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兒童書籍裝幀封面設計的營銷概述
由于兒童的審美心理與成長心理有著很大的不同,在封面設計上就要注重突顯出其識別性,吸引兒童的注意力。通常可以看到,孩子們抱著自己喜愛的書籍不愿舍去,雖然書本里的故事看過許多遍了,可就是不愿放下,甚至出門還要帶著,孩子對書籍就是這么的喜愛。從兒童的客觀生理條件出發,孩子們大多思維能力較低,只能識別簡單的事物,并通過直觀的觀察來感知,因此,在封面的設計上要線條簡單,色彩亮麗,來刺激他們的視覺神經。從而在視覺上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步入知識的海洋。
二、市場營銷下兒童書籍的封面設計
1、兒童書籍封面設計的審美心理
兒童的審美活動是生命中真實、自由的組成部分。在審美活動中,他們可以在屬于自己的世界中獲得愉悅,并通過集體無意識、個人無意識和意識經驗三者的選擇產生動力。兒童的審美要素與成人不同,心理潛在意識的成分也更多。兒童書籍的封面設計,一方面要符合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智力發展,另一方面又能夠有教育啟迪的作用。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兒童成長期的心理發展過程是人生的縮影,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而書籍又是兒童接觸知識最開始的階段,這就要求兒童的書籍裝幀設計要更加嚴格、更加準確。
2、兒童成長階段對封面設計的要求
兒童書籍封面的特點是創意大膽、設計構思活潑,作為封面設計,不僅要考慮到封面的作用,也要考慮到兒童的審美情趣,站在兒童的審美角度看待世界,根據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的特征,以及與年齡特征相聯系的知識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決定了不同年齡段孩子所需求的圖書不同。(1)幼兒階段。在幼兒階段,書籍的封面設計要考慮兒童的審美心理,這個階段的兒童由于還沒有接受知識教育,對抽象的圖形和色彩都不是很理解,所以,在封面設計中應使用具象的圖形,色彩方面應該明度高、對比度高,設計風格通過抽象夸張的手法表現,這樣才能吸引兒童的目光,有效地幫助兒童對知識的吸收。(2)學齡階段。學齡階段的兒童對事物的探索欲望增大,這個階段的兒童就像一塊海綿,等待知識的吸收,雖然這一階段的兒童已經具備了分析問題的能力,但還不是很全面,在封面的設計上不能過于另類,要注意文化知識的傳授,用復雜抽象的表現手法,幫助他們發展不同的個性,樹立對于世界的客觀、平衡認識。
3、兒童書籍封面設計的構成元素
兒童類書籍的封面設計和其他書籍的封面設計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是由兒童的天性決定的,兒童天性活潑好動,在封面的設計上就要充滿天真和活潑的氣息,這樣的畫面才會顯得豐富并能吸引孩子們的目光。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書籍的封面設計要盡可能地迎合孩子的喜好,才會讓他們對圖書愛不釋手。
(1)字體。字體在兒童書籍封面設計中至關重要,它與色彩、插圖相輔相成。在兒童書籍封面設計中,字體起著傳播的作用,字體不僅要符合書籍內容的風格特征,同時還要有獨特的視覺感,引起兒童的注意。由于兒童書籍的閱讀對象是兒童,在文字的內容上,就要通俗易懂且簡短明確。因此,在封面字體的設計上要突顯出文字設計的活潑性、靈活性和趣味性。既要符合兒童的閱讀心理,又要達到創造聯想、啟發教育,促進成長的教育目的。比如,在文字的設計上,要注意字體的形態變化,讓兒童在圖與形的變化中增加識別記憶;在字體上刻意的夸張,不僅可以增強字體的趣味性,同時對兒童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2)色彩。色彩是書籍封面設計中識別性最強、最引人注目的藝術語言,它的功能是在購買者與書籍之間構成信息傳遞的視覺橋梁。書籍封面是讀者在視覺上首先接觸的一個畫面,所以,封面是設計師最精心的設計,色彩要針對孩子天真活潑可愛的特點來設計搭配,無論是運用抽象夸張的繪畫方法還是精美的裝飾畫,色彩上要多用鮮艷奪目的顏色,畫面整體明亮、鮮艷,給人以活潑、跳躍的感覺,從而烘托出書籍所特有的文化意蘊。比如,充分利用三原色的對比,紅綠、藍橙、黃紫的對比最強烈,選擇多種顏色的對比來增強畫面感;混合色的運用,會很容易達到活潑跳躍的動態感,用紅黃藍等明度高的顏色作為封面的底色,用棕、墨綠的重色調排列其中,幾個顏色形成一種混合漸變,豐富了設計的手段和內涵,給畫面帶來活潑、跳躍之感。
(3)插圖。插圖是對兒童進行美術教育的一種啟蒙手段。兒童可以從插圖的內容來明白書籍的內容。一個合理的插圖在封面表現上,不僅可以使書籍的內容一目了然,還增加了強大的沖擊力,能夠用生動直觀的形象抓住兒童的眼睛。由于受兒童年齡和教育程度的影響,兒童的想象力比成年人更加豐富天真,在插圖的設計上,可以運用抽象夸張的手法來表現想象力,可以隨意更改常理,脫離自然,充滿想象力。兒童在幼兒階段缺乏空間與透視的概念,在插圖的設計中“,平面化”的形象處理更容易被兒童所接受,過多的空間感和疊加形象會增加兒童對物象的理解難度,只有創作通俗易懂的插畫,才會被兒童所接受。
三、結語
兒童書籍的封面設計不僅是圖書市場營銷的一種推動手段,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還能成為一本書的設計標志。在銷售過程中,設計與營銷是相輔相成的,只有設計出優秀的作品,才能達到市場營銷的效果。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外兒童書籍日漸火爆,相反,國內的兒童書籍日漸蕭條,作為書籍裝幀中的封面設計,要用一種立體思維,通過讓兒童參與閱讀的形式,拉近設計者與讀者的距離,并把中國傳統的文化習俗融入到封面的設計中,并不是簡單的在表面添加傳統元素,而是用最真摯的情感融入到封面設計中去打動兒童。現如今,兒童書籍裝幀的封面設計已呈現出圖文互動的趨勢,字體的變形,色彩的取舍,插圖的抽象,更加受到兒童和家長的喜愛。加登納在《藝術與人的發展》中說道“:在兒童的審美活動中,只要他的情感生活發生變化,那么他便會以欣賞者的身份參與到藝術的過程中了。”也就是說,情感與內涵是影響兒童參與閱讀過程中的基礎,因此,在封面的設計中,要始終站在兒童的角度上,以一顆童心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并將自己的理解融入到兒童書籍封面的設計中,使得兒童在選擇書籍的時候,看到帶有感情的封面設計,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起到教育的作用。另外,在封面設計的手法上,應當擺脫傳統單一的設計套路,開闊思維、大膽構思、勇于嘗試,以滿足兒童的審美心理需要,不斷提高孩子們的知識水平。一個優秀的書籍裝幀設計師要能將自己細膩的情感與讀者的情感結合起來,融入到封面的設計中,并以兒童理解的方式表現出來,設計出受兒童歡迎、喜愛的封面。
作者:白楊 朱海昆 單位: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