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體育教育論文
一、導致大學生對體育課興趣低下的原因分析
1.教學內容陳舊
目前的大學體育教學大綱的課程內容,多數為競技項目,教法步驟又是專業體育學院的專項教法的濃縮,體育教師也只是簡單的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循序教學,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不懂的創新,沒有具體的針對性,完全不符合現代體育教學及體育發展的需要,試問這樣的教學模式怎么能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方式缺乏吸引力
教學模式依然是教師先講解示范,然后學生模仿練習,按部就班,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枯燥,課堂氣氛也不活躍,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對體育課完全提不起興趣。歸其原因,對體育愛好和感興趣的學生認為,在體育課中她們能夠得到鍛煉、獲得快樂、感到輕松。而不感興趣的學生認為體育課枯燥、乏味。不能隨心所欲,加之身體素質差,考核標準過高,學習負擔較重,以及運動中容易受傷等原因,會對體育課產生厭學的心理。
二、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不利于調動積極性的負面情緒,如自卑、焦慮、恐懼、厭學等,而體育教師往往對于情感心理方面的知識較為缺乏,若沒有及時的調節和處理,任由其惡性發展的話不利于課程的開展,對學生也會影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發展。因此,即使是在運動教學過程中,也應對學生個體和集體的情緒進行認真的觀察、細致的分析和準確的判斷,并積極采用有效策略進行調節。可采用的方法如:讓學生自帶準備活動;學生自備游戲等。
2.在素質教育的引領下,體育教育也出現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如健康體育教育思想,并在體育教育界形成廣泛共識,然而,體育教學在觀念、目標、內容、方法及教學評價上仍然沿用應試教育的模式,只注重學習者的技藝儲備,將學生當作運動技術的容器,只注重教學結果,而忽視了教學過程,從而給學生造成一種學習心理,即只要考試結果通過即可,而對教學過程中探求運動真理本身缺乏足夠重視。對于此類情況,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教學心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才能將這種心態灌輸給學生,引起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高度重視,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重要意義。
3.教師在根據教學大綱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可綜合各方面的要求和條件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盡量增添體育學習的娛樂性和游戲性,讓學生在新穎,變換的體育鍛煉中提高情緒。在學生自行練習時,適當的增加團隊參與的項目是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
4.大學生生理發育趨于完善,心理發育也逐步穩定,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接受能力較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創新采取一些其他教學模式的改革,如健身模式,此種教學模式側重于學生對體育課程過程中的愉快心理體驗。可采用“發現學習法”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空間去探索和完善運動技術。健身模式教學方法采用個性化體育教學法等,在體育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思維,在組織上以小組學習的形式為主,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啟示,鼓勵,營造學生間“教”、“學”相長的學習環境。引導和激發學生技術學習及游戲過程中創造性的火花,提倡學習過程中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及技術技能。
三、總結
教師應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教法、學法,盡可能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濃厚興趣,使他們自愿、愉快地去完成教學內容的練習,同時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楊少雄 單位: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