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只有一年時間,再去過多的強調經典閱讀已顯得不切實際。這時,對那些優秀習作的閱讀,甚至是對某些所謂高考滿分作文的閱讀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那些優秀習作或者滿分作文,都是學生的同齡人所作,更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審美要求。同時,這些文章都是經過層層篩選、處處把關而精心挑選出來的,是得到多個語文教師認可的文章,其過人之處自不必言,所以筆者認為,高三學生多看這樣的文章,即使最后達不到這類文章的水平,也終究能“見賢”而“思齊”,不斷改變自己的寫作思路,深化自己的認識能力,提高自己的表達水平。沒有比較,就沒有提高。如果說前一句話還只是停留在認識論的基礎上,那這后面一句話則應該歸入方法論的層面了。
如何通過對優秀習作的閱讀切實提高高三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應該可以成為我們高三語文教師共同探討的一個課題。筆者不揣冒昧,借此想拋出磚去,引回玉來。筆者的方法是:比較。沒有比較,就難以有鑒別;沒有比較,就分不出優劣。沒有比較,就找不出差距。在比較中學習寫作,在寫作中學會比較。平時的作文訓練,學生很難對自己的作文水平有一個清晰的定位,而我們語文教師則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
與同班同學的優秀習作比較,與作文書中的優秀習作比較,多層次全方位的比較,進而總結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處,再將此不足記錄下來,在今后的閱讀寫作過程中時刻提醒自己,有意識的改變一下陳舊的思維模式和語言習慣,學會用深刻精煉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借此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那么,我們語文教師如何在實際的作文教學過程中落實比較教學這一理念呢?在目的一致的情況下,形式可以多種多樣。筆者也是在探索之中,在大膽假設的基礎上,也在進行著小心的求證工作。
為方便起見,筆者想僅以議論文為重點進行討論;而在議論文中,命題形式也僅以材料作文為例。筆者在進行材料作文訓練的時候,會刻意尋找那些附有優秀習作的材料作文題目。因為我們所說的比較,是要讓學生明白自己與優秀作文的差距,找差距補不足,就如同要知道繩子的長短,我們必須要先有尺子一樣。首先是語文教師精心挑選材料作文題目,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文,不經過相互討論環節,然后學生上交作文,語文教師要認真閱讀每一篇學生習作,但不一定要篇篇細改,只需要了解學生整體的作文水平和作文層次即可。這一系列的前期工作完成之后,重要的是下一步的工作———評講。評講這一環節是引導學生分析作文的過程,是教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的關鍵。評講處理好了,今后學生寫作便有了正確的方向;評講處理不好,學生則還是在寫作的黑屋子里瞎摸亂撞。那么評講也正是比較教學的主體,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需要“比什么”:第一,比立意;第二,比題目;第三,比段落層次;第四,比語言風格。通過這“四比”,我們基本就能找出文章的優劣所在。
先說立意,對于材料作文。立意是評判優劣的核心,立意偏差,前功盡棄。而材料作文必有一個最佳立意,我們要尋找的便是這最佳立意。教師可以在本班學生的優秀習作或者材料作文后面附著的滿分作文中挑出該文的最佳立意,念給學生聽,讓學生與自己的立意進行比較,看誰的立意更為準確。然后讓學生再反過頭來閱讀材料,再一次去思考所給材料的深層含義,反復對比最佳立意和材料的關系,從而慢慢理解體會文字表象背后的內涵本質,由此教會學生從哲學思辨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有必要的話還可以給學生講講辯證法,教會學生從正反兩方面去看問題。次比題目,題目是作文的眼睛,好的題目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滿分作文的題目不一定很出彩,但一定很準確。這就需要教師在批閱作文的過程中搜集一些好的作文題目,同樣也是念給學生聽,然后再給學生總結如何擬作文標題,比如觀點型題目,引用型題目,符號型題目等等,要讓學生明確,題目不是胡亂擬的,必須要通過認真的思考,反復的琢磨。再一點,要比較文章的段落層次。這一點是學生普遍反映的一個難點,也是作文優劣的一個重要標志。
好的學生習作,段落層次是非常清楚的,每一段寫什么,段與段之間是如何聯系起來的,開頭與結尾的關系怎樣,優秀習作是經得起推敲的。而一般化的作文則在這些方面有明顯的差距,整篇文章既看不出文章的起承轉合,也讀不出段落間意思的分界,胡子眉毛一把抓,反反復復就那幾句話,了無新意。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則更應該把滿分作文一段一段的念給學生聽,然后給學生概括這每一段都寫的是什么,每一段所要表達的意思,然后讓學生再仔細讀讀自己文章每一段的文字,自己總結一下每段分別要表達怎樣的含義,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夠,下次寫作文時就要提醒自己:段落層次一定要清楚,每段要表達的內容要做到心中有數。寫作絕不能像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最后一點就是要比較語言風格。前三者都思考好了,沒有好的語言表達也是不行的。相對前三者而言,語言風格的比較要顯得相對抽象一些。
我們無法界定怎樣的語言風格是好或是不好,風格各式各樣,流暢自然應該是各種語言風格共有的特點。教師要給學生強調的是,盡量用規范的語言來寫作,盡量用文學的語言來寫作,一氣呵成很重要,不要一句一句的寫,而要一段一段的寫,整體寫作,以段為單位來構思語句,圍繞段落中心寫作。同樣,教師在給學生念完整篇文章后,可以請學生回答自己對這篇文章語言的印象和評價,讓學生切實感知滿分作文的語言特點,提醒自己在語言方面該用點心思了。而語言最好的學習方式還是閱讀,在閱讀中去領悟語言的魅力,在閱讀中去學習語言的表達。
作者:代偉 單位:湖北孝感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