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多媒體教學論文
一、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與重要性
通過對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與局限性的分析,可知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因此多媒體教學得以引入。多媒體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使抽象死板的課本知識轉變為形象生動,在感官上可以讓人直觀感受的內容。小學生本身對新知識充滿渴望,天真使他們面對新事物時總會有充分的熱情尋找答案,傳統教學方式讓他們的渴望和熱情被壓抑,但是多媒體教學卻恰好相反。生動形象的知識被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專心聽講,并且可以隨著多媒體的進度安排跟著思考,這不論是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還是對學生的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是有積極意義的。而且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教育事業的不斷革新,淺薄的書本知識遠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傳統的教學方法更是會被社會所淘汰的。多媒體教學能夠有效解決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效率,還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現代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
二、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將抽象呆板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不同于中學生、大學生,即使自己不喜歡也會裝得喜歡,他們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對于學習更是如此。打個比方說,如果遇到自己喜歡的老師,喜歡的學科,就會很認真,也就學得很好,但是如果知識枯燥乏味,自己不喜歡就會產生厭學情緒,這非常不利于新時期的有效教學。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可以有效豐富老師的教學方案,使教案變得立體而豐滿、形象生動,學生容易理解。譬如在進行三角形或是四邊形的講解時,老師可以做成動畫的形式,加點音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動畫中有很多種圖形,讓學生去尋找,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
2.將氣氛壓抑的課堂變得活躍和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傳統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主要都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和學生幾乎沒有交流,課堂氣氛壓抑沉悶,這顯然是與小學生這樣一個學生群體本身的性格特征是相違背的,長此以往,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也是不利的。我們需要的是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多媒體教學的引入除了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外,還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跟著多媒體進行思維活動,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如在乘法運算的教學中,可以將數字形象生動地變成卡通人物或是別的能讓學生記憶深刻的東西,如果是5×3,就可以做5組3個小人在一起,讓學生先去數數總數是多少,再解釋乘法。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輕松接受,還能讓學生理解加法本身是一種對乘法的簡化,從本質上掌握數學中的公式理論。
3.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生負擔
多媒體教學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能使課堂容量大大增加,相對于傳統小學數學教學,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課件做成動畫,做成PPT等模式,這就少了傳統小學數學中老師板書這樣一個過程,學生在聽講時注意力可以長時間集中,且授課內容形象生動,學生容易理解,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展現。老師提問,學生能跟著老師的思維走,積極回答。學生處于一種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身心得到放松,學習狀態最佳,老師講課也輕松,這樣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老師還可以在教學中穿插一些習題練習,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減輕課后的學習壓力,這樣可以讓學生充滿興趣地進行習題解答,讓學生的學習成果立即得到鞏固,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進而達到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目的。
4.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挖掘學生學習潛力
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只是讓學生接受知識,而是讓學生能夠掌握一種學習方法,最終能夠自主學習。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讓學生能夠跟著進行有效思考。譬如,在進行圖形的講解時,可以先展示一段動畫,讓學生看,然后關閉讓學生回憶里面有多少種圖形,或是在看之前給學生留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這些都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引導,讓學生學習學習方法,進行有效學習,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同時還可以在課堂結束前給學生安排相關內容的系列問題,留給學生思考,這樣可以讓學生的學習得到延續,真正實現自主學習。
5.相關知識的普及,擴大學生知識面
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可以擴大課堂容量,使教學內容變得多樣化。老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很多課程相關的視頻或是動畫或是歷史材料等。譬如,在端正學生的學習心態,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時,可以將華羅庚的學習經歷與學習情況告訴大家,最好還是動畫或視頻,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華羅庚鉆研刻苦學習的精神。在教學中普及相關知識,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實現擴大學生知識面的目的。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擴大,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也都是有幫助的。
三、總結
多媒體的引入,對于新課改要求的教學目標的實現是有力的推動,但是過分依賴,完全拋開傳統教學也是不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多媒體教學的應用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尋找最佳的切合點。
作者:張海山 單位:南靖縣龍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