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大學英語論文
1對詞匯的掌握
沒有一定的詞匯量,無論聽、說、讀、寫,都無從談起。《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聽力理解所需的詞匯量作的要求:一般要求是掌握單詞4500個,詞組700個;較高要求是掌握單詞5500個,詞組1200個。應對四、六級聽力,分別應達到一般要求和更高要求。有的考生心態不端正,逃避背單詞,只關注“技巧”、“訣竅”,這是萬萬不可取的。應試有技巧可言,但前提是對基本知識,包括詞匯、語法、文化背景等的掌握。而且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學英語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應試,而是運用。要靈活自如地運用一門語言,只有夯實基礎,才談得上學以致用。因此,考生應重視積累詞匯。就四、六級應試而言,還要用心歸納高頻場景詞匯。有的聽力教程在附錄中還提供了現成的高頻詞匯表,根據歷年考試的規律,按社會生活、校園生活、求職面試、旅游交通、醫療健康、社會問題等數十個常見場景對高頻詞進行分類總結,非常實用。此外,考生自己歸納高頻詞,也不失為積累詞匯的好方法,遠比死記硬背效率高,且富有趣味性。
2正確的發音
學習一門語言,聽和說總是緊密聯系的。正確、地道的發音,包括對音節、音調、語氣、停頓和爆破、弱化、重讀、連讀等發音規則的掌握,是聽懂、聽準確的基礎。如果考生自己不能準確發音,那么在聽力時就很難把所聽到的正確、地道的發音與自身已存儲的語音庫聯系起來。掌握正確的發音是許多考生都忽視的重要能力。而多數學生從初學英語開始,就羞于開口、懶于朗讀,導致學了幾年的英語,還處于“啞巴”水平,且不說用英語流暢地表達見解、無障礙地溝通,就連正確、連貫地朗讀文章都成問題。發音上的硬傷直接導致聽不清楚、聽不準、聽不懂,一旦遇到難度較高的發音現象,比如多詞連讀,甚至連這個意群是由三個還是五個單詞組成的,都無法判斷,更不要說準確捕捉到每一個單詞。因此,考生應勤于練習朗讀,利用錄音材料反復模仿和跟讀,以糾正錯誤和不準確的發音。
3對基礎語法知識的掌握
聽力理解是對綜合能力的考查,絕不能把語法和聽力割裂開來。一方面,水平特別差的考生不必過分擔心,因為四、六級聽力涉及到的語法現象比較簡單,其難度和廣度都有限,因此要增強自信,只要制訂好復習計劃并嚴格執行,幾個月的時間是足以大量彌補疏漏的語法知識。另一方面,考生也不可輕視語法。因為四、六級聽力不是聽寫孤立的單詞,而是考查對語境的理解。無論是四十多詞組成的短對話,還是兩三百詞的長對話和短文,都有上下文的情節、特定的時態、語態、人稱等。如果缺乏一定的語法知識,即使捕捉到了幾個關鍵詞,也無法準確全面地理解所聽到的內容。由于多數學生所記的單詞是從詞匯書里一個一個地記憶的,對詞匯的語言環境不了解,所以很容易造成聽不準確。尤其在做復合式聽寫時,很多學生反映聽出了某個單詞,也可以跟著錄音讀出大致的讀音,但就是不會拼寫,或者按照音標隨便寫一個單詞。但在老師評講時,他們才恍然大悟,以前在某個地方看過,也背過,但一下子沒想起來(何健敏,2012)。
4速記能力
做四、六級聽力,應該是一個腦、耳、手完美配合的過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道理在此得到充分體現。考生缺乏作筆記的習慣,很多學生在平時的聽力訓練中沒有邊聽邊記的習慣,也沒有聽前審題預測的技巧,因此他們往往還沒有聽清楚原文與問題,或者剛捕獲到幾個熟悉的詞句,可能錄音就已經結束。這也就導致他們未能成功解答相應的題目。(吳靜,2011)為改變這種局面,首先就要樹立勤記筆記的意識,養成速記習慣。值得一提的是,這項能力不僅是在聽力練習時,在任何課堂、講座、會議上,也都可以自行訓練。其次,要學會速記的技巧。關鍵詞,如動詞、名詞和一部分形容詞,應該記下來。在有的聽力場景中,比如購物、租房,還應特別留意數字及其變化。還要自己總結一套科學速記的方法,基于簡潔、準確、全面和易辨認的原則,把中英文和符號相結合。最后還要注意,四、六級考試的聽力題型,除了復合式聽寫(CompoundDictation)之外,其他的都只播放一遍,所以速記應該是對瞬時記憶的補充而不是阻礙。換言之,在聽音過程中,沒能記下的信息,千萬不可糾結、滯留,而應著眼于后面的部分。
5瞬時記憶能力
必須提醒考生,作筆記的基礎是大腦的瞬時記憶,切勿舍本逐末。瞬時記憶能力可以通過科學的訓練來提高。最好的方法就是播放錄音,并且大聲復述聽到的內容,句子長度、間隔時間因人而異,可逐步加大難度。堅持練習,會看到驚人的進步。
6文化背景常識
四、六級聽力的材料多來自于真實對話語境、英美報刊雜志的通俗科普文章、歷史典故、西方國家風俗習慣介紹等,對考生的文化背景常識有一定的要求,例如blackshee(p害群之馬),beataboutthebus(h拐彎抹角地說;旁敲側擊)這樣的短語以及付小費、女士優先之類的習俗,如果考生不了解,就會造成文化層面的理解障礙或誤解。所以考生平時應加強主要英語國家人文常識的積累,練習聽力時在做針對應試的題目之余,還應輔以適當的泛聽,多聽各英語語言國家的講演、電話對話等材料,以熟悉一些基本的文化背景。(陳繼紅,2013)除了應試,這對有志于在外企工作或出國留學的學生也會有長遠的益處。
7總結
綜上所述,四、六級聽力并非無可逾越的障礙,而是在掌握各項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堅持訓練,可以大幅度提高正確率的。考生應正視和重視聽力,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針對自身水平勤加練習,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學會運用一些技巧提高解題效率。此外,考生切不可過分要求自己,聽音時不能抱著“一定要得高分”“、要把每個詞都聽清楚”等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希望越高,心理壓力越大,而要取得聽力高分,通常需平和冷靜的心態,機敏地進行思考(。趙春輝,2012)在教學實踐中,有不少聽力基礎薄弱的學生通過勤奮練習,聽力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甚至躋身“學霸”行列,不僅能輕松應試,還培養了良好的聽力習慣和學習興趣。筆者相信,只要講求方法、勤于實踐,每一個英語學習者都可以克服聽力難題,實現飛躍般的突破。
作者:甘惠僑 單位:吉林大學珠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