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藥學》實踐教學體會
1.1缺少實踐教學大綱和規范的實驗指導
我校新版本科專業教學計劃中,《中藥學》教學大綱在學時分配方面做了較大的調整,但具體內容仍然圍繞理論授課,細化章節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對于相應的實踐環節,未做明確的規定和規范的指導,無法有效落實實踐教學計劃、規范實踐教學過程。這一薄弱環節既給任課老師在實踐教學把握和安排上造成困難,也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培養帶來不利。
1.2實踐教學環節與理論授課脫鉤
目前我校中藥實踐課開設的內容主要包括中藥飲片標本館見習,動物實驗課以及野外認藥三大部分,其中野外認藥部分由于受到條件限制,只能安排在暑假以興趣小組的形式來開展;中藥飲片見習和動物實驗課穿插安排在中藥學理論授課當中。按照授課計劃,我們安排了12學時的中藥標本見習課,一個學期下來,學生普遍反映標本見習的時間太少,并且滯后于理論授課,雖說有助于理解和鞏固中藥藥性理論知識,但很難把握相似飲片性狀的鑒別,這一點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臨床診療的水平。另外,動物實驗課主要是驗證性實驗,老師指導學生做實驗,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得到一定鍛煉,但是更多學生反映希望實驗部分能增加一些對今后臨床工作有實際意義的內容。
2《中藥學》實踐教學的設想
基于以上實踐教學的體會,筆者認為有必要在現有基礎上對中藥學實踐教學部分進行優化設計,積極完善教學環節與過程,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以便為今后臨床服務。具體設想如下:
2.1制定實踐教學大綱,完善實驗指導
在我校新版本科專業教育計劃的基礎上,嚴格遵循中醫專業培養目標要求,規定《中藥學》實踐教學大綱的具體內容,包括各個實踐環節的項目名稱、教學內容、基本要求、學時安排及考核要求等。我校理學院的科學實驗中心,以及藥學院所屬的海南省重點學科藥物化學等部門,擁有相對成熟的實踐教學模式,我們可以借鑒學校這些有利的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指導,按照理論授課進度表和先易后難的原則合理安排實踐內容。具體實踐項目可根據不同專業的要求,適當調整。
2.2讓中藥飲片識別教學走進課堂
為了強化中藥飲片標本見習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事先準備相應的中藥飲片帶到課堂中,讓學生一邊學習不同中藥的藥性理論知識,一邊通過眼看、手摸、鼻聞、口嘗等方式加強感性認識。這樣一來,枯燥的理論與直觀的形態同步結合,可以使學生加深印象,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效率。當然我們還會保留每學期12學時的中藥標本見習課,充分利用學校的中藥標本館資源,在見習課時間,給學生系統講解常用中藥飲片的特點,相似及易混用品種的鑒別、真偽藥材的鑒定等,從而強化學生對常見中藥飲片的辨識能力。
2.3依托實訓平臺,構建中藥實驗室
目前我校正在籌建新的實訓樓,其目的就是整合現有的臨床各科設備、人力資源,由教務部統一組織實踐教學,對各專業學生的醫療基本技能進行強化訓練,為今后迅速適應臨床工作奠定基礎。我們可以依托學校全新的實訓平臺,構建體現中醫特色的“中藥實驗室”,在以往單一的動物驗證實驗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中藥學基礎知識實踐教學,如中藥的炮制和煎服方法,中藥的藥理藥效實驗研究等,這樣學生進入畢業實習階段才不至于出現“懂醫而不識藥“”醫藥分家”等尷尬局面。
2.4利用BB平臺,逐步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我們教研室在2011年初就建立了《中藥學》的BB數字化教學平臺,主要應用于課堂的理論教學,在實踐教學部分還未涉及。今后,我們可以在現有的BB平臺基礎上,開設中藥學實踐教學專區。利用BB平臺提供的強大模塊功能,展示相關實驗教學視頻以供學生提前預習,實現學生實驗報告的在線提交與在線批改,同時配合課堂同步的中藥飲片辨識教學,積極研發制作相應的PowerPoint飲片辨識課件。最終達到提高實踐教學水平與效果,加強教學環節間科學管理的目的。
作者:彭丹鳳 單位:海南醫學院中醫學院中藥方劑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