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摘 要:本文對計算機學科“動態能力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訂單式培養的實施、能力模塊的確定、“動態能力集”的構建、課程體系的開發與實踐、精品課程的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提出了將計算機職業崗位所需求的各種能力任務化、項目化,構建計算機人才培養動態能力集;再根據任務化了的動態能力集確定相應的課程體系、動態的能力模塊、動態的能力點,并采用工學交替、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來實現計算機學科的人才培養。
關鍵詞:計算機學科,動態能力集,工學結合,培養模式
一、引言
計算機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以計算機人才培養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它以培養學生的全面職業素質、技術應用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主線,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通過學校和合作企業雙向介入,將在校的理論學習、基本技能訓練與在企業實際工作經歷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為生產、服務第一線培養務實運作的人才[1]。隨著計算機領域新學科、新行業的不斷涌現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各學科之間相互交叉、滲透和融合,但真正工學結合、以就業為導向、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高教課程開發還處于探索階段,把當前計算機教育的最新理念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結合起來,還需進一步的研究與實踐,同時也對計算機學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為了體現計算機教育服務社會的培養目標,建立工學結合的計算機專業教育機制,探索建立符合工學結合要求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勢在必行。
“動態能力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目前校企合作的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模式[2]。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強調的是在一定的辦學條件下, 根據既定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為學生構建合理、科學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而進行的培養方案設計, 通過課程體系優化、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教學資源與教學組織優化來實施, 以有力的教學管理體制為保障, 集中體現了特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近年來,由于招生、就業、觀念等方面的原因,計算機學科教育的加快發展受到一定的制約。而與此同時,社會對計算機學科技術人才的需求卻不斷攀升。如何解決二者間的矛盾,探索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計算機學科教育發展道路,已經成為當前計算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突出問題。
二、培養模式的研究內容
計算機學科“動態能力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強調能力是動態的、是一種集合。這種培養模式具體研究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計算機學科“動態能力集”工學結合訂單式培養研究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學校針對用人單位需求,以就業為導向,與用人單位共同制定或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簽訂學生就業訂單,并在師資、技術、設備等辦學條件方面合作,利用學校、企業的資源優勢,采取多種形式組織教學,學生畢業后直接到用人單位就業的一種產學結合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計算機學科“訂單式”培養的實質是以就業為導向,學校與企業共同研究制定或修訂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生畢業后到該崗位就業。由于崗位明確,技能要求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也就明確;對企業而言“量體裁衣”培養人才,企業有了滿足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避免到社會上招聘人才的盲目性,也減少崗前培訓。
計算機學科“動態能力集”工學結合訂單式培養的關鍵是學校與企業深入有效的合作,由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確定動態的計算機人才培養方案,在教學之中依據“動態能力集”提出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修訂意見,經協商一致后實施。因此,這種模式不僅有利于整合社會優質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地方經濟建設的功能,而且還可以極大地調動學校、學生和企業的積極性,因材動態施教,提高計算機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對于我國計算機工學結合人才的培養,必須轉變傳統觀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確定人才培養方案,要實行模塊式的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實現專業化的技能培養;要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實現“訂單教育”;要校企互動,促進專業建設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3]。
2.2 計算機學科“動態能力集”工學結合能力模塊研究
“動態能力集”工學結合能力模塊的構建,首先是建立能力集合,在分析計算機職業崗位需求的基礎上,細化、提煉職業或者崗位所需要的不同能力要求,將能力要求任務化、具體化,并形成體系,確定需要在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前提下,確定相對應的能力課程群,從而形成能力集合。其次是構造能力子集,將能力集合分解細化成能力課程(子集),確定能力集由哪些能力課程(即能力子集)組成,以能力為本位動態設置計算機專業課程內容。
2.3 計算機學科“動態能力集”工學結合素質教育的研究
“動態能力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方案,對傳統教育產生了巨大沖擊。計算機專業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在繼續 ,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探索也在繼續。“工學結合”是課堂理論學習與參加社會上的定崗工作相結合[4],是在辦學上強化校企合作,在教學培訓上加強工學結合[5]。教育之路是艱難而漫長的 ,只有在不斷摸索不斷思考中才能逐漸完善。學生在變、 實習的工作崗位在變 ,社會的大環境在變 ,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適應變化 ,在不斷變化中尋求適應當前學生的教育方式 ,尋求適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教育方式。特別是計算機教育,從九十年代的熱門學科到當今招生規模大幅下降,其教育方式值得作出重大的改革,以適應當今的社會發展需要。
2.4 計算機學科“動態能力集”工學交替、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