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礦通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某礦井建于2002年,總投資6.9億元,年產量為90萬t,煤炭總儲量近9700萬t,可采6410萬t,瓦斯儲量為12億立方。由于屬于高瓦斯礦井,該企業對其安全問題尤為重視,樹立了“安全第一”的生產理念,并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積極做好“一通三防”工作,實現標準化建設。在通風管理方面,通風設備配置齊全,且制定了通風安全管理制度,能夠提供新鮮空氣,為安全生產提供了諸多便利,然而在實際管理中,依舊存在有不足之處。
1、通風系統設計的不合理性
通風系統是礦井安全的重要保障,在設計時,除了安全可靠性,還需引進先進技術,并考慮求帶來的經濟效益,該煤礦在系統的網絡結構方面稍有欠缺,與生產要求也有不相符的地方,以至于有效風量不足,有時會出現無法將足夠的風量送到需風處的狀況;通風機的安裝運轉費用較高,需投入大量成本;平交煤巷較多,巖石巷較少,不易進行并聯通風的布置工作;防災能力稍有不足,致使火災發生時在控制和搶救方面較為滯后。
2、管理人員缺乏專業性
該企業雖制定有通風安全管理制度,但并沒有設置相關的管理機構,以至于制度成了一紙空文,難以具體實施,責任分工也不明確,在發生事故后,各部門相互推諉。管理人員上崗之前,并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管理能力不足,專業水平偏低,特別是一些老員工,多憑經驗辦事,而且再學習能力差。部分管理者態度不認真,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弄虛作假,甚至對通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清,加上管理方式單一陳舊,使得管理水平難以提升。另外,通風系統不健全,缺少監控,有很多不合理之處,如無風、串聯風、角聯風常常出現。
3、通風設備的管理欠缺
該企業雖配備了所有的通風設備,但管理方面卻有所疏忽,維修養護力度不夠,使得許多設備都出現老化、損壞等現象,性能降低,壽命衰減,某些設備因更新不及時,過于陳舊而漏風。構筑物的質量不符合規定標準,抗災能力較差,導致風流短路;用黃土、砂帶等堆砌而成的墻體,易被壓垮;對已開采的巷道沒有及時封閉,致使有害氣體涌入。而且,局部的通風管理水平薄弱,漏風率較高,都給安全生產帶來了隱患。
二、加強煤礦通風安全管理的途徑
1、優化通風系統
針對通風系統和生產要求不相符的狀況,應對生產布局進行重新布置,優化網絡結構,同時根據實際所需適當地減少風機數量,調配風機負擔,將現有風機的潛力發揮到最大;與串聯網絡相比,并聯的風阻較小,所以在高阻力區段應盡量采用并聯通風的方式;隨著開采工作的進行,通風線路越來越長,瓦斯濃度也更高,為減小通風阻力,可在邊遠采區挖掘新風井,以達到減短風路的作用。
2、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在管理者上崗之前,應確保其專業水平符合要求,若非專業人員,應展開專業的培訓工作,保證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管理能力;對技術人員,應努力提升其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不斷樹立新的目標,注重分層次培訓工作;及時普及通風安全管理知識,為員工提供再學習的環境。
3、加強通風設備管理
針對通風設備管理不足的現狀,應加強對通風設備的監管,確保各項設備實時處于正常狀態,一旦發現有問題存在,應及時進行處理。日常運行中,應按照程序進行操作,并做好養護工作,以維持設備性能;對于年久失修或損壞嚴重的設備,應及時更換,并及時搜集市場信息,引進先進設備,以提高開采效率。
4、完善通風安全信息系統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技術十分普及,各行各業也逐步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統。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同樣如此,應建立并健全通風安全信息系統,能夠對瓦斯濃度、分布狀況、粉塵含量、通風設備狀態等信息進行實時搜集監控,通過計算機,將整個通風系統圖顯示出來,發生安全事故時,能夠盡量降低損失。
5、加強通風安全控制管理
通風安全管理在煤礦開采中極為重要,也有一定的難度,涉及諸多專業領域,比較復雜,這就要求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安全工作。因此,應為開采工作創造良好的通風環境,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生產,同時建立起動態考核機制,合理分配人員。
三、結束語
我國煤炭資源豐富,但隨著開采力度的加大,開采越來越困難,而采礦本身就帶有風險性,因此,安全生產備受關注,是當前煤礦開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風是煤礦開采的前提,針對通風安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應積極采取解決對策,促進安全生產。
作者:胡國良 單位:豐城礦務局江西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