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藥監護在我國醫學中的必要性
1.藥物不良反應監察推進藥學監護的發展
目前我國的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還是比較初級的監控手段,對于藥物產生的有害性所接收的信號,還是比較有限的。藥物的不良反應70%經過監控手段是可避免的,而60%則是可通過醫師來進行預防的。但良好的藥學監護制度是可以進行預防的,我國的藥物監控制度可針對于臨床醫師開出的醫囑進行評價和發展,預防藥物不良反應。
2.藥學監護是推動藥物經濟學研究的一個因素
隨著我國的入世,醫藥學領域也在不斷地發展,醫療體系的改革不斷深入人心,在其制度中,藥物的臨床使用以及制藥經費的控制也日益嚴格。在對藥品使用和用藥的質量上,醫師都應當嚴格按照醫療改革的制度進行分析,盡可能的讓患者少花錢,少受罪,這些都是擺在醫藥學專家面前的重要課題之一。
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法律依據
現今由于醫療體制改革,醫療事故的鑒定工作已經不再有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冰蓋有醫學會負責。這說明醫院藥物監護工作更加趨于專業化,在藥學監護活動中完整的記錄患者的健康情況與治療中藥物的相互作用,并對藥物的作用評估視為最原始的法律依據。
4.如何開展醫藥學監護
面對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現代醫學面臨著極為嚴峻的挑戰,藥師的管理由藥物的監管轉向了對人的監護,由被動變為主動。藥師該如何在這種轉變形式的要求下開展藥學的監護工作,這也成了擺在醫師面前的一大問題。醫師對于藥學的監管以及深入是醫院開展對一藥學監護的第一步。
但是,每個醫院的條件和基礎設施都是不同的,醫院可根據自身條件的不同的開展一級、二級、三級的藥學監護學習。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對醫學情報和資料進行真理入庫。藥師吧藥學信息通過科技信息手段傳達給每一位患者和用戶。對于藥學咨詢服務,可通過口頭、電話、文字等途徑,為患者提供服務。在與醫生的合作上,可參與醫療藥療的方案設計,提高藥物的療效,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二、總結
從傳統制藥向臨床只要的轉變,代表著醫院已經進入高管理成本、低回報的微利時代。利用醫院的藥師、技術設備、充分的發揮貼近生活、貼近醫院臨床的優勢,將開發出適用于臨床的療效好、毒性低的藥物積極運用在臨床治療上,設立特色的中藥藥劑、配置腸外營養液、化療藥物以及腹透液。為讓我國臨床用藥順利開展,作為一項全新的工作,宣傳工作是不可避免的。
隨著我國人民對自身的健康觀念不斷加強,醫院專業醫護人員應該在醫學藥用發展上盡心盡力,為醫藥學中用藥監護而不斷努力。在國際上,藥學專家提出了醫院藥學的新概念即“藥學監護”,簡單來說,即以患者為中心的藥物治療監護,而目前,藥物上市的監測以及新藥的貧家與用藥也日益受到了監護觀念的轉變,藥劑師的工作也從單純的保障工作向監護工作的觀念轉變。
作者:程步清 單位:湖北省通山縣中醫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