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初中政治論文
一、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對初中政治教學的好處
(一)生動形象、直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年齡相對較小,再加上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比較活潑好動,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能力比較差,好奇心比較強,對新鮮事物有著很濃厚的興趣。基于初中生這樣的性格特點,我們要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創造一種輕松的課堂氛圍,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好地接受所學的知識,才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高尚品德的熏陶和高尚行為的感染。多媒體技術可以創造更為友好的交互環境,將多媒體技術合理地應用到初中政治教學中,可以創造一個更為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有幫助。
多媒體技術可以把原本抽象的理論和原理利用視頻、音頻等更為直觀地展示出來,這樣學生接受起來也更容易。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表現出來,為學生創造實際情景,誘發他們的好奇心,從而使初中政治課堂更有活力。比如,我在講《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課時,在講到“多彩生命構成繽紛世界”時,我們就可以利用一些資料來給學生做一個展示。如我們可以分享《2011年世界地球日宣傳片》,著名歌手李健是“2011年世界地球日活動”中國區代言人,他的作品《故鄉山川》也被用于世界地球日的宣傳片。我們可以將這些資料展示給學生,使原本抽象的理論知識變成了音頻和視頻,這就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于促進學生的知行統一也有很好的幫助。
(二)突出教學重點、難點,優化教學結構
初中政治課內容較多、較雜,原理、觀點、基本概念繁多,內容抽象,理論性極強。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只注重理論的講解,那么學生將很難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初中政治課上繁瑣的概念、抽象的理論等教學重點、難點生動形象地為學生展示出來,從而使初中政治教學重點、難點突出,結構合理,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授《身邊的誘惑》一課時,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一些圖片,讓學生辨別哪些是不良誘惑,哪些是良好誘惑,并說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不良誘惑,哪些良好誘惑。學生講完后,教師加以點評。這樣的課堂教學將教材上的觀點與實際相結合,突出了教學重點,達到了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擴大學生的視野,減輕學生的負擔
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應緊跟實際,要隨著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而變化。通過多媒體技術,我們可以實時地把黨和國家的各種方針政策以及各種時事引進課堂,從而讓學生能適時地了解到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同時初中政治課的教學內容相當多,涉及的知識面也很廣泛。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對這些知識進行適當的濃縮,讓學生在幾分鐘內學到很多的知識。這樣也就豐富了初中政治課的知識量,讓學生在課上就理解了許多深奧的理論知識,不用在課下花大量的時間進行查閱。這樣也就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二、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要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有利也有弊,并不是任何情況下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都適合采用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我們要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不能濫用,否則只能是適得其反。首先,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實際,合理地選擇和使用多媒體技術。根據具體講課的內容,我們可以將學生所要理解的重難點利用多媒體技術巧妙地展示出來。對于一些較難理解的內容,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進行總結和概括。而對于一些學生理解起來相對簡單的內容,我們就沒有必要大費周章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總結和概括,只采用講解法即可。
其次,初中政治教學中要保證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要把握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避免以視聽取代了語言交流。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教師不能成為課件的“解說員”,學生也不是吸取信息的“容器”。初中政治教學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教學內容的手段。總之,我們要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發揮其最大的教學功效。
三、總結
作為初中政治教師,我們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掌握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并不斷探索,不斷創新,這樣才能讓多媒體技術更好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才能切實提高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梁思敬 單位:寧夏隆德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