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微型金融組織的內部風險
農村微型金融組織的內部風險是指由于內部經營不善使得農村微型金融組織遭受損失的可能性。筆者認為內部風險主要包括流動性風險、操著風險、內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農村微型金融組織缺乏足夠的現金來滿足到期資金償還需求和客戶合理的貸款需求。農村微型金融組織出現流動性風險的原因有很多:①不良貸款比率。農村微型金融組織的不良貸款比率普遍要高于城市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比率。②貸款集中程度。一般來說,一家金融機構對最大的十家貸款客戶的貸款總額不應超過該金融機構資本總額的50%,然而事實上某些農村微型金融組織的貸款集中程度遠遠超過這個數。③撥備覆蓋率。撥備覆蓋率是指金融機構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準備金的使用比例。撥備覆蓋率的高低反映了金融機構抵御風險的能力,同樣,農村微型金融組織的撥備覆蓋率普遍較低,促使了流動性風險的產生。操作風險。巴塞爾委員會對操作風險的正式定義是:操作風險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操作過程、人員、系統或外部事件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的風險。當前,上我國農村金融領域人才稀少,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對金融領域的專業知識都還相對欠缺,從而加大了農村微型金融組織的操作風險。內控風險。是指農村微型金融組織在內部控制上的不完善而導致該金融組織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有些農村微型金融組織重業務發展,輕內控管理,缺乏細化的內部控制操作規則,現有內控制度的執行也不夠嚴格,有些內控制度最終流于形式。這些非有效的內部控制促使農村微型金融組織內控風險的產生。
二、解決農村微型金融組織經營風險的對策
1.提高財政用于三農的比例,加大政府對農村金融的支持力度
政府應適當提高財政用于三農的比例,增加財政支農資金。同時,由于農村微型金融組織抗風險能力有限,而且整個農村微型金融體系較為脆弱,所以政府還應加大對農村微型金融組織的支持力度。比如,引導社會資金流向農村金融領域,中央銀行加大對農村微型金融組織的資金支持,實行優惠的稅收政策等。
2.采用多種方式解決信用風險問題
①農村微型金融組織應加強對借款人的信息披露,使所有農村金融組織都清楚借款者的信用狀況,減少違約的可能性。②學習格萊珉銀行,實行連續性貸款。所謂連續性貸款,是指農民可以從農村微型金融組織那里獲得重復的貸款,但是條件是該農戶必須將上一次貸款本金及利息全部償還。③政府應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當農業生產遭遇天災,農業保險機構可以適當補償農民的損失,減少違約風險產生的可能性。政府應對建立起的農業保險機構給予資金支持,包括財政、稅收、貸款等各方面。
3.確定適當的貸款利率,選擇合適的缺口
農村微型金融組織的貸款利率應適當高于其他金融機構,這樣既可以保證資金不外流,又可使真正需到貸款的農戶以適當增加融資成本為代價來取得貸款。面對利率的變化,農村微型金融組織有兩個選擇:第一,如果該農村微型金融組織有較強的專家團隊來準確預測利率變化,那么該金融組織可以在利率上升期保持一個正缺口,在利率下降期保持一個負缺口,來獲得凈利息差額。第二,如果該農村微型金融組織無法準確預測利率走勢,那么該金融組織最好保持零缺口,即利率敏感資產等于利率敏感負債。其他方面還包括,加強流動性管理,預防流動性風險,主要是減少不良貸款、分散投資與貸款和提高撥備覆蓋率。另外還可以從強化人才培養機制,引進優秀金融人才和完善內控機制,嚴格落實內控細則,加強內部監管等方面來規避一些風險。
作者:楊森 劉建飛 單位:重慶市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