.依據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目標
小班幼兒正進入飛速發展期,逐步能用簡單的句子與別人交往,喜歡聽故事,尤其愛重復聽故事。針對這一特點,我們設置了“語言區”。
如:在游戲初期,我們在活動區投放了“小烏龜上幼兒園”的故事磁帶,很多孩子圍在收錄機旁一遍一遍地聽,維持了大約一個星期左右。有的孩子聽到最后小動物們在一起唱唱跳跳,他們也拉起小手蹦蹦跳跳,共同感受著認識新朋友的快樂。為了滿足孩子表達的欲望,我們還在語言區里放置了兩部電話機。
為了讓孩子們在打電話的過程中不僅體會到快樂和滿足,同時也能促進語言發展,我和孩子先玩打電話,在與孩子們打電話的過程中逐漸將基本的禮貌用語傳遞給孩子。再過一段時間,我給電話機上貼上班上孩子的大頭貼,讓孩子給同伴或自己的好朋友打電話。
有了這樣的情境,孩子們打電話的熱情更高了,忙得不亦樂乎。
四、區域游戲設置的生長點———依據園本材料設置區域
新綱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
隨著區教育現代化的推進,社區成了我園園本材料的資源庫。
我們收集了手套、襪子、各種繡線、草莓盒等,并將這些孩子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運用到區域游戲中,成了我園的特色游戲。
(一)注重環境的創設
區域活動作為個別活動的教育或教育教學活動的前期和延伸,蘊涵著諸多因素。環境則是區域活動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它所賦予的暗示、引導、規范、協調和控制幼兒的行為等自治因素,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操作、探索欲望。
如:娃娃家的創設,這讓剛剛離開家庭生活的小班孩子得到了一種心理上的補償。孩子在進入幼兒園集體生活之前一直在家庭環境中成長,他們的大多數認知經驗、生活經驗都跟家庭有關。我們還合理利用空間,多創設幾個娃娃家,讓孩子覺得在幼兒園就像在自己的家一樣。幼兒園是安全的,也是快樂的。
(二)注重游戲的指導
1.語言指導法
小班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持久性很差,或是因為看到材料不知道怎么玩而放棄活動,或是對原有材料的玩法已經不感興趣。因此,需要我們老師運用語言去鼓勵、啟發幼兒繼續探索和思考,從而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興趣。
2.榜樣示范法
小班初期的幼兒區域活動的特點是沒有目的性,在選擇入區時往往不知所措。教師可以在游戲過程中與幼兒操作同等材料,即平行游戲,使幼兒得以觀察、模仿。也可以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模仿能力強的孩子,促進同伴間的學習。
(三)注重游戲的評價
1.個體過程性評價
小班幼兒由于年齡的制約,多數以教師評價為主,能力強的幼兒,評價是為了下次更高層次的活動。因此,需要教師多激勵其創造性的發揮:“你這么聰明,下次肯定還能做出更好的”等等,使其永遠不滿足于現狀,追求更好的。能力弱的幼兒,評價是為了其自信心與積極性的建立與提高:“你的想法真不錯,待會兒小朋友肯定都會向你學習”。評價的時間可以是靈活機動的,可以在活動結束時進行,也可以貫穿在整個活動過程之中。
2.集體交流式評價
小班幼兒年齡小,理解語言的能力差,我們可以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平等的語氣及一問一答的方式引導幼兒自發地交流,讓孩子們共同分享活動成功的體驗和快樂。
孩子是“活”的,讓我們的區域活動也活起來,使之成為幼兒自己的活動。讓幼兒想自己所想的,做自己想做的,說自己想說的,玩自己想玩的。手的操作,腦的思考,經驗的獲得,才會有創造的發明,才能使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與進步。
總之,我們在實踐中,學會了用幼兒的心去創設區域,經不斷的努力使自己具備敏銳及客觀的觀察力,科學合理地評價幼兒的活動,用幼兒的情去參與活動,讓每個平凡的角落萌發不平凡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